成语故事七十八期(105期成语故事削足适履)

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经过时间的打磨,变得那么深刻隽永、言简意赅。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每天更新三个成语故事,下面一起来学习吧!

成语故事七十八期(105期成语故事削足适履)(1)


削足适履

xí bù xiá nuǎn

【成语故事】东汉乐安太守陈蕃克尽职守、政绩卓著,很受青州刺史李膺赏识,但与朝中大臣意见不合,又被贬为豫章太守。豫章有位贤才徐樨很让陈蕃仰慕,他去豫章家还没有安顿好就去拜访徐樨。他表示要学周武王当年席不暇暖一样去求贤人的帮助。

【出处】孔子无黔突,墨子无暖席。 《淮南子·修务训》孔席不暇暖,而墨突不得黔。 唐·韩愈《争臣论》

【解释】席:坐席;暇:空闲。连席子还没有来得及坐热就起来了。原指东奔西走,不得安居。后形容很忙,多坐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

【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事务繁忙

【近义词】应接不暇、日理万机、席不暇温

【反义词】无所事事、闲得发愁

成语故事七十八期(105期成语故事削足适履)(2)

瞎子摸象

xiā zǐ mō xiàng

【成语故事】古代佛经里讲到有几个盲人去摸大象,一个瞎子摸到大象的腿就说大象像棍子,一个摸到大象的耳朵就说大象像扇子,一个摸到大象的尾巴说像绳子。因为他们摸到的都是大象的一部分而没有看到大象的整体形象。

【出处】不弄清楚,而要判断这经济的总趋势,岂不等于瞎子摸象? 李劼人《天魔舞》第26章

【解释】比喻对事物一知半解,不对全局作判断。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盲目争执

【相近词】盲人摸象

【反义词】洞察一切


成语故事七十八期(105期成语故事削足适履)(3)

兴师动众

xīng shī dòng zhòng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魏国西河太守吴起与魏武侯魏击谈论怎样才能做到战无不胜,吴起就用兵经验发表看法,君主要倚仗:将军在战场发号施令军士愿意听从,将军兴师动众作战,士卒愿意出征,到了战场,士兵不怕死,要奖罚分明。

【典故】夫发号布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 《吴子·励士》

【释义】兴:发动;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指大规模行动

【近义词】大动干戈、大张声势、兴兵动众

【相反词】小打小闹

敬请关注!【文字轻语】分享诗词与经典人物故事,仰望那一场最美的相逢!

↓↓↓记得点赞哦,喜欢就分享和收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