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第23课肥皂泡课堂笔记(三下第二十课肥皂泡教材解析)

《肥皂泡》是三年级语文下册部编教材第六单元第二十课。

《肥皂泡》一文是我国著名作家冰心的作品,文笔清新自然,情感真实淳朴,意境深邃幽远。课文写的是冰心童年时代吹肥皂泡的经历。那小小的、不起眼的肥皂泡,经了她的手,她的嘴,以及她的眼,她的心,不但吹出了快乐,吹出了情趣,还吹出了自己童年的梦想,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年级下册第23课肥皂泡课堂笔记(三下第二十课肥皂泡教材解析)(1)

课文插图

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介绍了肥皂泡的吹法,描写了肥皂泡的颜色、形状及变化,也写了吹肥皂泡时的心情和美妙的想象。在第1、2自然段,作者先讲述了自己小时候最爱玩的游戏是吹肥皂泡。母亲总是在阴雨时节教“我们”吹泡泡。课文开头简洁明快,直接表达了对吹肥皂泡这个游戏的喜爱。接下来,作者以细膩的笔触,用3个段落细致地描述了吹肥皂泡时的情景,以及从中体验到的无限快乐。第3自然段主要写了吹肥皂泡的过程。第4自然段主要描述了肥皂泡美丽奇妙的样子,描摹了孩子们吹肥皂泡时屏息凝神的状态。第5自然段写了由肥皂泡产生的美好想象,表达了“我”心里的快乐、骄傲与希望。

三年级下册第23课肥皂泡课堂笔记(三下第二十课肥皂泡教材解析)(2)

课文插图

课文语言细腻,给人以清新隽永的审美感受。第3自然段作者用“和弄和弄”“慢慢地吹起”“轻轻地一提”“轻轻地扇送”等词语,对做肥皂水、吹肥皂泡的过程进行了细致地描述,生动再现了孩子们吹肥皂泡时投入而专注的状态。第4自然段作者用“五色的浮光”表现肥皂泡在阳光下的颜色,用“轻清透明”“玲珑娇软”“脆薄”“光影零乱”等非常个性化的词语,写出了肥皂泡的形态。“轻清透明”不仅写出了肥皂泡轻而薄的特点,而且写出了肥皂泡纯净、清亮、透明的特点。在描写大肥皂泡分裂成小球时,作者用“玲珑娇软”一词来表现她眼中的那些肥皂泡是多么小巧精致、柔软娇嫩。“光影零乱”,写的是肥皂泡在吹得太大、扇得太急之后,颤巍巍地飘游时所呈现出的景象。每一处描写都饱含了作者对肥皂泡的无限喜爱,情感流露真实自然。在写看肥皂泡时,作者用“悬着心,仰着头,停着呼吸”,把孩子们当时的动作及内心活动刻画得细致入微,充分写出了孩子们紧张、专注、担心与期待的情景。第5自然段作者把“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比作“一串美丽的梦”,用“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写出了内心的无比骄傲,用“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一连串的排比,充分表达了“我们”的骄傲与自豪。整篇文章语言飘逸。具有生动鲜明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冰心散文清新隽永的语言特色。

三年级下册第23课肥皂泡课堂笔记(三下第二十课肥皂泡教材解析)(3)

课文插图

本文配了两幅插图,第一幅画是一个小女孩站在廊子上全神贯注地吹肥皂泡,她的神情那样投入和专注,吹起来的泡泡正在慢慢飘起。画面中的肥皂泡轻清脆丽,带着浮光,与天井里水洼的点点水光相映成趣。第二幅插图描绘的是泡泡飞舞的情景。大小不一的泡泡已飞上屋檐,向着远方慢慢飘去,似乎真的要飞上天去、飞过海去,带给人美好的想象。两幅图有内在的联系,充分表现了课文的内容,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年级下册第23课肥皂泡课堂笔记(三下第二十课肥皂泡教材解析)(4)

课文插图

(来自教师教学用书,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