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起源于哪个朝(胡适说象棋起源于印度)

胡适说象棋起源于印度

象棋起源于哪个朝(胡适说象棋起源于印度)(1)

中国象棋的生死局就是过河的卒子,只能向前,不能退后;被人家吃掉,或者吃掉别人。

一、胡适说象棋起源于印度

胡适在《光华周刊》上“颇为可信”地说象棋起源于印度,理由是《佛祖历代记载》中提过制象棋三字,佛教起源于印度,所以象棋起源于印度。这个逻辑,囧!

象棋起源于哪个朝(胡适说象棋起源于印度)(2)

《光华周刊》原名《光华周报》,《光华周报》创刊于1927年4月8日,同年秋更名为《光华周刊》,《光华周刊》的顾问名单中有胡适、徐志摩等,属自由主义“新月文艺大咖”主办的杂志。当时,鲁迅经常讽刺“新月派”,认为“胡适派学人群”就是“象牙塔与蜗牛庐”。鲁迅说蜗牛光光地伏在里面,典型特点是:少出,少动,无衣,无食,无言。“但是蜗牛界哪里会有文艺呢,所以这样下去中国没有文艺,是一定的”。当时当局严格管制文艺界思想,文人大V为避祸免灾都纷纷躲进“蜗牛庐”,所谓“蜗牛庐”就是避免谈论时局敏感话题,政治立场含糊,或避重就轻,或视而不见。这是1930年的旧事。

这一年,胡适在上海光华大学附属中学给学生开了“三个药方”:第一个方子只有一句话:“总得时时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第二个方子也只有一句话:“总得多发展一点非职业的兴趣。”第三个方子也只有一句话:“你总得有一点信心。”即学生要有探求知识的欲望和追求理想的人生。

那时光华大学是私立的,是现在的华东师范大学的前身。胡适多年在北京大学任教,抗战胜利后,胡适任北京大学校长。胡适名言“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现在北京大学的光华学院不知与胡适当年倡导的“主义”有关?但其EMBA很牛。

象棋起源于哪个朝(胡适说象棋起源于印度)(3)

二、象棋名称源于《周易》“质象于天”

中国象棋起源于中国战国时六博戏,接下的演变顺序为塞戏、北周象戏、唐代象戏、北宋象棋,定型于北宋末年。苏东坡应该下过象棋。

象棋起源于哪个朝(胡适说象棋起源于印度)(4)

象棋是战争模拟游戏,但为什么叫象棋呢?据我国古代传说,象棋是舜发明的。舜的弟弟象很坏,好几次想害死舜(《孟子》中曾有记载)。后来舜把他幽禁起来,又怕他寂寞,就制了象棋给他做文娱活动。象棋的“象”字,就代表舜的弟弟。

舜曾居妫汭,后代以妫为姓。“为”字古从手从象,引申为一般的行为“做”。妫、沩暗示象图腾。 著名的《二十四孝》中有这么几句话“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有鸟为之耘。”,历山在济阴城阳。相当今山东菏泽及东明等地。当然所谓的象耕并不是今天的这种牛耕一样的耕地,而是和麋鹿耕地一样,春天之际,野生动物来到沼泽湿地觅食,他们把湿地脚踩牙翻得稀巴烂、底朝天,然后古人便在这些践踏过的地方撒下种子。

舜弟名象。孟子曰:“象至不仁,封诸有鼻。”很明显,这个象和亚洲象很有关系。

河南简称“豫”,来自上古的“豫州”,“豫”字有象,是那里有象的见证。上古中原黄河流域地区应该到处有大象。

战象在古代战争中起过大作用。或者是棋中有象的缘故?

不过,我们应当承认,古人不是那么笨,棋中有象就叫象棋?那么棋中有马还叫马棋呢。

象棋一词最早是出现在战国时期的文学作品《楚辞·招魂》中:“蓖蔽象棋,有六博些。分曹并进,遒相迫些。成枭而牟,呼五白些。”象棋与六博相对在文中,“象棋”就是指当时盛行的“六博”棋,但当时的“六博”棋为什么称之为象棋呢?

古人喜欢通过观察天文地理、鸟兽,取自己身边所知的事物,来进行占卜,已达到通灵、通万物,于是,创立了《周易》。

古人云:言不尽意,当以象形示之。先贤圣王们为了能达到此目的,就在地上根据《周易》之系统画出象形之图形,然后用石块、骨块等在上面形象地摆出,用它来解释《周易》。而当两人交流时,在图阵上依次摆出石块以模拟《周易》所说的,即出现了最早的博弈,再结合当时代战争形式,也就是成了现代棋类的荫芽。

象棋起源于哪个朝(胡适说象棋起源于印度)(5)

准确地讲,俩人对弈下象棋,通过取象比类、触类旁通的比拟,使棋戏具有了“质象于天,阴阳在焉;取法于地,刚柔分焉;施于人伦,仁义载焉;考之古今,王霸备焉;览其成败,为法式焉”等文化功能。中国象棋反映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特别是《周易》象数的基本内容和思维模式。

古人在用象形的图形来解释《周易》时,无意中创了博戏;又由于“象”在《周易》中,是相当重要和关键的一个范畴,所谓“圣人立象以尽意” “是故易着,象也”,可见“象”在《周易》中的重要性,以此来推论古人就把这种博戏命名为“象棋”,以说明这种棋戏是受《周易》的启发后而创的。即象棋里“象”的意思不是某种大鼻子的动物,而是“像”。新华字典“象”也可假借为“像”,类似:好像……

三、保守与冒险的中华文化,拼的最剧烈的地方往往发生在河界

中国象棋的文化含义首先是守护,古代中国是农耕文明,农耕文明的城池一旦被占领,牧守的政治命运就会完蛋。丢城失地是不允许的。守护的精神反映到棋盘上就是将士活动的限制。限制将士象,源于城池面临进攻,卫戍部队的战斗必然是最艰难的。这个内容在棋盘上的体现就是,车马炮不齐,很难将死士象(相)全。

其次,中国象棋的棋子有明显的分工,兵马炮车主攻,士象(相)主守。中国的军事行动讲究要有根据地,在进攻的时候,根据地的守护也是很重要的。失去根据地,则与流寇毫无区别。小卒过河后,有功可赏,但也得在胜利后,除非没死。边界有很大的重要性。如,近来中印在洞朗地区剧烈对峙,一旦令下,兵不可退。

真正厉害的高手对局,往往最后博弈围绕小兵展开的。中国象棋大师杨官璘就是善用兵卒的高手,善长以中局赚得小兵的微弱优势把局势控制到残局阶段,再用谋得的多兵之利战胜对手。

象棋起源于哪个朝(胡适说象棋起源于印度)(6)

图为中国象棋大师杨官璘和胡荣华在对弈。

其三,中国象棋中的马,有别马腿一说。这是由中国复杂的地形决定的,中国多山多水,很多地形是对骑兵起限制作用的,充分作用地理条件能对骑兵做出遏制,反映到棋盘上就是别马腿。

总之,中国象棋,体现了战争的杀戮的一面,也反映了战争的守护的一面

象棋起源于哪个朝(胡适说象棋起源于印度)(7)

某一种游戏作为一个文化现象,从其诞生到现在,绝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域的转变,出现不同的改变和演化。

在历史上看,象棋的起源一直都有争议,大致有中国、印度、埃及、希腊、波斯和阿拉伯等说。

区分一种事物是不是和另一种事物是相同的东西,逻辑上需要寻找相同的本质。如何定义一种被认为是游戏的象棋,就要看象棋本质上必须具有的特征。

我们可以从棋类游戏最基础的棋子棋盘和规则上考察。

象棋首先是一个战争模拟游戏,双方各自依靠不同的兵种在战场上厮杀,所以必须要有不同的兵种分类。

古代战争,常见的兵种,战车,骑兵,步兵,首领,大将,这些成为必须在象棋上需要表现的因素。

步兵行动慢,马行动时跳跃,战车快速,首领要在后军指挥,不能擅动。

各兵种的本身特征,运行时的路线和空间决定了棋子的规则,同时也决定了棋盘的形式,必须要有行径线格和空间。

马走日象走田,说到底,游戏其实就是对现实的模拟。

从这些特征和规则看,我们就能找到象棋的定义,一种具有不同兵种,依据兵种特征产生的行动规则的古代战争桌面模拟游戏。

以此定义,我们就能找到很多叫象棋的东西。

象棋起源于哪个朝(胡适说象棋起源于印度)(8)

国际象棋棋盘和棋子

象棋起源于哪个朝(胡适说象棋起源于印度)(9)

古印度象棋恰图兰卡

象棋起源于哪个朝(胡适说象棋起源于印度)(10)

波斯象棋“沙特兰兹”,其实就是波斯口音的“恰图兰卡”

再联系中国象棋看,古印度象棋、波斯象棋和现在的国际象棋,棋子兵种角色,棋盘形式全都大同小异。就连棋子走法规则也差不多。

象棋起源于哪个朝(胡适说象棋起源于印度)(11)

古印度象棋、波斯象棋、国际象棋的“马”与中国象棋的“马”的走法

象棋起源于哪个朝(胡适说象棋起源于印度)(12)

古印度象棋的“参将”、“国王”与中国象棋的“将”的走法

中国象棋在唐代之后,结合实际军事应用,在象棋中加入了新角色“炮”,棋盘加入了“楚河汉界”的概念,但是其基本的棋子角色和规则走法并没有做太大的变化。

非要说这些不同象棋之间没有一点渊源,这是不可能说的过去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