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note系列会比s系列升级很多吗(三星Note系列要停产有1500个原因)

近期三星Galaxy Note系列要停产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尽管官方不予置评,然而科技圈的消息大多数并不是空穴来风。从2011年拥有5.3英寸超大屏幕的初代机型N7000/i9220登场开始,迄今为止Note系列已跨越10年征程。如今猛传生命周期即将走到尽头,乍听一下觉得突然,不过细想之后也算正常。

三星note系列会比s系列升级很多吗(三星Note系列要停产有1500个原因)(1)

三星Galaxy Note系列停产的原因可能有1500个,但分析过后我个人觉得致命因素只有这几个。

产品问题:瓶颈的大屏幕 尴尬的S-Pen

在2011年最初期的Note诞生时期,安卓机型乃至iOS阵营的硬件发展正处上升期,单单肉眼可见的屏幕尺寸这一部分,就有无限的潜力和需求。原因很简单:当手机分辨率越来越高,屏幕材质越来越好,显示效果越来越清,触控操作越来越多,用户需求越来越高,Note系列的大屏幕就越来越有用武之地。

所以当时5.3英寸屏幕横空出世,就引领了智能手机一个大屏趋势的开始,直至现在的黄金年代——当我们看到6.5甚至7英寸屏幕的产品时,反而会觉得这个就是正常尺寸,要知道初代的5.3英寸在当时2011年会被人戏称为“大砖头”的存在,可见Note系列对屏幕尺寸进化的驱动之功。

而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当下手机制造的硬性物理空间已到瓶颈,7英寸屏幕再往上扩大不是不可以,但如此一来就真和平板电脑没有任何区别了。这种情况下折叠屏幕的设计就应运而生——更大的屏幕尺寸但更加便携的体积,无论是三星等厂商还是用户,从“鱼和熊掌兼得”这个逻辑上都不会再去选择无限扩大的直面屏幕,于是Note系列引以为豪的核心卖点之一便遭遇尴尬。有消息人士透露,开发Note系列的团队将会加入折叠屏手机的研发中来,这样说得通的“佐证”反而更能证明Note系列即将停产的真实度。

除了大屏幕之外,Galaxy Note系列还拥有独特的S-Pen手写笔,S-Pen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触控辅助,而是每一年都在迭代诸多别样的操控体验,新鲜也有,好用也有。但,尴尬的是大多数用户其实并不需要S-Pen。简单问个问题:当屏幕触控采样率越来越高,手指触动越来越精准,当每一根手指都能变成笔,那谁还需要再多借助一根笔进行使用呢?

价格问题:越来越高的售价 竞品的崛起

作为三星旗下的顶级旗舰,Note系列在自家产品线矩阵乃至安卓行业当中都是TOP级定位的存在,高端的配置和技术加持之下高售价也无可厚非,成本和费用的增加让它每一代售价都在递增也可以理解。但Note系列高售价侧面体现出来的优势,却并没有随之变多。

不可否认三星Note系列对硬件的影响力非常巨大,然而回头看看市场和崛起的对手,有哪个真正的核心因素是Note系列依旧把持的吗?要大屏幕大家旗鼓相当,要黑科技对手百花齐放,甚至从现有公开的信息来看Note乃至三星在某些方面都已落后。S-Pen算是标签之一,但要明白竞品不是做不出来手写笔而是觉得没有必要去做。

当功能方面并没有与竞品拉开很大的差距,再加上更高的售价,也就造成了Galaxy Note系列地位非常尴尬。简而言之它已经并不是非必选,又没有苹果iPhone这种极强的社会性热度。不能说它卖的不好,只是越来越多的用户被分流到了其他同级别竞品当中。

品牌问题:中国市场落败 行业对手超越

有关品牌方面是个相对宏观的大问题,我也不想展开细说。自Galaxy Note7因电池隐患退市后,Note系列的口碑在全球都受到影响,也直接导致了中国市场的崩塌和低迷。越来越多第三方调研机构中将三星手机市场份额归类为“Other”,头部梯队中越不见踪影,也意味着行业对手的超越愈发明显。

Note系列就像是一个屡立战功的名将,尽管现在依然很能打,但明显时代已经不同,见好就收总是比可预见的黯然退场要强得多。

虽然上面分析了Note系列停产的致命因素,但这并不意味着三星的失败,而是它有效洞察后及时转型的开始,这是一种策略的转变,也是正常的产品线经营更迭。作为初代Note用户我并没有看衰,相反还觉得这是三星苏醒的契机。

三星note系列会比s系列升级很多吗(三星Note系列要停产有1500个原因)(2)

因为折叠屏的出现让三星抓住了时机,Fold系列做到如今的次世代,三星凭借雄厚的制造工艺和设计理念正在回拢着越来越多曾经用户的喜爱。而5G芯片行业的动荡期,对三星而言也是一个相当大的利好。

这就像做人一样,有时候你必须要逼自己一把。Note系列停产不能说是断臂求生,被Fold系列替代后它更像是强化升级,而这也有希望成为三星复苏的一个开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