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腾龙洞特点(鄂西北避暑小镇)

说到“三官洞”,大家是不是以为这个地方有三个“大山洞”?或者出了“三个官”?其实,就是三个“山洞”里,供着三个“佛爷像”,但是,一个大官也没出。

湖北腾龙洞特点(鄂西北避暑小镇)(1)

在湖北省郧西县,“三官洞”乡却是一个很有名的地方!它山青水绿,风景秀丽,有着很鲜明的地域特色。它位居县城东北角,距城51公里,东北、西北分别与陕西商南、山阳两县毗邻,平均海拔950米,森林覆盖率达90%,全乡5 个村,是个山高气寒,地广人稀的“代名词”。

湖北腾龙洞特点(鄂西北避暑小镇)(2)

“三官洞”出木材,做家具离不了;木炭多,冬天烤火离不了;夏天气温低,是个乘凉的好地方;地里长的玉米、土豆,包菜好吃,乡里老百姓挑到城里也能卖个好价钱!

湖北腾龙洞特点(鄂西北避暑小镇)(3)

1960年3月,郧(郧西)三(三官洞)路通车,由于此路山高坡陡、崎岖难行,部分路段两边皆万丈悬崖,所以经常车祸不断,过往司机和客人闻之就毛骨悚然、惊魂未定。

湖北腾龙洞特点(鄂西北避暑小镇)(4)

2022年9月27日,郧三二级路建成通车,新路截弯取直,全长仅20.67公里,路基8.5米,沥青混凝土路面,车程由一个多小时缩短为半个小时。消息传来,人们欢呼雀跃,好事!好事!!天大的好事!!!“避暑小镇”的春天来了。

湖北腾龙洞特点(鄂西北避暑小镇)(5)

行文至此,笔者感慨万端,不由想起郧西解放后75年来,有关三官洞5件苦难、荒蛮、辛酸、喜庆的旧事儿来!

第一件事儿:1947年,匪患猖獗,解放军果断出兵剿灭

1947年11月7日,陕南12旅解放了郧西县城,人民群众翻了身。但郧西东北部的三官洞(赵川地区),土匪活动却更加猖獗,经常捣乱破,坏偷袭地方政府和分散部队。据当地群众反映,匪首党文彬,是当地有名的地主恶霸,兼任商南县保安营长,盘踞在一个天然的石洞里,囤粮集弹,为匪作歹,祸害人民。

湖北腾龙洞特点(鄂西北避暑小镇)(6)

36团团长符先辉(少将,曾任第二炮兵副司令)亲率一个营和一个山炮大队前往讨伐,匪首党文彬等几个顽固分子被当场炸死,其余被擒。共毙俘匪敌30余人,缴获迫击炮1门,重机枪2挺,步枪100多支,手枪30余支,弹药、粮食和物资一部,我军伤亡7人。三官剿匪的胜利,给当地人民除了一大害。--(摘自《从红小鬼到筑巢人》)

第二件事儿:1960年,“郧三”公路通车,群众欢天喜地

湖北腾龙洞特点(鄂西北避暑小镇)(7)

1960年6月3日,“郧三”公路通车,天堑变通途,公路横穿安家乡全境,全长51公里,沿途经过7个湾道 ,4 座桥,18个涵洞,经水面37处。修公路征集全县民工,当地粮食困难,民工吃不饱,饿死了许多人,六郎乡一干部私自克扣民工口粮,拿去卖掉私吞,被查处判刑。(摘自《安家乡志》)

第三件事儿:1995年,大旱人畜饮水危机,县城送水施救

湖北腾龙洞特点(鄂西北避暑小镇)(8)

1995年8月,郧西遭受千年不遇的干旱,年总降水量230.4毫米,比平常年降水量减少78%。三官洞干旱时间长达300天,全乡河流、水沟、水库、古井全部断流、干涸,人畜无水吃,粮食蔬菜绝收。关键时刻,郧西县用消防、环卫车辆为三官洞、何家井、马家坪等村送水,缓解了人畜饮水难题,当地群众十分感激,纷纷打出“党恩天高”横匾。(摘自《郧西报》)

第四件事儿:2001年,刹车失灵,客车驾驶员舍己救人

湖北腾龙洞特点(鄂西北避暑小镇)(9)

2001年10月6日,个体司机肖理华驾驶“中巴”客车从三官洞至郧西县城,途经瓦房沟郧三路K21 600大陡坡时,因刹车突然失灵,为保护乘客生命安全,肖理华采取紧急避险措施,将车头撞向右侧石山,肖理华当场牺牲,乘客无一人遇难。后不久,肖理华被郧西县委、政府授予“见义勇为驾驶员”称号,县劳动部门给予其因公殉职的抚恤安置。(摘自《十堰日报》)

第五件事儿:2005年,筑巢引凤,“五龙河风景区”动工

湖北腾龙洞特点(鄂西北避暑小镇)(10)

2005年6月15日,郧西县委书记、县长卢富昌与湖北卓越集团公司总经理刘雁飞正式签订五龙河大峡谷开发协议,湖北卓越拥有50年开发经营权,投资3000万元,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立足高起点、高标准,精心打造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4A级旅游风景区,当年7月开工,2008年9月27日,举行首游式,对游客开放。(摘自《郧西在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