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5.7空难事件黑匣子(回顾2002年大连5.7空难)

飞机安检有这样一项规定:随身行李中携带液体的乘客需自饮后才可以登机。乘客们都必须遵守规定,才能顺利通过安检登上飞机,但并不是每一项规定都能让人完全理解。关于这一项规定,可能有些人觉得过于严苛。

飞机的安检可谓是所有交通工具中最为严格的,随身携带的液体是不能超过100毫克的。其实在这项规定的背后是112名旅客的生命,是一起恶劣的空难事件。

大连5.7空难事件黑匣子(回顾2002年大连5.7空难)(1)

著名的“5.7”空难

20年前的5月7日晚上,中国北方航空的CJ6136航班离开北京首都飞往大连,还有十多分钟乘客们将要安全到达机场,可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工作人员发现飞机尾部起火,马上向塔台报告情况,可一切来得太突然又太迅速,仅仅不到一分钟飞机就与地面失去了联系。

火势迅速蔓延,飞机失去了稳定性,机长决定在大连附近的海域上空盘旋为扑救火灾争取时间,可惜事与愿违。火已经烧坏了控制飞机的电缆线路,飞机彻底失控,很快便掉入了渤海湾中。大连海上搜救中心办公室接到电话之后,马上向有关部门报告,展开了搜救工作。

大连5.7空难事件黑匣子(回顾2002年大连5.7空难)(2)

高空坠落,而且还是在看不到岸边的海里,飞机上的人可谓是凶多吉少,即便如此也不能放弃,当天晚上就展开了救援工作。从最初的38艘各种类型的大型轮船到后来扩大到128艘。可惜的是飞机上的乘客和工作人员无一生还,112条鲜活的生命,100多个家庭,难道造成这样的悲剧,真的只是意外吗?

调查有意外发现,难道是有人蓄意而为?

随着92位遇难者的遗体被打捞上来的,还有两个黑匣子、飞行数据记录器以及飞机发动机等。专家很快展开的调查,调查结果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这次事故并不属于传统的飞机失事。难道有人纵火而导致了这次悲剧的发生吗?

专案组在调查的过程中,法医也在马不停蹄地对众多遇难者进行检验。法医的一大发现找到了案件的突破口,众多遇难者都是裸体。即便是飞机上发生了火灾,也不至于让这么多的遇难者将衣服全部脱光,而一旦衣服被烧毁,遇难者更是不可能全身赤裸,于是法医又进行了复检。

通过复检法医发现乘客张某某的DNA中竟然有残留的汽油,因此推测,可能有人将助燃剂喷射到了其他乘客的身上,为了避免火势的增大,乘客们不得不将衣服全部脱下来。经过后续的调查,终于确定造成这次飞机失事的凶手便是张某某。

为骗保纵火,造成100多人死亡

张某某在上飞机前就购买了7份保险,而他曾在一个月内三次出车祸获得了保险公司的赔付。这次他所买的7份保险啊,依照规定,一旦他发生意外,就会得到160万元的赔付。张某某在过安检时,在行李箱中装了5瓶可乐,不过可乐瓶是真的,里面装的却是汽油。

大连5.7空难事件黑匣子(回顾2002年大连5.7空难)(3)

这便是民航史上著名的5、7空难,张某某为了骗保不惜牺牲其他100多人的生命为代价。最终真相水落石出,张某某并没有如愿以偿,因为他这种行为属于属于自杀骗保,因此保险公司拒绝赔付。可是那些随着飞机坠入海里的人再也回不来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正规场所的各项规定基本都是出于安全、社会稳定等方面的考虑。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遵守。对于有些规定不理解,可以慢慢去了解,但是不应该不遵守。为自己为他人的安全保驾护航。

5.7空难是一次惨痛的教训,事后后很长一段时间不少人都对乘坐飞机充满了恐惧的心里。飞机发生意外要比他们交通工具更具有危险性,意外是不可避免的,但也许多一份小心就能减少悲剧发生的概率。

大连5.7空难事件黑匣子(回顾2002年大连5.7空难)(4)

相信在了解这次事件之后,大家就能对于航空公司的相关规定多了一份理解。我们永远不知道站在我们身边的是天使还是魔鬼,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从根本上预防,比事发后想办法改变更有效。

不只是乘坐飞机,希望每个人在乘坐其他交通工具时也能严格遵守相关规定,让每一次出行都能平平安安。

该事件已经过去20年,太多的人已经淡忘,但对于逝者的家属来说将是一生的痛。缅怀5.7空难的逝者,希望悲剧不再发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