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大理古城(漫游大理古城)

中国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带你去一个你曾经去过或者没去过的地方。

漫游大理古城

早在西汉元封六年(前105年),昆明、大理地区就正式纳入汉王朝的版图。唐宋时期,以大理地区为中心,先后建立了南诏和大理国。在唐宋500多年的历史间,大理古城一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253年,忽必烈率蒙兵灭大理国,大理地区重回归中央政权。

美丽的大理古城(漫游大理古城)(1)

大理古城东临洱海,西倚苍山。唐天宝年间,南诏王阁逻凤(彝族)建立南诏国,筑都羊苴咩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将沐英攻下大理后,在羊苴咩城基础上修建今大理古城。东西宽约1000余米,南北长约2000余米,东西南北各设一门,均有城楼,四角还有角楼。解放初城墙均被拆毁,现今恢复性重建。

美丽的大理古城(漫游大理古城)(2)

走进大理古城,街道是典型的棋盘式结构,南北三条大街,东西五六条小巷。建筑风格也颇为别致、独特,青瓦白墙石板路。白天看历史的沉淀、市井的生活,夜晚领略酒吧、夜市、地摊等夜间文化,感受不一样的大理古城。

美丽的大理古城(漫游大理古城)(3)

美丽的大理古城(漫游大理古城)(4)

美丽的大理古城(漫游大理古城)(5)

南北对峙的两座城楼为恢复重修,南城楼称双鹤楼又称承恩楼,是古城四门之首,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是大理古城的象征和标志。

美丽的大理古城(漫游大理古城)(6)

美丽的大理古城(漫游大理古城)(7)

北城门又称“安远门”、“三塔门”,始建于1382年,重檐歇山式屋顶,保留了明朝时的建筑风格。

美丽的大理古城(漫游大理古城)(8)

美丽的大理古城(漫游大理古城)(9)

恢复的东西门

美丽的大理古城(漫游大理古城)(10)

美丽的大理古城(漫游大理古城)(11)

大理以白族为主,多民族聚居,白、彝、汉、回等为世居民族。从苍山上流进城里的清洌泉水,穿街绕巷,“家家流水,户户养花”。

美丽的大理古城(漫游大理古城)(12)

美丽的大理古城(漫游大理古城)(13)

美丽的大理古城(漫游大理古城)(14)

美丽的大理古城(漫游大理古城)(15)

大元帅府是大理衙署的代表。大元帅府原是大理提督府衙门。清咸丰六年(1856年)杜文秀(回族)起义军攻占大理,被推举为“总统兵马大元帅”,建大理政权,改原来的大理提督府衙为帅府,历十八年。同治十一年(1872年),起义失败后恢复为云南提督衙门。现改建为大理市博物馆。

美丽的大理古城(漫游大理古城)(16)

美丽的大理古城(漫游大理古城)(17)

文庙是祀典的代表。大理文庙始建于元代,清同治年间重建,现在看到的是恢复重建。色古香的木结构建筑风格是它一大特色。

美丽的大理古城(漫游大理古城)(18)

美丽的大理古城(漫游大理古城)(19)

美丽的大理古城(漫游大理古城)(20)

如果把大理古城看做一方印玺,那么城中高耸的五华楼就如这颗印玺的印纽。五华楼始建于南诏劝丰佑时期(856年),是南诏王宴请西南夷十六国君及其他国宾的地方,明初毁于战乱。明洪武年间重修大理古城时,在五华楼旧址上修了钟鼓楼,已非原来,现为恢复重建。

美丽的大理古城(漫游大理古城)(21)

美丽的大理古城(漫游大理古城)(22)

蒋公祠是祭祀清代著名将领蒋宗汉的祠堂,为白族建筑艺术的代表,现为大理非遗博物馆。蒋宗汉彝族大理人,1885年参加冯子材指挥的抗法作战,取得镇南关大捷。因抗法有功,官至云南提督、贵州提督,赐“一品顶戴花翎”。1903年故世,光绪皇帝下御旨“准其建立专祠”,赐谥号“状勤”。

美丽的大理古城(漫游大理古城)(23)

美丽的大理古城(漫游大理古城)(24)

玉洱公园为明末清初大理农林试验场,园内建筑以白族建筑形式为主,植物以茶花见长,每年春季是赏花的好时节。

美丽的大理古城(漫游大理古城)(25)

美丽的大理古城(漫游大理古城)(26)

中国大理农村电影历史博物馆,怀旧的同时,也长点知识。

美丽的大理古城(漫游大理古城)(27)

美丽的大理古城(漫游大理古城)(28)

美丽的大理古城(漫游大理古城)(29)

美丽的大理古城(漫游大理古城)(30)

大理基督教堂

美丽的大理古城(漫游大理古城)(31)

美丽的大理古城(漫游大理古城)(32)

大理天主教堂,世界唯一一座白族建筑风格的天主教堂,融当地白族文化特色,汉族与西方建筑及其他民族特色相融于一身。

美丽的大理古城(漫游大理古城)(33)

乳扇是大理的特色奶酪制品,乳扇一名系白族语半意半音之译。普通游客附会为“形如折扇”。

美丽的大理古城(漫游大理古城)(3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