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嘴鸡保护级别(重庆大巴山出现黄喉貂)

位于重庆市最北端的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典型的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

保护区内峡谷相间,重峦叠嶂,森林覆盖率高达79.3%,其中不乏大面积的原始森林。当地大部分区域属于北亚热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优越的自然生态和适宜的气候环境使得大巴山成了众多“奇珍异兽”赖以生存的家园,无数野生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种类多达706种,其中更有金钱豹、金雕、林麝、亚洲金猫、大灵猫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黑嘴鸡保护级别(重庆大巴山出现黄喉貂)(1)

重庆大巴山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近日在整理红外相机监测数据时,惊喜地发现拍到了许多珍贵的野生动物活动画面,其中就有黄喉貂。

只见在一处山坡上,一只黄喉貂走入了镜头中。它体格健壮,身姿敏捷,先是来到了一块大石头前蹭了蹭、闻了闻,大致是在进行气味标记。然后上蹿下跳,左右翻腾,嬉闹了好一阵子。

后来黄喉貂似乎被什么所吸引,又或者是被什么惊吓到了,它快速向左侧山坡下跑去,最终消失在镜头前。

黑嘴鸡保护级别(重庆大巴山出现黄喉貂)(2)

身体细长,脑袋呈三角形

黄喉貂是鼬科、貂属动物,身体长得比较娇小,成年之后体重也只有2-3公斤,说实话可能还没有很多宠物猫重。

它们身上的毛发主要以黑色和黄色为主,头颈部、身体后部和四肢、尾巴均为暗棕色至黑色,喉胸部的毛发为鲜黄色,这正是因为这一特点,得名“黄喉貂”。

它们的身体比较细长且柔软,四肢虽然短小,但强劲有力,科学家们认为,这种身体结构是最适合战斗的,众所周知,大多数的鼬科动物都具备此般身形,也的确凶猛强悍,战斗力极强。

黑嘴鸡保护级别(重庆大巴山出现黄喉貂)(3)

黄喉貂的整个脑袋呈三角形,耳朵短而圆,有一条黑色的长尾巴,身上的皮毛柔软而紧密,前后肢各有5个趾,趾上长强爪,趾爪粗壮弯曲而尖利,表明在抓捕猎物和攀爬上面,具有极强的优势。

黄喉貂主要栖息在亚种东部地区里,在我国很多地方里都有分布。它们是森林生态系统下的物种,适应能力较强,比如秦岭的针阔叶混交林、海南的高山森林、东北的红松林等等,都有黄喉貂的确切生存记录。

黑嘴鸡保护级别(重庆大巴山出现黄喉貂)(4)

行动迅猛,会盗食家禽

小型的鼬科动物以行动迅猛著称,黄喉貂也是其中的代表物种,尤其是在追捕猎物的时候,能表现出很强的捕食能力。

别看它们的腿比较短,但却强劲有力,奔跑起来速度一点也不差。黄喉貂的捕食不分昼夜,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均可活动,但是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在早晨和黄昏的时候,活动更为频繁一些。

它们性情机警,视力极佳,听觉也不错,在森林中巡逻或者觅食过程中,周围的异常响动都能引起它的警觉。

如果发现有情况,会先停止一切活动,待在原地仔细窥听并四处观察,察觉到不对时立马跑掉。

黑嘴鸡保护级别(重庆大巴山出现黄喉貂)(5)

黄喉貂不仅行动迅速,而且攀爬能力也很强,无论是乱石、悬崖峭壁,还是高大的树木,黄喉貂都能迅速攀爬上去,卓越的各项技能使得黄喉貂有出色的捕食本领。

平日里,黄喉貂主要以老鼠、松鼠、獾、狸、鸟等各种动物为食。它们是肉食动物,也不挑食,符合它们猎杀对象的动物,基本上都会成为它们的捕食目标。

在所有猎物里面,黄喉貂最喜欢吃的是松鼠,只要发现松鼠的踪迹,它们会不遗余力地追捕。

除了爱吃肉食性的食物之外,蜂蜜绝对算得上是黄喉貂最喜欢的食物,经常会用自己灵活的爪子掏蜂蜜吃,因此黄喉貂也被称为“蜜狗”

当然,一些生活在林缘村寨附近的个体,也会偷偷进村盗食家禽。不过由于黄喉貂跟黄鼬(黄鼠狼)比较像,因此人们常常让黄鼠狼背了黑锅。

黑嘴鸡保护级别(重庆大巴山出现黄喉貂)(6)

性格凶悍,擅长以小博大

小型鼬科动物有一个很著名的特征就是擅长以小博大,它们往往能够猎杀一些远超过它们体型的猎物。

黄喉貂号称“鼬科之狼”,虽然长得比较娇小,体重不如一只小狗,但性格却极其凶悍,除了捕食一些符合它这种体型的常规猎物之外,还能捕杀小野猪、林麝、斑羚等中大型的猎物。

它们很聪明,懂得利用地形和环境来捕杀一些难度较大的猎物。比如黄喉貂经常会躲在枝头上,密切注视着地上的情况,一旦有猎物从枝头下经过,它会立刻跳下扑杀之,杀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黑嘴鸡保护级别(重庆大巴山出现黄喉貂)(7)

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2014年的时候,曾救助过一只名叫“坪坪”的大熊猫,当时人们发现它的时候,其肚子有一道长达4厘米的伤口,看上去十分严重。

果不其然,由于“坪坪”受伤严重,加上发现时已经比较晚了,伤口感染严重,肠子甚至外露,最终因伤势过重没能救活。

至于是什么导致这只大熊猫受伤的?人们众说纷纭,其中有一个猜测就是黄喉貂,人们认为黄喉貂偷袭了大熊猫。虽然到最后也没法确认,但就从其明明那么小,却会被当成怀疑对象来看,足见黄喉貂的凶悍。

黑嘴鸡保护级别(重庆大巴山出现黄喉貂)(8)

大熊猫“坪坪”

两只黄喉貂合作追捕林麝

黄喉貂“鼬科之狼”的名号不是白叫的,它们平日里喜欢单独行动,但在面对大型猎物的时候,也会合作。

2022年1月份,长青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任文博等人在进行野外巡护的过程中,就亲眼看见过两只黄喉貂合作追捕一头林麝的现象,并且记录了下来。

当时保护区内已是一片白茫茫,山坡被大雪覆盖,人们行走起来也格外艰难。突然间,不远处跑来了一头林麝,后面还紧追着两只黄喉貂,显然这是一次狩猎的场景

黑嘴鸡保护级别(重庆大巴山出现黄喉貂)(9)

任文博 摄

两只黄喉貂在雪地上依然有很强的行动能力,对林麝穷追不舍。不知道该说林麝走运,还是该说黄喉貂倒霉,这次它们遇上了人类。

林麝在距离人们20多米的地方停了下来,黄喉貂也看到了人类,有所忌惮,果断放弃了这次追捕,转身进入密林中,林麝也躲过了一劫。通过这一事件,也足以证明黄喉貂是聪明强大的掠食者。

关注我,交一个懂动物的朋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