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灌溉遗址(江西这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在封建社会,农业是立国之本,所以在历朝历代都曾修建过许多造福于民的水利工程,它们有的湮没在浩浩长河之中,也有的保存至今并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其中的佼佼者更是被列为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其中最令人熟知的应该就是赫赫有名的都江堰了。

江西灌溉遗址(江西这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1)

江西靠着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以及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等发达的水系,成为了一个农业大省、鱼米之乡。但是,大自然并非总是温顺的,这时候修建水利设施就显得非常必要了。古代江西人凭借着超凡的智慧,造就了一个又一个水利精品,其中位于泰和县境内的槎滩陂便是杰出代表。

江西灌溉遗址(江西这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2)

槎滩陂位于泰和县禾市镇,处在赣江二级支流牛吼江上,始建于南唐937年。虽历经千年的风雨洗刷,却至今仍灌溉着泰和、吉安两县4万多亩的农田,养育着一方百姓。2016年被评为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被专家称为"江南都江堰"。

江西灌溉遗址(江西这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3)

唐朝末年天下大乱,南唐金陵监察御史周矩为躲避战乱,便随时任吉州刺史的女婿杨大中,来到了江西泰和万岁乡。当时,在牛吼江东南岸有一处非常大的开阔地,除了时常干旱之外,还是非常适合居住的。

江西灌溉遗址(江西这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4)

于是,周矩一家老小便决定定居于此,并与其他逃难至此的人们在此开村立基,这便是后来能人辈出的爵誉村。为了改善田地少水之困,周矩便决心兴修水利,永定基业。

江西灌溉遗址(江西这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5)

公元937年冬,周矩带着乡民这河溪和牛吼江的交汇处筑建了槎滩陂,整个水利工程的主干渠一分为二,一条向南,一条向北。为了达到更好的灌溉效果,周矩父子还领着村民开挖了36条灌溉渠首,使得泰和、吉安两县近万亩受旱歉收的薄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良田,是江西最早、最大的水利工程。

江西灌溉遗址(江西这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6)

槎滩陂的水源是有山泉水汇聚而成,周围植被茂盛,山清水秀,河水清澈见底,水面倒映着蓝天白云和青山绿树的艳影,景色秀美,如诗如画。每到盛夏,到这里消暑的游客络绎不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