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处死和珅(嘉庆皇帝急着赐死了和珅)

作为十八世纪世界首富的和珅,在乾隆皇帝统治年间,可谓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他不但是领侍卫内大臣、内阁首席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大清步军统领,而且还牢牢地掌控着朝廷六部。可谓是权倾朝野,无人能出其右。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乾隆皇帝一死,仅仅是十几天的时间和珅便被嘉庆赐死。而这,自然就解决了新皇帝嘉庆的一块心病。

按理来说,以和珅的权谋和手段再配合上世界首富的身家,想去讨好一个新继位的皇帝是完全没有问题的。那么和珅与新皇帝的关系是如何发展的呢?嘉庆又是如何整倒和珅的呢?

有人说嘉庆一上台便火急火燎地除去和珅,自然是看中了对方的钱。毕竟嘉庆上台时的大清王朝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为了弥补日渐空虚的国库,嘉庆自然要“痛下杀手”。

其实这只是一个方面,接下来咱们来了解一下二人反目的过程。

嘉庆处死和珅(嘉庆皇帝急着赐死了和珅)(1)

一、偷鸡不成啄把米!

清高宗乾隆帝在位60年,期间立过几位太子。但可惜的是,这些太子们都没能熬过乾隆,早早地便撒手人寰。到了乾隆晚年时,必须要挑选一位继位者了。

否则的话,皇位就只能传给孙子们了,这是乾隆所不愿看到的。毕竟大明朱元璋传位给孙子朱允炆,进而引发“靖难之役”的事情仍历历在目。

和珅作为乾隆皇帝的心腹,知道十五皇子颙琰将会得到皇位后,便怀揣锦盒连夜面见十五皇子颙琰。当颙琰打开锦盒之后,发现里面竟是一枚如意。和珅随即说道:

“凡事你能如意,望我也能如意!”

颙琰是个聪明人,一看和珅的做派便知道了他的意思。和珅之所以火急火燎地来讨好颙琰:

一为邀功,二为打好关系。

嘉庆处死和珅(嘉庆皇帝急着赐死了和珅)(2)

剧照

可惜颙琰的心里却不这么想,和珅作为乾隆皇帝最宠信的权臣,他的这种行为就相当于出卖背叛了乾隆皇帝。如果自己成为新的皇帝,那么自己的秘密也会被和珅泄露,这样的人坚决不能留在身边!

虽然颙琰面色平静的接过如意,并不断的表达自己的感激,但是心里却对和珅涌起了敌意。

二、矛盾激化

1795年(10月),乾隆册封十五皇子颙琰为皇太子。四个月之后,乾隆正式退位,嘉庆成为新的“华夏之主”。可惜等待他的并不是威风凛凛,也不是意气风发,而是大清有史以来最大的“耻辱”。

乾隆虽然宣布退位,但依然是实际掌权者,嘉庆皇帝则成为了大清的第一位“实习皇帝”。每当文武百官上朝时,坐在龙椅上的依然是乾隆,嘉庆帝只能如同实习生一般站在他的旁边,看着乾隆皇帝处理朝政。

嘉庆处死和珅(嘉庆皇帝急着赐死了和珅)(3)

▲剧照

坦白说这也没有什么,毕竟嘉庆皇帝还年轻,只要把乾隆皇帝熬死,他就能坐上这张龙椅。但是随后乾隆皇帝的一个决定,却让嘉庆与和珅之间出现了激烈的矛盾。

因为和珅是乾隆皇帝最为信任的心腹大臣,所以乾隆皇帝竟然下旨:文武百官上朝时,和珅也要站在自己的旁边。

这个场面就比较有意思了,年迈的乾隆皇帝端坐在龙椅上,他的两侧分别站立着嘉庆帝以及和珅。从此之后,文武百官中便流传出一个新名词:“二皇帝”

只不过这个“二皇帝”并不是嘉庆,而是权力滔天的和珅。此时的和珅依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哪怕是嘉庆都不能与他相提并论。因为此事,嘉庆皇帝与和珅之间的矛盾彻底激化,嘉庆皇帝的心中逐渐起了杀心。

三、杀心变决心

真正让嘉庆皇帝下定决心除掉和珅的导火索,是因为一个人。

早在乾隆四十一年,也就是1776年时,一位品节高尚的大儒被乾隆皇帝任命为上书房行走。负责教年幼的嘉庆读书,这个人叫做朱珪。换言之,深受百官钦佩的朱珪成为嘉庆的老师。

嘉庆处死和珅(嘉庆皇帝急着赐死了和珅)(4)

▲朱珪

以当时的情况来说,身为十五皇子的颙琰,是绝对不可能成为太子,成为皇帝的。但朱珪依然倾囊相授,对这位十五皇子非常上心。正是因为这层关系,嘉庆帝对朱珪很是信任。

而朱珪也因为高尚的品行和清廉的作风,一次次的加官进爵。他先是担任内阁学士,礼部侍郎。1794年以后,又担任两广总督、太子太保、太子太傅等重要官职。如果说朝堂中有谁能够与和珅一较高下的话,朱珪可以算一个。

在嘉庆皇帝的运作之下。乾隆皇帝决定将远在两广的朱珪调回京师,担任大学士。在乾隆皇帝下旨的那一天,嘉庆无比开心,自己的“强援”终于要回京了!

于是他给朱珪写了一些信件,并做了几首诗。信件的内容无非是描述一下朝堂局势,表露一下嘉庆皇帝此时的处境(实习皇帝,没有心腹等)。不幸的是,嘉庆帝所写的这些书信内容却被和珅知道了。

于是和珅直接向太上皇乾隆“告状”:英国人在浙江、广东沿海肆虐,频繁抢掠百姓财物,但是作为两广总督的朱珪却是不闻不问,任由英国人在中国地盘上耀武扬威。

嘉庆处死和珅(嘉庆皇帝急着赐死了和珅)(5)

▲和珅

随后和珅又将嘉庆写给朱珪的信,告知了乾隆。乾隆闻听此事后龙颜大怒,不但取消了朱珪回京升任大学士的决定,而且还撤掉了他两广总督的职务,直接调任安徽巡抚,把朱珪的官职一降再降。

嘉庆表面上没有什么表示,但内心的杀意却是滔天!在他看来,这就是和珅在向自己示威。自己的皇位能不能够保得住全在于和珅的一念之间,关键的是,因为和珅的告密他的老师朱珪也受到了连累。

在随后的数年时间里,嘉庆皇帝一再忍让,处处低调。终于,他等来了乾隆皇帝的驾崩。乾隆帝死后,嘉庆当即命令和珅放下手中所有政务前去处理乾隆皇帝的丧事。

后来证明,嘉庆的这手“调虎离山”,非常老道!此外嘉庆又命人连夜命人入宫,商讨“除和大事”。在大臣们的帮助下,嘉庆皇帝很快就在朝堂中培植了一大批心腹。短短数日,他便拥有了与和珅相抗衡的资本。

嘉庆处死和珅(嘉庆皇帝急着赐死了和珅)(6)

▲嘉庆

随后在一次朝会上,嘉庆皇帝指责和珅所统领的军机处办事不力。紧接着,朝堂诸公纷纷出列弹劾和珅,从这一天开始,朝廷的风向变了,和珅被捉拿下狱。

之后嘉庆皇帝罗列出了和珅的20宗罪,按照清朝律法,应当凌迟处死。但嘉庆皇帝却给了和珅一个比较体面的死法,他赐下了三尺白绫,让和珅悬梁自尽。

在乾隆皇帝死后的第15天,一代权臣,世纪大贪——和珅奉旨自尽!而嘉庆皇帝也终于不用再看和珅的脸色行事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