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双全是最大的收获(想要儿女双全也是人之常情)

 女儿放学回来跟我说:妈妈,你知道吗?我们班有一个老师昨天和今天都没有来学校给我们上课,是别的老师帮忙代课的,听同学们说,我们老师去医院生孩子了,之前已经生过三个孩子了,这是第四胎了。听同学说前面三个都是女儿,所以才会生第四个孩子。

 女儿接着跟我说:妈妈,你们大人不是经常说,现在的社会不管是生儿子还是生女儿都是一样的吗?为什么我们老师还要生这么多呢?

 我问她们这个老师是男老师还是女老师?女儿说:之前是个女老师,现在是个男老师,现在是男老师两天没来上课,我们班同学都说老师的老婆去医院生孩子,他去医院陪老婆生孩子去了。同学们都很好奇老师的第四个孩子是儿子还是女儿,可惜还没能知道结果。

 我跟女儿说:老师也是人,也跟普通人一样,想要儿女双全很正常。最起码,你们的老师每次怀孕都生下来了,不像有的人检查出来是女儿就打掉了,就冲这一点,就证明你们老师是爱孩子的,生的三个女儿都在跟前,没有打掉或者生下来送人。

 女儿不解地说:妈妈,我的意思是老师读了这么多书,应该跟农村里没有读多少书的人是不一样的,经常听农村的老人说一定要生个儿子,从来没有听老师说要生个儿子的,而且我们老师当中,一般只生两个孩子,有的老师只生一个女儿也没有再生二胎的,所以觉得这个老师生四个孩子觉得好震惊。不止我一个人,我们全班同学都被惊到了,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我跟女儿说:不要觉得大惊小怪的,现在国家都开放三胎政策了,鼓励大家多生孩子,只要家庭条件允许多要几个孩子也热闹。你们老师只要家里有老人帮忙带孩子,他们两夫妻自己有稳定工作,养几个孩子还是不费力的,想要儿女双全也是人之常情。你们老师是光明正大的生孩子,不像有的人,嘴上说着儿子女儿都一样,实际上背后不知道打掉多少个了,所以不要对你们老师有什么看法,这种想要儿女双全的心是可以理解的!

 说真的,女儿的老师这种做法不知道比有些人强多少倍了,有些人表面是生了一儿一女,其实怀孕不知道多少次,打掉的孩子都有好几个,只不过是没往外说罢了,人家只看到他们表面上生了一儿一女,还在外面到处说是命好,还说从来没有检查过男女,生男生女都一样!其实知情的人都知道他们的事情,就默默地看着他们表演,反正与自己无关,又没有利益冲突,为什么一定要戳穿别人呢?

 生了女儿想生儿子,生了儿子想生女儿,这种期待是正常的,为什么好多人不敢说出来呢?如果前面生的是儿子,说想要个女儿,好像大家还能接受一点,认为这是正常的想法。如果前面生的是女儿,说想要生个儿子,貌似大家就不能接受了,还不停地指责说这种人就是严重的重男轻女!现在社会生男生女都一样,为什么一定得生个儿子不可!

 这不就是双标吗?为什么生了儿子再接着生就是正常的,生了女儿再接着生好像就不正常了?

 我们小区有个老人经常跟好多年轻人念叨:有句古话说得好:有儿无女半世孤,有女无女半世孤,有儿有女才是圆满的人生!她经常劝年轻人要趁着年轻尽快生孩子,有儿子的就赶紧生个女儿,有女儿的就赶紧生个儿子,不能只生一个,古话流传这么久是有一定道理的!现在年轻的时候不生,只图自己两个人轻松,负担轻,年龄大了,条件好了,想生也生不出来就迟了。

 很多人之所以想要儿女双全,很多时候还是为了将来考虑,两个男孩子的话家里负担太重,买车买房彩礼是一笔很大的开支;两个女孩子的话最后又会远离父母,女儿嫁得好女婿也好,父母到老年才能有点温暖,很多外嫁女在婆家是不能当家做主的,就连平时逢年过节回娘家买点东西都要看婆家人的脸色;独生子女的话未来的压力也挺大的,父母老了,独生子女得工作,如果一个人生病住院了,一个孩子的就忙不过来了。所以一男一女最好,将来男的可以成家立业,按传统的来说就是可以传宗接代,给家里留下根,女孩的话可以嫁出去,家里父母需要的时候还可以回来家里看看,将来照顾老人的压力也能跟男孩子一起分担。

照顾老人的方面,儿子和女儿不一样,儿子可以在大事上照顾父母,在家里也能扛事,在农村,有些没有儿子的家庭,村里人都不愿意理他们。但是真正能够在小事上让父母舒适的还得是女儿,所以女儿对一个家庭来说是很重要的,儿子嘛,在血脉的传承方面也是无可取代的,毕竟很多人的观念还是比较传统的。认为儿子生的孩子才是自己的血脉,女儿生的是外姓人,就算是家里只有一个女儿的家庭招个上门女婿来,生的孩子跟自己家姓,心里还是不得劲的,村里人都看不起的。

 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想要儿女双全是可以理解的,也可以光明正大地说出来,没有什么好遮掩的,希望孩子的老师第四胎能够如愿生个儿子,圆了儿女双全的梦,也希望所有做父母的都能够儿女双全,家庭幸福!

儿女双全是最大的收获(想要儿女双全也是人之常情)(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