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过敏源(夏秋季过敏源竟然是它)

春季是花粉所导致的过敏性疾病高发季,但生活中致敏花粉种类繁多,夏秋季仍会出现这类过敏性疾病,导致人体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受累引起相应症状,让部分致敏人群防不胜防。

立秋刚过,天气凉爽,大家户外活动也随之多了起来。但过敏的患者也逐渐多了起来。近日顺义妇儿医院过敏反应科就接诊了不少因花粉过敏的患者,主要表现为:鼻痒、眼痒、咽痒、耳道痒、连续打喷嚏、大量清水样鼻涕以及鼻塞、皮肤瘙痒等。有一部分患者甚至出现了喘息、胸闷、气短。其实这些主要是夏秋季杂草花粉惹的祸,下面顺义妇儿医院过敏反应科孙雪梅医生给大家介绍这些容易引发夏秋季过敏常见的杂草花粉。

夏秋季杂草花粉集中在8—9月份,通常从8月初立秋开始出现,浓度逐渐升高,一直持续至10月国庆节后花粉浓度下降至完全消失。常见的夏秋季花粉包括蒿属花粉、葎草、藜、苍耳、地肤、豚草花粉等。它们的发作特点是:过敏症状的发作与植物的花期相吻合,每年均在相对固定的时期发作;同时具有明显的地区性特征,患者通常仅在致敏花粉飘散的地区发病,移居无花粉飘散地区症状则可很快缓解。医生提醒,花粉浓度与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因此了解致敏花粉的种类和花粉播散时间,可以选择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从而减轻患者的过敏症状。

蒿属花粉,蒿草是一种植物,别名艾蒿,全株黄绿色,有臭气。头状花序极多数,球形,直径1.5—2mm。花期7月—10月,9月下旬为盛花期。如下图:

秋冬过敏源(夏秋季过敏源竟然是它)(1)

葎草,别名拉拉秧,茎、枝、叶柄具倒钩刺。雄花成圆锥状花序,有多数淡黄色小花,雌花有白毛刺和黄色腺点的苞片。花期7月—8月,如下图:

秋冬过敏源(夏秋季过敏源竟然是它)(2)

地肤,别名地麦、扫帚苗,株丛紧密,分枝多而细,具短柔毛,穗状花序,开红褐色小花,花极小,花期6月—9月,如下图:

秋冬过敏源(夏秋季过敏源竟然是它)(3)

矮豚草,茎直立,上部有圆锥状分枝,有棱,有疏生密糙毛,花冠淡黄色,长2mm,花期8月—9月,如下图:

秋冬过敏源(夏秋季过敏源竟然是它)(4)

这些花粉主要会引起引起哪些疾病呢?

1.引起过敏性鼻炎,主要变现鼻塞、流清涕、打喷嚏、鼻痒、外耳道痒等。

2.引起气管哮喘,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咳嗽和喘息。

3.引起过敏性结膜炎,表现眼痒、结膜充血,眼睛红红的像只小兔子。

4.皮肤的过敏症状,主要表现为面部和四肢等暴露部位的皮肤瘙痒和皮疹等。

大家现在认识了这些夏秋季杂草,那我们继续来了解下怎么回避这些花粉。

1.做好防护措施,花粉过敏患者出门前最好了解花粉浓度,花粉浓度高的日子应尽量减少外出,更不要到花草多的公园或野外。在户外活动时,大家应戴上口罩和封闭式眼镜。

2.不要在室外长时间逗留,白天尽可能减少外出,尤其是每天花粉浓度高的时间。要做户外活动及各种运动项目时,尽可能选在花粉浓度最低的时候,比如清晨、晚上,或是一场阵雨后。

3.关紧门窗,遇干热或大风的天气,最好关闭门窗。开窗时可挂湿窗帘,以阻挡或减少花粉侵入,避免花粉过敏。开车时也应尽量关窗行驶。

4.勿在室外晾衣,进门及时更换外衣。尽可能在屋内晾干衣服,不要在室外晾衣服,否则衣服、被单、床单等容易沾染花粉。如果你在花粉浓度很高的时候外出,回来后记得换上干净的衣服。

5.日常洗鼻工作一定要坚持,从室外回到室内尽可能清洗颜面、眼睛、鼻腔等,减少花粉的吸入。

立秋节气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北方地区“夏秋季花粉症”的高发。今年夏季气温高、雨水多,植物生长茂盛,预计花粉症患者较去年同期会增加。孙医生提醒,该病持续时间长,若患者病情发作或症状严重,要及早到医院就诊。

供稿:过敏反应科 孙雪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