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邕江刀鱼(刀鱼包头鱼)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谢春晖 实习生 曾逸澜 李昂 通讯员 章建峰

经历了一年一度的禁渔期后,7月1日零点,钱塘江开渔(开渔第一天的更多详情可以戳这里:钱塘江流域禁渔期结束,杭州人爱吃的它们今晨重回餐桌!快去杨公农贸市场买点尝尝)。

到今天(7月19日)已经快20天了。

高温之下,钱塘江上渔收获怎么样?

7月19日清早6点,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跟着钱塘区头格社区渔民邵云峰邵海峰兄弟两一起到钱塘江上体验高温下的捕鱼。

当天的早潮时间是早上5点20分左右。

潮头一过,邵云峰和邵海峰的渔船就出发了。

作为钱塘区下沙区块最后一批渔民,邵家两兄弟捕鱼30多年。

从钱塘区下沙街道猪头角坝附近的租船码头出发,迎着朝阳,我们的船朝着下沙大桥南岸附近的捕捞区域进发。

百科邕江刀鱼(刀鱼包头鱼)(1)

小时记者上船,出发!

这两天的雷阵雨后,江边迎来了近期难得的凉爽。

“等会太阳起来就很热了。”渔老大邵云峰说。

6点40分,渔船抵达捕捞区域。

“潮尾还没过去,还在涨潮,水流速度很快。”邵云峰指着看似平静的江面告诉记者,要等着江水几乎平静才能下网。

7点,日头已经老高。船头朝东南,船尾朝西北地停着。正在升起的太阳,直射在船上。我们几个人的脸被晒得火辣辣,全身开始直冒汗。

百科邕江刀鱼(刀鱼包头鱼)(2)

百科邕江刀鱼(刀鱼包头鱼)(3)

百科邕江刀鱼(刀鱼包头鱼)(4)

百科邕江刀鱼(刀鱼包头鱼)(5)

百科邕江刀鱼(刀鱼包头鱼)(6)

江面上的气温很快接近30度。

“这两天下过雨,算是比较凉快的了,有时候早上一出来温度就能达到35度以上。”

7点20分左右,渔船从南向北开出,横着江开始慢慢下网。

百科邕江刀鱼(刀鱼包头鱼)(7)

百科邕江刀鱼(刀鱼包头鱼)(8)

百科邕江刀鱼(刀鱼包头鱼)(9)

江面上的风不算大,远处还有些雾蒙蒙的。每下三张网就要扔一次浮标,一张网约有150米长,渔船会大约向前驶出450米的距离。

邵云峰告诉记者,最近属于钱塘江大潮汛,鱼不太多。“这个季节最好的鱼就是刀鱼和包头鱼,不过洄游产卵的刀鱼已经基本结束了产卵期,鱼量正在减少。”

八点十分左右,开始起网。

百科邕江刀鱼(刀鱼包头鱼)(10)

百科邕江刀鱼(刀鱼包头鱼)(11)

记者既紧张又激动,不知道这一网能网住多少江鲜,能给邵家兄弟带来多少收成?

“有刀鱼!”

百科邕江刀鱼(刀鱼包头鱼)(12)

百科邕江刀鱼(刀鱼包头鱼)(13)

上午9点多,渔网已经收快过半了。

整张大网由近30张小网组成,每3张小网会设置一个浮标。大网合起来大概有个两公里多长。

“今天鱼不多,网收收很快,现在已经快一半了,要是鱼多的时候,一张大网要收个3个多小时。”邵云峰说。

兄弟两人合力从江中拉网,一边拉,一边检查网上的鱼,“有鱼就要及时取下来,然后大致分一下类。”

今天第一网捕上来的鱼以刀鱼为主,还有鲈鱼和鲫鱼等。

刀鱼大小不一,最长的二三十厘米左右,邵云峰说这算中等大小。

百科邕江刀鱼(刀鱼包头鱼)(14)

江面突然飘起了雨。

较密集的雨点打了下来,兄弟俩的手没有停,不停拉着网。

哥哥邵海峰的后背已经完全湿了。

百科邕江刀鱼(刀鱼包头鱼)(15)

“下雨早就习惯了,雨大点没关系,在江上捕鱼最怕的就是风,特别是夏天,午后或者晚上的阵雨伴随着大风、闪电,那才可怕。”邵云峰说。

上午9点40多分,随着小网被陆续拉起,越来越多的江鲜上来了。当天第一条包头鱼也来了。

邵氏兄弟淡定地说,“也就七八斤重吧。”

百科邕江刀鱼(刀鱼包头鱼)(16)

百科邕江刀鱼(刀鱼包头鱼)(17)

百科邕江刀鱼(刀鱼包头鱼)(18)

小时新闻记者体验拉网

百科邕江刀鱼(刀鱼包头鱼)(19)

小时新闻记者体验拉网

百科邕江刀鱼(刀鱼包头鱼)(20)

包头鱼

百科邕江刀鱼(刀鱼包头鱼)(21)

银灿灿的刀鱼。

在小时新闻记者看来,目前的鱼获已经很多了。但在邵氏兄弟的眼里,是近期比较少的一次。

“前段时间有天晚上,一网下去,包头鱼都有个上百斤呢。”他们说,跟潮汛还是有关系的。

更多详情等待前方记者更新。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