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职工营私舞弊的情形(员工营私舞弊企业如何证明)

问: 员工营私舞弊,企业如何证明?,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企业职工营私舞弊的情形?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企业职工营私舞弊的情形(员工营私舞弊企业如何证明)

企业职工营私舞弊的情形

问:

员工营私舞弊,企业如何证明?

答:

企业要证明员工营私舞弊,应当拥有下列证据:

员工有营私舞弊的行为;

有重大损害;

员工的营私舞弊的行为与用人单位的经 济损失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企业须注意:

员工营私舞弊,用人单位可以立即解除 劳动合同,但要对员工营私舞弊的事实负有举证责任,并且要证明员工的营私舞弊行为给其造成了重大损害。

对于什么是“营私舞弊”,企业必须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明确责任,厘定标准。

界定“营私舞弊”可参照刑法的规定。其原则有两点:

主观上是“故意”,即故意为谋私利,不遵守或不履行自己的职责;

目的是图私利。即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使用人单位有形财产、无形财产遭受重大损害。

对“重大损害”的认定,企业须注意:

对“重大损害”的认定权,法律首先给 了企业,企业可以在规章制度中就何为“重大损害”作出规定。

发生争议时,可以通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规章规定的重大损害进行认定。

对“最大损害”判断的基本原则是:对企业的生存或日常运营造成重大的损害。对于损害程度要个案分析,主要从经济损失、客户关系及影响、企业形象等方面来具体分析。

参考法规:

《劳动合同法》第4条、第39条第3项

操作提示:

以员工营私舞弊作为解除合同的理由,应注意以下几点:

应以规章制度作为依据。用人单位在员工手册或者规章制度中对何种行为属于“营私舞弊”行为一定要作明确定义并作具体列举,这种定义及列举同时还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符合人之常情。

规章制度制定完毕后,要使其发生法律效力,必须走民主程序,即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让员工参与讨论、与工会或者员工代表协商、向员工公示等。

要保有证明员工严重违纪的证据。法官裁判案件,有一个基本的审判原则,即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里的“事实”是法律事实,即指法律能够认可的事实,通常是有证据证明的事实。在实践中,企业负责人通常对犯错员工进行口头批评和处罚,而没有留下员工本人提供的证据,而这些处罚证据在仲裁或法院庭审中,是有瑕疵的证据,很显然,劳动者可以主张那是单位单方面临时制作的证据。因此,我们建议,一旦发生劳动者“犯错”的事实以后,一定要让劳动者写下书面说明,并说明此举给公司造成的损害和对应的处罚措施,并由劳动者本人签字确认。

你所看到的,也许正是朋友所需要的

你的一次转发、可能会帮助许多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