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拜神地方(潮汕人拜神专用的)

很多潮汕地区的朋友看到“潮汕人爱潮汕”发表了许多有关于潮汕人拜神的文章,他们纷纷留言咨询相关内容。咨询得最多的内容是有关拜神的银财与用品。关于拜神的银材,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专门分析过(如《潮汕拜神专用纸料,你知道了多少?(附实图,让你一目了然)》)。我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分析一下潮汕人拜神专用的“三牲”与“五牲”到底是什么。

潮汕拜神地方(潮汕人拜神专用的)(1)

五牲

潮汕人拜神用品主要有五类:水果类、斋菜类、荤类、粿品类、烟茶酒等。而平时提到的“三牲”与“五牲”就是指三样或五样荤类供品。

三牲,亦称太牢,是古代祭祀用的供品日常供品中的三牲包括三大类:大三牲、中三牲、小三牲。其中大三牲和中三牲都是指带头的动物类,小三牲指没有带头的肉类、蛋类、鱼类。具体包括:

潮汕拜神地方(潮汕人拜神专用的)(2)

大三牲

大三牲:猪、牛、羊等,但必须带头。最常见的是生(指没有煮熟的)猪、生牛、生羊,还有就是烤全猪、烤全牛、烤全羊。有的时候怕浪费,人们便用猪头、牛头、羊头作为大三牲。

潮汕拜神地方(潮汕人拜神专用的)(3)

五牲

中三牲:鸡、鸭、鹅、兔、鱼等动物,但必须带头。这也是人们所说的全鸡、全鸭、全鹅、全兔、全鱼等。

潮汕拜神地方(潮汕人拜神专用的)(4)

小三牲

小三牲:没有带头的肉类(如猪肉中的整块五花肉)、鱼类以及蛋类,有的带头的小动物、鱼类也列入小三牲系列。另外,肉类、鱼类制品也是小三牲。如腊肠、鱿鱼干、肉制品。

祭祀是华夏礼典的一部分,是儒家礼仪中主要部分,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只、人神。天神称祀,地只称祭,宗庙称享。

在一般情况下,拜神时很少用到大三牲,只有在祭祖、祀天神才用到。如宗族祭祖、乡里集体祀神等大型的活动。中三牲则用于在家祭拜自己家的祖宗及各类神明忌辰时的敬拜。小三牲则是平时或神明忌辰时的敬拜。

在现代,人们拜神时已经没有讲究到底是大三牲、中三牲、小三牲,而是用肉类、蛋肉、鱼类及其制品中的三种。例如使用肉卷或猪头加猪尾来代替全猪,甚至用素三牲代替传统三牲,抑或是用鱿鱼、猪肝、猪肚代替。

潮汕拜神地方(潮汕人拜神专用的)(5)

中三牲

五牲是最隆重的牲礼,主要是大祭祀时使用。例如祭拜玉皇大帝、三官大帝及其部属神等等神格较高的神明,或是大型的婚丧喜庆祭典和普渡才会使用到五牲。五牲上述东西中的五种。这是因为现在的人们对生活质量讲究多了,拜太多的肉类、蛋肉、鱼类及其制品会吃不完,太浪费了。所以,不论是三牲、五牲都是用一些肉类及其制品代替,很少用到整只动物(有时连鸡、鸭、鹅、兔、鱼都用其中一部分代替)。

潮汕拜神地方(潮汕人拜神专用的)(6)

拜神常用动物类

不论是三牲还是五牲,一般情况都要煮熟后才能拜。如果是生的,一定要贴上红纸(鱼类的要贴在鱼的眼睛上)。但有的神明却要拜生的,如是用来拜虎爷就一定要拜生的三牲。

至于三牲如何摆放呢?

依照传统习俗,三牲中的猪为中牲,其他两个牲礼则为旁牲。故在摆放三牲时(角度以面对神明为主),应将猪肉放置于正中央,鸡放置于左侧,且鸡头要朝前,而鱼则放置于右侧,并使鱼尾朝前。具体如下图:

潮汕拜神地方(潮汕人拜神专用的)(7)

本文由“潮汕人爱潮汕”在今日头条原创

特别提醒:有部分神明不喜欢荤类供品,所以不能拜三牲和五牲。如拜观音菩萨就只能用斋类供品。

以上就是我们平时拜神时用到的三牲、五牲及要注意的内容。

看到这些拜神用的荤类物品,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后语】如果大家喜欢更多关于潮汕的内容,别忘了常来今日头条看看“潮汕人爱潮汕”或搜索微信公众号“潮汕人爱潮汕2”。我的口号是:品尝潮汕美食,欣赏潮汕美景,了解潮汕风俗,领略潮汕文化。让潮汕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

#潮汕##我要上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