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三十而立(拼图解论语圣贤论)

孔子曰三十而立(拼图解论语圣贤论)(1)

游梦僧之《拼图解论语》

《论语》原【第08泰伯篇第07则】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杨伯峻译文】曾子说:“有志者不可以不培养坚强的意志,因为责任重大而且道路遥远。以实现全人类和平友爱为自己的责任,这样的责任不是很重大吗?为理想奋斗终身,这样的道路不是很遥远吗?”

【钱穆译文】曾子说:“一个士,不可不弘大而强毅,因他担负重而道路远。把全人羣的大道来做自己的担负,不重吗?这个担子须到死纔放下,不远吗?”

【李泽厚译文】曾子说:“知识分子不可以不弘大而刚毅,因为责任重大,路途遥远。将仁作为自己的责任,这不是责任重大吗?到死才能终止,这不是中途遥远吗?”

【注】三大家基本情况:杨伯峻——代表老式的考据,更多文言文解释的传统视角;钱穆——代表台湾最高水平,更多历史学家和宋明理学的视角;李泽厚——代表大陆最高水平,更多哲学家和五四西学的视角。

【游梦僧直译】曾子说:“品德好的人不可以不(胸襟)广阔(且意志)坚韧,(因为)任重且道远。把行仁当作自己的责任,(责任)不是非常的重大吗?死了之后(才会)停止(行仁),(路途)不是非常的遥远吗?”

【游梦僧意译】曾子说:“品德好的人不可以不胸襟广阔且意志坚韧,因为任重且道远。把行仁当作自己的责任,责任不是非常的重大吗?死了之后才会停止行仁,路途不是非常的遥远吗?”

【详解】前面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和“当仁不让于师”,即仁人生死无我,唯仁是从,遇仁不退让于众人。曾子听后不禁感叹为仁之士责任重大而“不可以不弘毅”。

曾子,(前505年-前435年),即曾参。姒姓,曾氏,名参,字子舆,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平邑,一说山东嘉祥)人。春秋末年思想家,儒家大家,孔子晚年弟子之一,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夏禹后代。

曾参其父名曾点,字皙,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两父子同拜孔子为师。(扩展:颜路和颜渊也是同拜于孔子门下的父子俩。)

士,对品德好、有学识、有技艺的人的美称。《论语》里的“士”最偏重于“品德好的人”。“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以,助词。加在句中,表示语气的舒缓或调整节奏,无义。《诗经·邶风·柏舟》:“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这个“以”字,需要特别注意的。大家把“不可以不”解读为“不可以不”,是因为“可”是“可以”且“以”刚好是没有意义的。即古文的“可以”不能等同于白话文的“可以”。

本僧解读《论语》,力求精确,所以这里特别提醒“以”字的解读,以期读者在读本僧所写的文章中提升古文阅读的能力。

弘,胸襟广阔。《尔雅·释诂》:弘,大也。疏:弘者,含容之大也。《周易·坤卦》彖:含弘光大。所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毅,意志坚韧。如“毅力”。

弘毅,胸襟广阔,意志坚韧。南宋·朱熹·《论语集注》:弘,宽广也。毅,强忍也。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无以致其远。

任重而道远,责任重大且中途遥远。这句不作任何解读,现在的人都能明白,所以,最终译读的时候,不作解读而直用

正因为“任重而道远”,所以“士不可以不弘毅”;那为什么说“任重而道远”呢?接下来的两句话就说明了理由:说“任重”是因为“仁以为己任”;说“道远”是因为“死而后已”。

仁以为己任,以仁作为自己的责任。

不亦,副词,表示委婉的反问,通常句后跟“乎”字,以反问表达程度之深之重。表示“非常,极度”之意。

不亦重乎,(责任)不是非常的重大吗?

死而后已,死,死亡;而,连词,表示前后动作的同时发生;后,之后;已,停止。死而后已,死了之后(才会)停止。与“至死方休”近义。汉·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不亦远乎,(路途)不是非常的遥远吗?

胸襟不广阔,时时事事都计较于个人的得失,又怎么能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呢?意志不坚韧,遇事则怕,临危则退,又如何行仁至死而后已呢?是故,“士不可以不弘毅”也!

孔子前面所说的“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和“当仁不让于师”,不正是“仁以为己任”和“死而后已”的不同说法吗!

仁人生死无我,唯仁是从,遇仁必为,所以其“任重而道远”,非“弘与毅”者所不能为也。

这就是为什么听到孔子说了仁者的行为准则后,曾子作这样的感叹。

前有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和“当仁不让于师”;后有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把仁者说得如此的“猛鬼”,由引引出了孔门语言科“状元”宰我的千古怪问。

宰我的千古怪问,问的是什么呢?请继续关注游梦僧之《拼图解论语》,给你拼出一幅波澜壮阔的《论语》全景图,谢谢!

【第08泰伯篇第07则原文】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游梦僧直译】曾子说:“品德好的人不可以不(胸襟)广阔(且意志)坚韧,(因为)任重且道远。把行仁当作自己的责任,(责任)不是非常的重大吗?死了之后(才会)停止(行仁),(路途)不是非常的遥远吗?”

【游梦僧意译】曾子说:“品德好的人不可以不胸襟广阔且意志坚韧,因为任重且道远。把行仁当作自己的责任,责任不是非常的重大吗?死了之后才会停止行仁,路途不是非常的遥远吗?”

版权所有,请尊重之!

《拼图解论语》同版块文章:

《拼图解论语》圣贤论“六言六蔽”01-立论(更新版)

《拼图解论语》圣贤论“六言六蔽”02-损有馀而补不足

《拼图解论语》圣贤论“六言六蔽”03-破解“有马十乘”

《拼图解论语》圣贤论“六言六蔽”04-你所错认的“惠”

《拼图解论语》圣贤论“六言六蔽”04(续)-子产之贤

《拼图解论语》圣贤论“六言六蔽”05-管仲秒杀召忽

《拼图解论语》圣贤论“六言六蔽”06-破解“被发左衽”

《拼图解论语》圣贤论“六言六蔽”07-生死无我唯仁是从

《拼图解论语》圣贤论“六言六蔽”08-当仁不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