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教学课堂(多样化教学教得轻松)

—基数和序数的认识以及位置关系教学纪实

南召县石门乡竹园村小学校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学生通过自己身边的观察,参与身边的活动,才能进一步去理解“基数”“序数”,并加以运用。 “基数”与“序数”的理解,贯穿于解决问题之中,通过问题的解决,逐步理解和感悟。

在教学基数与序数时,学生往往对概念产生混淆,分不清哪里该用基数,哪里该用序数,而“基数”与“序数”又是两个相对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对这两个概念的不理解,导致题目出错。通过怎样的手段,使一年级的学生充分感知、理解这两个概念,并正确解答这类题呢?我采用了室外教学,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去思考问题,并自己动手实践,去解决问题。

一、“先后”顺序,初步渗透

感知是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它反映的只是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外部 联系。

个性化教学课堂(多样化教学教得轻松)(1)

室外课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我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积极抢答。

个性化教学课堂(多样化教学教得轻松)(2)

在教学中,我会面对学生,让学生说谁是第一?谁是第二?谁的前面是谁?说的后边是谁等问题,通过直观的教学,让学生明白前后顺序。

二、 “快慢”顺序,直观渗透

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他们总是对周围熟悉的事物、现象感到 亲切、有趣。因此,形象直观的事物他们最容易接受, 也最乐意接受。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请学生说说“公共汽车、自行车、小汽车等交通工具行驶 的快慢”,让他们在情景感知中比“快慢”,直观渗透基数和序数的知识。

个性化教学课堂(多样化教学教得轻松)(3)

通过赛跑的先后顺序,使学生能够明白所出现的 1、2、3 就是表示第一、第二、第三就可以了,在教学中同时我又提问题学生谁的前面是谁?谁的前面有几个人等问题,把基数和序数以及位置关系顺便又捋了捋。 这样以感知为主,通过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例和亲身实践,初步渗透序数和基数这一知识。

  1. “左右”顺序,活动渗透

个性化教学课堂(多样化教学教得轻松)(4)

教学时,我让学生走到校园中间排列站好,引导学生说出哪边是左?哪边是右?从左边数谁排第一?从右边数谁排第一? 从左边数XXX小朋友排第几? 从右边数XXX小朋友排第几?等问题让学生们首先感知序数。

个性化教学课堂(多样化教学教得轻松)(5)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教材从儿童熟悉的生活实例中选取 了学生感兴趣的图例, 从中渗透基数和序数的知识。让学生通过观察、动口、 动手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多种感官充分感知,逐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四、及时反馈,练习渗透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 的。因此,这部分教学安排了以操作、实践为主的练习, 有机渗透基数和序数这一知识。这样, 紧扣教学目标,灵活处理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 既做到了一题多用, 一题多练,又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感知活动,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还让学生学的主动,学得愉快。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问题的策略。因此在教学中要抓住学生的特征,努力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思维的提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