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时期的一些名人(日本战国人物34小早川隆景)

前文为大家讲解了枪法高超又善于理政的前田利家,接下来咱们聊聊“丰臣五老”中另一位智勇兼备的能人小早川隆景。

小早川隆景妙玖夫人所生第三子,兄长毛利辉元、吉川元春,生于天文二年,父亲是“西国谋神”毛利元就。

父毛利元属大江系毛利氏,第一代是镰仓幕府创业的功臣大江广元的四男大江季光,季光初领相模国毛利庄,取毛利为苗字。后代避难前往中国(日本中国地区),在安艺国定居。而小早川氏是安艺国的本地豪族。

天文十三年(1544年)安艺小早川家分支竹原小早川当主兴景病死无嗣,由于其妻是毛利元就侄女,元就利用此机命隆景入嗣小早川家,实际掌握竹原小早川家。

天文十九年(1550年),小早川氏另一支族沼田小早川当主正平战死,其子繁平眼盲,其家臣都对繁平继承家业不满,元就出面提议由隆景娶正平之女之名入嗣沼田小早川,自此竹原沼田两小早川统一,从此濑户内海的控制权归于毛利家,并且得到伊予水军支援。

安艺豪强吉川氏和毛利氏数代姻亲,但是吉川兴经却在富田城下倒向尼子家,与大内和毛利交战,此事在战后引发了吉川家内部的分裂。在毛利元就的暗中策划下,由次子元春为吉川家养子和继承人,改名吉川元春。

这就是所谓的“两川体制”,由吉川和小早川两翼辅弼,拱卫毛利家。

弘治元年(1555年)九月,大内家权臣陶晴贤率二万大军攻打毛利,爆发著名的严岛之战。二十三日,陶晴贤登陆严岛并包围宫之尾城。元就得悉后,立即派出援军,同时命隆景说服伊予水军头领村上武吉出兵援助,元就与吉川元春于严岛东岸登陆,隆景则在同日于西岸率别动队攻打,形成东、西两面夹击奇袭陶晴贤,大内军顿时崩溃,陶晴贤逃至大江浦,岸边没有一艘船的影子,而追兵已至。面对一望无际的大海,眼见归路已断,晴贤自刃,终年三十五岁。

日本战国时期的一些名人(日本战国人物34小早川隆景)(1)

永禄四年(1561年),自尼子晴久去世后劲敌尼子家势力大幅衰退,毛利元就开始部署九州攻略。隆景随军出兵突袭丰前门司城。因此时毛利和大友氏为盟友关系,所以大友并没有准备,重镇门司城被隆景攻克。隆景此战得到元就及元春的赞许,毛利氏也开始染指九州。而此时兄长毛利隆元突然去世,隆元应是赴宴时被亲尼子系毒死或刺杀。隆景迅速和大友氏议和退兵回国。失去优秀继承人的元就愤怒下发令攻打尼子坚城月山富田城,隆景率兵辅助侄子毛利辉元包围富田城,城破尼子氏灭亡。

永禄十二年(1569年)夏,元就率兵攻打筑前立花城,正当战事顺利时,大友义镇派兵和大内、尼子的残部集结攻打山阴各国,元就不顾隆景、元春反对,坚持回军救援。此时年迈的元就可能想将家族安稳放在首位而非扩张了。隆景只好接受父命,并负责殿后工作。自此以后毛利家再也没能攻入丰后了。

山中幸盛等于京都拥立还俗的尼子胜久为主,在羽柴秀吉的支持下,尼子家再兴了。辉元、元春、隆景合兵攻打尼子家,而此时因四面受敌信长下令秀吉撤军,尼子家在没有秀吉军的支援下再此灭亡。

此时元就生命也走到了尽头,在吉田郡山城病逝,享年七十四岁,法名洞春寺殿日赖洞春大居士。元就临死前召隆景及元春到身前,嘱咐到“汝等虽入嗣他家,但凡事必先以毛利为重,汝兄(毛利隆元)早死,汝等必要辅助幸鹤丸(毛利辉元),不可忘记三矢之约”。

解决完包围网的信长派秀吉重回播磨对付毛利家,面对已逼近备中的织田军,隆景于天正九年十一月在三原城邀宴备中的七名城主,席间隆景表示若为保命可尽管投降织田家,毛利方绝不为难。其中清水宗治率先反对,声称绝对不违背与毛利家的盟约,并有必死的觉悟,寄望隆景能率毛利军走向最后胜利,这一席话使隆景十分感动赠宗治一把用来切腹的刀,并承诺保护清水宗治的遗孤。   

清水宗治乃是毛利家在备中方面的首席猛将,个性诚笃且英勇善战,所以秀吉希望以备中一国的巨利诱他来降,但是任凭黑田如水如何利诱仍被宗治严词拒绝,之后秀吉亲自写信并附上信长亲笔的备中赏赐状也被宗治以忠义之言退回。   

天正十年三月,秀吉大军直逼孤立的备中高松城。 秀吉采军师黑田之策在梅雨时节对城西边有足守川流过、地势又低洼的高松城进行水攻然后长期包围。   

六月二日,信长在本能寺为明智光秀所害,秀吉把山阴道、山阳道完全封锁以防消息走漏,并以要求割让备中、美作、伯耆三国和清水宗治切腹为和议条件,这使小早川隆景十分难做,如今的条件虽然让毛利家多保存一国但却必须牺牲掉清水宗治,于是在当主毛利辉元授意下由外交僧安国寺恵琼撑船入高松城向清水宗治转达这项和议并希冀取得他的谅解。六月四日,清水宗治坦然切腹,由高市之允代为介错享年四十六岁。

秀吉在此突变的情况下还能冷静处理,封锁消息利用谈判除掉敌军大将,并火速回军成功讨伐明智光秀,能成为天下人绝非偶然。

毛利军不久也收到了本能寺之变的消息,吉川元春提议趁机追击秀吉军将其击败。而隆景却提出反对,最后采纳了隆景的意见毛利军并未追击。也正因此秀吉一直很感激,此后对隆景和毛利家都很好。

天正十年(1582年)隆景移居新筑成的三原城,以加强对濑户内海的控制。天正十三年,秀吉转攻四国霸主长宗我部元亲,隆景率兵响应,同年七月,元亲投降,秀吉论功封伊予三十五万石给隆景。天正十五年(1587年),秀吉开始九州攻略,隆景再次同行;战后,秀吉决意封隆景筑前一国,另加筑后、肥前两郡合共三十万七千三百石,坐拥博多港,据守对马海峡的要冲,可见秀吉对隆景的重视。

文禄元年(1592年),秀吉出兵朝鲜,作为九州大名的隆景也奉命出战;于碧蹄馆之战率领三万六千余人围攻明军三千人,后李如松和副将杨元先先后率骑兵两千前来救援,从日军侧翼发起猛攻,经过昼夜激战,虽人数上数倍于明军,但明军士气旺盛武器先进,恐明军大部队来援,隆景下令退军。遥想当年明将李如松神威凛凛以少胜多大败日军气焰使作者心向往之。此战明日两方都宣称是自己的胜仗。丰臣秀吉极力赞赏了隆景,其成为五大老之一参与中央政治规划。文禄四年(1595年)十一月,秀吉要毛利家收秀秋为养子,隆景为保护毛利家,自己收秀秋为养子继承小早川家。即后来的“关原战神”小早川秀秋。

庆长二年(1597年)六月十二日,一生智睿的隆景于三原城病逝,享年六十五岁,葬于小早川氏寺米山寺。

日本战国时代弱肉强食,父子,兄弟互相残杀的时代,当权者稍有放松,便立刻会引来大祸。而元春、隆景却能贯彻始终的守护毛利家实为难得。

据说一日黑田如水问道:“我以感觉判断事物,因此经常会出现错误。而小早川殿下的判断却没有丝毫偏差,有什么秘诀吗?”小早川隆景说道:“我没有您那样敏锐的判断力,因此只能不断地考虑考虑再考虑,最后得出结论。因为黑田大人的头脑优秀,因此可以快速做出判断。但也会因为情报的误差而导致出现偏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