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半农小女儿(刘半农她)

1920年,刘半农到欧洲留学,和家人分隔两地,看着妻子寄来的信件,他很安慰,想要向朋友介绍贤惠的妻子,一时竟然找不到适合的字来形容。

在英语中,男和女有区别;在汉字里,却只有男性的“他”,就连翻译都采用“那女的”,对人很不尊重。

刘半农再三琢磨,最终创造出“她”来代指女性,原本是好心,却因这个字引起风波,甚至被骂好几年,这是为何?

刘半农小女儿(刘半农她)(1)

兜兜转转还是她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上,刘半农和母亲去寺庙祈福,刚好遇上朱夫人带着她的女儿。

看到朱夫人的大女儿朱慧后,刘半农一见倾心,朱夫人也对他很满意。

可刘半农的父亲却觉得朱慧大儿子三岁,以不相配为由,拒绝了这门亲事。

朱夫人不愿意错失刘半农这样一个天资聪颖的女婿,提出把次女许配给他。

可订婚后没多久,这桩婚姻再起波澜,最终还是由长女嫁给刘半农。

有一次,两人在外面散步,刘半农看到朱慧裙摆下穿着鞋子的小脚,觉得裹脚对女性来说太痛苦,决定帮助朱慧。

回家后,他央求母亲劝劝朱夫人,不要再给朱慧缠足,三寸金莲对身体不好。

从小就提倡妇女解放的刘半农也因为这次经历,为创造“她”字埋下伏笔。

1910年,为了给母亲冲喜,19岁的刘半农和朱慧结婚,有情人终成眷属。

他在文学革命上有独特的见解,多次发表文章都引起大家的关注,也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

在蔡元培的帮助和支持下,刘半农到欧洲留学,人生地不熟的他,也曾有过迷茫和失落。

刘半农小女儿(刘半农她)(2)

是妻子朱慧一直给予他极大的精神支持,让他度过那段难熬的时光。

两人经常书信来往,分享生活中遇到的趣事。

渐渐地,他发现无法用一个单字来介绍贤惠的妻子。

在中国的文言文中,第三人称代词多用“伊”和“他”,如“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但是这两个字并不区分男女,在新文化运动前,“他”指的不仅仅是男性,也包含女性。

可是一篇文章中,若是同时出现多个男性和女性,又该如何代指呢?

总不能一直用“那个女的”来称呼吧?既不雅观,又太麻烦。

再三思索,他决定创造一个字来代替女性。

刘半农小女儿(刘半农她)(3)

但当时只是有这个想法,至于该创造什么字,读什么音,他都不清楚,

因此这一想法并没有实施,他也只是在闲聊时和朋友提了一嘴。

后来和妻子通信的时候,从女儿名字上得到启发,决定创造“她”字来代指女性。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鲁迅也觉得他的想法不错,在文章中提及他的想法,结果引起文化界的一场风波。

署名寒冰的文章批判刘半农的想法,觉得他无的放矢,“他”“她”只是在书写时有所区分,读音上并没有区分。

而且当时女性的地位有所提高,刘半农的提议让很多人觉得又回到过去。

最重要的一点,凭什么男“他”是单人旁,女“她”却是女字旁?这不是不把女性当人看吗?

还有很多人说,女字旁的汉字都不是什么好字,如汉奸、奴隶、贪婪等。

刘半农为此被大家骂了三年多时间。

刘半农小女儿(刘半农她)(4)

不过也有人支持刘半农的创造,觉得“她”字不错,引起读者关注。

当看到两篇有关“她”字的文章后,刘半农不禁思考“她”存在的必要性。

在国外,他大量阅读西方的文章,发现英语中有男他和女她的区分,人称代词很有必要。

分析“她”字的必要性后,刘半农坚定想法,“她”字必须存在。

除了女性人称代词,他还提出应该再创造一个“它”用来指无生物。

除了创造者,他也是实践者,积极把这两个字表达在文学作品中。

想到在异国他乡,妻子朱慧含辛茹苦养育孩子,任劳任怨照顾他的父母,刘半农满满的感动。

刘半农小女儿(刘半农她)(5)

他把对故乡和对妻子的爱恋和思念都用文字来表达,写下一首诗《教我如何不想她》。

首次把“她”写入文章中。

诗中表达对妻子的浓厚感情,让很多读者感同身受,羡慕向往这样的爱情。

1926年,这首诗被编成曲,受到我国百姓的欢迎和传唱,“她”也得到广泛应用。

今天我们能如此方便地使用“她”“它”,还是多亏了刘半农先生的奇思妙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