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崮地貌云中游攻略(青未了岱崮游记)

岱崮地貌云中游攻略(青未了岱崮游记)(1)

岱崮游记

文|李虹昌

我在这儿等着你回来

等着你回来,看那桃花开

我在这儿等着你回来

等着你回来,把那花儿采

暖暖的春风迎面吹,桃花朵朵开……

一曲歌词上口旋律欢快,委婉动听的《桃花朵朵开》,把我从甜蜜的睡梦中唤醒,沂蒙的战友悠闲自得驱车前行,“建哥,马上进入岱崮了。”战友告诉我。我打开车窗,一阵阵清香迎面袭来,一座座像“大馒头”似的山波浪起伏连绵不断,这里山势奇特,钟灵毓秀,鬼斧神工,世间罕见。不愧是个神奇的地方,蒙阴胜地中国“崮乡”。

路边五颜六色的花朵,争相开放,五彩斑斓,四处洋溢着花香,原本光秃的山路,在它们缤纷绚丽的点缀下,注入了春意盎然的勃勃生机,显得格外精神,仿佛是为我们架设的一道彩虹,一条通往世外桃源的人间仙景之路。继续前行,渐渐地车多人多起来,我们只好弃车步行。一幅幅水墨重彩画,铺展在我们眼前,仲春四月的岱崮,漫山遍野的万亩桃林,桃花儿竞相绽放,争奇斗艳,招来八方来客,欣赏崮乡的花海美梯田。眼前这一幅现实版的乡村振兴图,让我们欣喜不已,渐融画图中。

蒙阴旧志曾记载:“僻处丛山,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内货不出,外货不入。”以前穷乡僻壤的山村与世隔绝,现如今这里已“天堑变通途”。实现了从“四塞之崮”到“四通八达”的巨变。岱崮已经成为了“江北最美乡村”,并享有了“中华蜜桃第一镇”的美誉。现在的岱崮俨然是齐鲁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方山顶上泰山望,人面桃花万顷香。

满树漫红丹彩映,清明迎候客多方。

蒙阴岱崮秀天下,世外桃源好景光。

英烈血流南北地,乡村振兴乐安康。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在战友的引领下,我们频进佳境,亦感叹天公作美,一个明媚春光的好日子。让我们一睹这号称山东省文化旅游特色品牌——岱崮的桃花“芳容”。

蓝天白云下,山谷沟壑,梯田层层,起伏的山坡上大片浩瀚如潮的桃花布满了群崮、梯田、乡村之间,淡淡的清香萦绕在崮乡的角角落落,不知是点缀?还是勾画?难怪如此盛景,能吸引来成千上万全国各地慕名的踏青游客。

连片的桃林,数以万计的万亩花海一望无际。茫茫沧海之中,如果您想在小桥流水间的优雅之中,再零距离接触一下乡村文化气息,还有那春天美丽的景致,那就只有将自己置身于漫山遍野的花枝间。一阵微风轻柔吻来,桃花儿羞红了娇媚脸颊,为我捧来了来自大自然的氧吧——花草的气息和桃花独有的淡香,让我不由沁人心脾,为之倾醉。浅红的粉霞般的一朵朵绽放的桃花儿,笑脸妩媚,嫣然含笑,你挨我挤,互掩粉腮,娇羞无限,风情万种;含苞待放的,犹如深居闺阁的少女,好似掩面偷窥前来赴约的如意郎,红云点点,娇嗔含羞,让人神迷意乱。

在不远的前方有几许少女嬉于花间,时而轻抚花枝闭目嗅吻;时而手捧起地上的花瓣,向空中优雅地抛洒;时而往发髻间插上一枝,红晕掩笑,含情脉脉。战友不舍放弃这最佳时机,拼命捕捉二八女子“人面桃花”相映的时刻,不停地按动快门。桃花,没有家乡曹州的牡丹那么雍容华贵,但桃花却是美丽、圣洁爱情的象征。“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里的《桃夭》是诗人看见春天柔嫩的柳枝和鲜艳的桃花,联想到新娘的年轻貌美。可见桃花虽不及花王牡丹,但其娇而不媚,雅而不俗的美艳,也可称得上百花中的仙子。如果您有机会到崮乡来能有幸一睹这百花仙子的娇艳,敢保您一辈子难移情别恋吆!管保你“崮”乡行迎接你的将是一场桃花的盛宴。

不到崮顶,非好汉。第二天大早我和战友便整装出发,前往下一个目标“南北岱崮”。战友告诉我:岱崮位于蒙阴的北面,登崮顶,如果是个好天气的话,有缘能看到泰山,故称岱崮,岱崮镇,群崮环绕,千姿百态,奇形怪状,沟壑纵横。每一个崮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传说,这里有南、北岱崮,大崮、小崮,獐子崮、梭子崮、龙须崮、老人崮等三十余座崮。数量之多,造型优美,分布密集,在我国造型地貌中首屈一指,在世界造型地貌上也十分罕见。据考证发现有崮顶山寨文化遗存的崮多达22座,多为一崮一寨,兼有一崮二寨,亦有一崮多寨。因此,以岱崮镇名命名此类地貌为“岱崮地貌”,这里也被誉为“中国崮乡”,有“天下第一崮乡”的美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崮乡”文化,底蕴深厚。极目远望,一座座的山,虽不能算很高大,海拔只有四五百米,顶部也平展开阔,峰巅周围峭壁如削,峭壁下面坡度由陡变缓,三四百米的缓坡之上镶嵌一个“馒头”,说是馒头,其实更像戴着顶帽子,这在地貌学上称为“方山”,也就是赫然而立的陡峭笔直的圆柱形崮。面对大自然亿万年的恩赐,不由慨叹这刀削斧劈的惊世奇迹。“岱崮”无愧为齐鲁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来岱崮之前,我特意翻阅了红色档案:八百里沂蒙是片红色热土。革命战争年代,百万沂蒙人民拥军支前,十万英烈血洒疆场。在沂蒙这片红色土地上,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南北岱崮,便是群崮中最具有传奇色彩的崮,1943年,八路军鲁中军区11团8连93名指战员,为捍卫民族尊严,在这里与20倍于己的日伪军血战18天,这一场战役,八连以伤7人,牺牲2人的极小的代价,取得了歼敌300余人的重大胜利,拖住了敌人重兵,消耗了敌人大量弹药,有力地配合了外线出击。八连的英雄事迹,极大地鼓舞了根据地抗日军民的斗志,沉重地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是我党八路军抗战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八连以一个连的编制抵御了敌人一个师,铸成一个钢铁连队“英勇顽强岱崮连”。 这里是沂蒙精神所在地,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

我和战友此次亲访南北岱崮,就是为了瞻仰一下老前辈们战斗过的地方,缅怀一下革命先烈。面对崮顶遗留下来的遗迹,岗堡、掩体、工事、防空设施等等,随处可见。在崮的悬崖上弹痕累累,弹痕清晰可辨,可以想像当年一个连队抵抗敌人一个师的进攻,并且还能安全转移出去,战斗该是多么的激烈悲惨。我们的革命先烈们为了人民利益出生入死、浴血奋战,沂蒙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是如何的舍生忘死、奋勇支前,共同锻造了伟大的沂蒙精神。英雄的沂蒙人民,为了我们的国家,无私地献出生命,这种献身精神,是国人在新的时代不断开拓进取、拼搏向上的魂魄所在。弘扬好爱国主义精神,传承好革命传统,更是我们每一个生活在幸福今天的人的责任和担当。借此,我也和战友向革命老前辈曾经浴血奋战——战斗过地方,致以最崇高的军礼。

接下来由于安排的时间紧,所以我和战友选择了“崮上草原”,可是战友单位有点事情需要处理,只能够粗览全貌。

崮上草原原名梭子崮。梭子崮海拔612米,其顶就是“崮上草原”。战友说在这里是观赏岱崮地貌的最佳位置,的确站在崮顶之上,放眼岱崮,只见崮林千姿百态,一座座层峦叠嶂,群崮尽收眼底,真有点“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让人心情也顿时豁然开朗。“崮上草原”周边悬崖绝壁,地势险峻,只有一处隘口可通崮顶,崮顶面积100余亩。我不由感叹地对战友说:“远远望去好似玉皇大帝的御马场的草原坠落在岱崮的半空中。”“我的建哥哥,您挺会想象,反正远远观看就像镶嵌在半空中,因此崮上草原才会由此而得名。”“哎!我说法弟,你忘记我在我们连队叫什么名字?二郎神呗!哈哈……。所以,我怎么觉得是孙悟空大闹御马监时,玉皇大帝的御马场被孙悟空给弄掉坠落的一块御马场。”“好了,我的好建哥,发掘我们的历史文化来了。要不哪里在半空中美丽草原呐!”我们两个的嬉笑惹来几个战友都看向我们,我们两开心的笑起来……

战友驾车返程,透过车窗,耳边似乎响起悠扬的马头琴的琴声,远方仿佛有一位身着蒙古服装的如花少女,正在欢快表演着蒙古舞……我喃喃自语道:大美“岱崮”,我还会回来的,最美岱崮!看着开车的沂蒙战友,想着沂蒙人的坦荡、宽厚、淳朴、实在、亲和、包容……的品格,还有那“爱国、爱党、爱军”的沂蒙精神。我不禁哼起“沂蒙小调”来,战友也跟着唱起了这首流传于抗日战争时期却传唱大江南北的中国优秀民歌……

人人那个都说那个哎嗨哎 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嗨哎 好风光。青山那个绿水哎嗨哎 多好看,风吹那个草低哎嗨哎 见牛羊。高梁那个红来哎嗨哎 豆花香,万担那个谷子哎嗨哎 堆满场。咱们的共产党哎嗨哎 领导好,沂蒙山的人民哎嗨哎 喜洋洋。

作者简介:李俊建,笔名李虹昌。菏泽市李朝花(葵邱李庄)村人,现为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菏泽市作家协会会员、菏泽市诗词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多家报刊、杂志、网络平台:《菏泽日报》《菏泽市广播电视报》《西江月》《岭南作家》《胶东散文年选微刊平台》《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网》《中华诗词学会》等。

岱崮地貌云中游攻略(青未了岱崮游记)(2)

投稿邮箱:huanghaisanwen@163.com

壹点号胶东散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