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味吃起来有一种香味是什么(臭极始知本是香)

到一个地方游玩,自然少不了寻美味。安昌古镇的美味是什么?走进去之前,我首先想到黄酒与茴香豆。在《孔乙己》中,无论穿长衫的孔乙己还是穿短衫的工人们,每天都必须 到咸亨酒店喝一碗酒,吃几粒茴香豆。那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标配啊。

然而,当我坐在一个石凳上四面观望时,我看到河对岸很多挂着的香肠。这里的特色是香肠吗?太阳有点热辣,很多店铺前挂了遮阳的席子。看近处的乌篷船,看远处桌上的“一锅鲜”,“十碗头”等广告。十碗头是什么?十个菜吗?

绝味吃起来有一种香味是什么(臭极始知本是香)(1)

蒸双臭

经了解得知,“十碗头”,看人下菜碟,根据客人要求配置。最少十碗,取“十全十美,完完备备”之意。菜肴,根据季节不同变化。最多的“十碗头”,有二三十个菜。十碗,不过是个说法,一个讨口彩的说法而已。

古镇上,有很多“舌尖”文字,当年“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古镇的酱油和安昌腊肠。香肠成了必吃的佐酒佳肴。仁昌酱油,却是制造腊肠与其它腌制品的必须。我以为的香肠,是腊肠。我以为只有在大西南才有的带了辣味麻味和麻辣味的烟熏,才叫腊肠。哪晓得,在古镇是指被酱油浸泡过,晒了后带了特殊红色的香肠称为腊肠。腊肠与鸭子、鹌鹑一起挂着。它们在阳光照耀下,色泽迷人。

吃晚饭去吧。选好自酿黄酒,有五年和十年陈酿的区别。各来一斤尝尝,味道差别很明显。连几乎滴酒不沾的我,也能品出区别。家每家饭店、土菜馆门前的“十碗头”图片很吸引人。选什么?当地最特色吧。苋菜菇蒸臭干,名为“蒸双臭”。其实扬州的臭大元,也是众多人的最爱。臭,便是香,就像“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的名言一样有趣。

喜欢吃一点异味,可能是人类猎奇的本能?绍兴臭豆腐与湖南臭豆腐,常常在美食节上打擂台,有没有高下之分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是,越是漂亮的美女,越喜欢一边走一边端一盒油炸臭豆腐品尝。鲜艳的红唇,大快朵颐臭豆腐,和谐吗?和谐。存在就是美啊。

绝味吃起来有一种香味是什么(臭极始知本是香)(2)

绍兴三鲜

“响铃”与“绍兴三鲜”,选了。古镇的腊肠等,每样都想吃,怎么办?与店家商量,给我们来一个拼盘,尽可能每样尝一点。与水相关的地方,少不得吃点水鲜。来一盘清炒螺丝,加一份原味清炸小鱼。够了吗?没有!到了绍兴,能没有梅干菜的身影?梅菜扣肉,“十碗头”里四季不变的一道。

坐在水边,清风徐来。下午的热,已经随着风远远离去。酒是甜的,菜是鲜的。这样的曾经经常的场景,如今于我并不容易。看着亲人们快乐的笑脸,我忽然想起“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李太白。他“举杯邀明月”的时候,应该貌似豁达吧。那么,不一定非要“人生得意须尽欢”,每一天都是最后一天。且把明天的日子,当着是赚来的馈赠!

那一刻,我似乎顿悟一般,想了很多。起身增加了一个我喜欢的稍稍过时的时鲜菜:南瓜花炒肉丝。可能南瓜花太少,里面添加了白玉菇。口感不错,脆脆的很爽口。我数了数,距离“十碗”已经不远。我们笃定吃不了十碗,就此停手,不再增加。

每一个菜,都可以。梅菜扣肉和我的做法差别比较大,不是我喜欢的风格。其它几个菜,找不到不喜欢因素,便是美味了。只是我没想到,最先被光盘的,居然是“蒸双臭”,孩子们也喜欢!我想起了小时候的臭豆腐乳了。我一直不喜欢吃它,几乎从来不吃。但是有一阵想吃了。看到广告介绍王致和臭豆腐乳,心里痒痒的。终于请出差的他,帮我带回一瓶。

绝味吃起来有一种香味是什么(臭极始知本是香)(3)

梅菜扣肉与腊拼等

玻璃瓶被打开的那一刻,我知道自己是个伪喜欢,那味道实在太过分了。家里每一个角落里,都充满了臭气。真可谓“臭了三间房”。连忙盖好瓶子,打开所有门窗。很多年,我家不再进与臭相关的菜肴。直到有一次在南京梅花山下游玩时,买了一串炸臭豆腐干,才恢复吃“臭”。

舟山的臭冬瓜,是老舟山的最爱,与三炮鳓鱼一样我喜欢不了。将冬瓜汆熟,放一点点盐后搁在常温下发酵,临吃的时候,加点麻油即可。据说很下饭。应该是。臭鱼烂虾,吃饭的冤家。过去没有冰箱,食物储存,用尽了各种能想得到的办法。吃臭,是其中一种,与咸货、干货一样的原因。

在湖州,吃过一次蒸三臭,比“双臭”增加了一份臭冬瓜。这些臭上加臭的吃法,纯属吃噱头,是寻找美味者不可放过的遇见。

其实,大体上人们对于带有异味的食品,都有一点点吃了会上瘾的趋向。抽烟、喝酒、吃辣椒花椒,甚至喝茶喝咖啡,都是同样的类型

绝味吃起来有一种香味是什么(臭极始知本是香)(4)

舟山梭子蟹

我喜欢吃各地不同风味的特色食品,从不排斥任何味道。不过我觉得,异味的臭、辣、麻、苦等,浅尝辄止最好,万不可成瘾,尤其不可无臭无辣不欢。生活,不能总是异味,平淡才好。不是说,“平平淡淡才是真”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