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好型人格根本原因(讨好型人格怎么形成的)

顺从、乖巧、听话这些词语原先觉得都是对孩子的赞美但学习之后当我听到这些话反而看到了一个恐惧、、胆小、内心孤独、被压抑、不被看见、不被理解、无助无力的孩子听话的孩子往往是被压制住了自已本来的天性所谓的乖巧、听话只是孩子弱小无力时为了能生存下来委屈自已,压抑自已不被父母接纳所谓坏的部分做出的讨好行为,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讨好型人格根本原因?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讨好型人格根本原因(讨好型人格怎么形成的)

讨好型人格根本原因

顺从、乖巧、听话这些词语原先觉得都是对孩子的赞美。但学习之后当我听到这些话反而看到了一个恐惧、、胆小、内心孤独、被压抑、不被看见、不被理解、无助无力的孩子。听话的孩子往往是被压制住了自已本来的天性。所谓的乖巧、听话只是孩子弱小无力时为了能生存下来委屈自已,压抑自已不被父母接纳所谓坏的部分做出的讨好行为。

如果大人从小乖巧、听话,觉得听话讨人喜欢,形成这样的信念,父母在教养过程中会按自已的木马程序要求孩子乖巧,听话,稍有不顺打着为你好的旗号,用道德绑架、对错评判、打压、语言攻击,来达到自已的期待。这样长此以往的体验很容易把孩子培养成跟父母一样讨好型人格的人。这也是父母通过自身体验得到的信念,跟真理一样的存在,不去觉知觉察讨好型人格形成的原因,以及给自已带来的情绪困扰,在教养过程中很容易投射到孩子身上。

每个人都有跟别人建立良好关系的愿望。为什么有些人不愿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呢?宁愿压抑自已也不愿表达,是因为孩子在父母面前表达过很多次自己的真实想法,体验到的都是不接纳、指责、打压、嘲笑的负面情绪体验。人天生有趋利避害的本能。为了逃避这种不好的感受,学会隐藏自己,压抑自己真实的想法。如果孩子的一言一行需要时刻去思考,我这句话这个行为是否符合父母的要求,是否能得到父母的接纳、允许、认可,是否能让父母开心,孩子不断的在思考中内耗,重复体验后形成内在的固有模式,伪装自已,说父母想听的,做父母想做的,按照父母的愿意行事,久而久之压抑自已,活成了父母和 别人想要的讨好型人格。如果既使错了,也能得到父母的看见、允许、接纳,这样就能得到正向的情绪体验,孩子就会形成正向的思维,勇于在别人面前表露真实的自已。

讨好型人格是人格不独立的一种表现,他的所思所想都没有把自已放在第一位,而是把对方的感受放在首要位置。以对方的感受作为自已言行对错的评判标准。情绪很容易被别人带走,完全由对方的反.应控制。如果自已的行为或言语正好符合了对方的标准,也许能给自已建立自信,但这种自信心属于依赖信自信,依赖于别人有好的反馈产生的。当遇到一个不认可你这种行为或你的言行没有符合对方的标准,得到负向反馈,自已不断会自责,不断内耗思考自已哪里做得不够好,自信心也会受挫。由于自已长期处于看别人脸色行事,压抑的状态,生命得不到绽放,生命处理一种委缩状态。

讨好型人格的人期待得到别人的认可、赞美。如果别人没有读懂他内心的需求时,他的付出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他的期待落空,他会愤怒,有对抗情绪,也容易进入受害者模式,感觉别人对他不够好。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我对你那么好,他却这样对我。大家有没想过别人正口渴,想要喝水,你给别人面包,你还要别人说你对他好吗?

我们爱孩子应该给孩子创造轻松自由、和谐的家庭氛围。真正的爱是让孩子做自已,每个人的终极目标都是成为自已。允许孩子呈现本来的样子,给孩子充分试错,体验的机会,家长做到不干涉,不评判,接纳允许,这样的家长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孩子。爱孩子就一起学习成长,从改变自已开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