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羽去世回济宁吗(送别山东老乡乔羽)

6月19日晚,著名词作家乔羽因病在北京去世。

“词坛泰斗”乔羽是山东人,全国第一届金唱片奖获得者,曾任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主席、中国社会音乐研究会名誉会长、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名誉院长。他的代表作《我的祖国》《难忘今宵》《让我们荡起双桨》《大风车》等为一代又一代人耳熟能详。

乔羽去世回济宁吗(送别山东老乡乔羽)(1)

初出茅庐,一炮而红

1927年,乔羽出生在山东济宁运河边的一个贫苦家庭。14岁时父亲去世,做店员的大哥支撑着整个大家庭。到了上中学的年龄,乔羽打听到,只要每学期考第一名,可以免费上学。他向大哥要了入学时要交的一块银元,年年考第一,用一块银元读完了中学。

1946年,经中共地下工作者的介绍,18岁的乔羽走进太行山,进入晋冀鲁豫边区北方大学读书,开始在报刊上发表诗歌和小说。2年后,乔羽进入华北大学剧本创作室,开始了专业创作。

1954年春天,在中国剧本创作室工作的乔羽应邀创作电影《祖国的花朵》主题歌。一开始为电影《祖国的花朵》配歌,并没有没找他,后来,因为各种原因配的歌都不尽理想,才找到这位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而给他的时间只有一周至十天。

起初,乔羽毫无灵感。后来他和恋人佟琦在北海公园租了条小船,在湖上泛舟。他看见有一船少先队员向他们划来,他们悠悠然划桨的神态,瞬间打开了他的灵感之门,他对佟琦说:“快上岸,歌词来了!”

乔羽三天出词,《让我们荡起双桨》一炮而红。

乔羽去世回济宁吗(送别山东老乡乔羽)(2)

“祖国系列”广为传唱

1956年,乔羽受邀为电影《上甘岭》写作插曲。这一次,他又是替补上阵,前面几位名家写的词都没能过关。

在位于长春电影制片厂院内的小白楼观看样片后,乔羽的心绪久久不能平静。他想到,新中国诞生了,每个中国人都憧憬着未来美好的生活,为了自己的祖国,每个人都想多做些贡献,上甘岭的战士也是怀着这种心情上战场的。他要把这种美好的感情融进歌里,再现出来。

乔羽去世回济宁吗(送别山东老乡乔羽)(3)

他想起了第一次见到长江的情景,想到了家乡的黄河、运河,于是,“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一句句歌词从他的笔下流淌了出来。

电影《上甘岭》还未公演,《我的祖国》就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传遍了大江南北。

乔羽去世回济宁吗(送别山东老乡乔羽)(4)

从《我的祖国》开始,乔羽把国家命运、个人命运与歌词创作紧密联系在一起。1984年,乔羽创作了《难忘今宵》,在那之后的每一个除夕夜,“共祝愿,祖国好”的歌声年年唱响。

在乔羽创作的上千首歌词中,《祖国颂》《祖国晨曲》《雄伟的天安门》《人说山西好风光》《爱我中华》《祝福中华》等“祖国系列”传唱最广。2007年,《我的祖国》《爱我中华》《难忘今宵》被“嫦娥一号”卫星带入月球轨道,唱响在浩瀚的太空。

除了“祖国系列”,乔羽还为小朋友们写过不少歌。“大风车吱呀吱哟哟地转,这里的风景呀真好看”,这首中央电视台《大风车》栏目的主题曲,曾陪伴众多“80后”“90后”成长;“是他 是他 是他 就是他,我们的朋友小哪吒”,动画片《哪吒传奇》的主题歌《少年英雄小哪吒》,则是“00后”童年回忆里的经典旋律。

乔羽去世回济宁吗(送别山东老乡乔羽)(5)

曾为大众日报社社歌作词

1939年,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夏蔚镇云头峪村,4000份大众日报创刊号在一间农家小屋里印刷完毕,由交通员装进草筐,挑着扁担送到根据地各处。

时至今日,“从枪林弹雨中来”的大众日报从未间断、停刊,成为全国连续出版历史最长的党报。578位大众报人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牺牲,这在世界新闻史上是罕见的;160多位沂蒙乡亲,为保护大众日报和报社工作人员,惨遭敌人杀害,这在中国乃至世界新闻史上也是罕见的。

“我们从枪林弹雨中来,告别了一个旧的世界;我们高举着真理的火炬,呼唤一个光明的未来……”大众日报社社歌,也是由乔羽作词。这激昂庄重的旋律,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大众报人,激励着他们勇往直前。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尹燕燕 刘芝杰 综合报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