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养不教父之过:养不教父之过已经有法可依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2022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怎样理解养不教父之过:养不教父之过已经有法可依?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怎样理解养不教父之过:养不教父之过已经有法可依

怎样理解养不教父之过:养不教父之过已经有法可依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2022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

该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发现未成年人存在严重不良行为或者实施犯罪行为,或者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正确实施家庭教育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根据情况对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予以训诫,并可以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根据这些规定,我们可以看出家庭教育的责任主体是家长,养而不教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这就要求为人父母的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对孩子进行善教,形成优良的家风,培养孩子形成正确的“三观”,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否则出现了问题少年,家长将要面临法律层面上的责任追究,可以说这部法律的实施是真正的将“养不教,父之过”落到实处,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应当肯定的是,现在的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应该在校园,因为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老师就是既要教知识又要教做人,而住住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形成了孩子只要一出问题,就是老师没教好的不良倾向。频见报道的校园霸凌现象,社会面就习惯性将责任归咎于学校管理不力,横加指责,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在这样的事件中,细查问题孩子的家庭环境一定是有问题的,不是家庭不完整,就是家长没有对孩子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致使孩子在心灵上出现扭曲,心理上出现问题。

我国自古以来就注重家庭教育,家族族谱的最前面都写着家训,老祖先十分重视家风的传承。家训在当时是一种族内法律的存在,族人都必须遵守,否则将面临严厉的惩罚,正所谓无规矩难以成方圆,守正是对一个人最底线的要求,为人父母就要拿出做父母应有的样子,尽做父母应尽的责任。由此来说,这部法律更像是全中华民族的族训,是全社会共同关注教育的行动纲领,在下一代教育的问题上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看客,都要承担起社会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