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诗人张若虚(唐朝好诗那么多)

你们知道有哪些诗人能够以一幅作品名垂千古吗?陈子昂一首《登幽州台歌》震惊朝野;王翰一首《凉州词》流芳百世;但最令人叹服的唯有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以“孤篇压倒全唐”的气势,使人们深深地记住了这位作品极少的诗人。他仅用了两部作品便成为了“吴中四士”之一,与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

大唐诗人张若虚(唐朝好诗那么多)(1)

“宫体诗”这一体裁最初是由以南朝梁简文帝萧纲为太子时的东宫为首的一群宫廷中人描写宫廷中的生活和事物的诗体,后来由于隋炀帝、唐太宗等宫廷效仿,逐渐形成了一种描写宫廷生活和男女私情的诗歌体裁。这类诗歌体裁往往在形式上追求华丽的词藻,风格凄婉旖靡,多作为文人墨客唱和之用。直到后期,“宫体诗”在作词作曲上越发不拘一格,难登大雅之堂。

大唐诗人张若虚(唐朝好诗那么多)(2)

就在人们越发唾弃“宫体诗”时,“吴中四士”之一的张若虚不堪忍受“宫体诗”背负的越来越沉重的骂名,带着一首“孤篇压倒全唐”的《春江花月夜》来到众人的眼前,只为了还原“宫体诗”最初的纯净之美: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大唐诗人张若虚(唐朝好诗那么多)(3)

张若虚作品极少,流传下来的仅存两首,但皆是举世之作。其中尤以《春江花月夜》最负盛名。著名的闻一多先生曾赞誉过这首诗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春江花月夜》作为一首官体诗,却一洗官体诗的浮靡艳丽,营造出了一种纯净空明的境界,其诗作虽受六朝时期柔靡诗风的影响,常露人生无常之感,但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

大唐诗人张若虚(唐朝好诗那么多)(4)

本诗引用乐府旧题,旨在抒发诗人内心情感。本诗被赋予了全新的内容,将画意诗情与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体察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彻的诗意。本诗运用大量词藻描绘月光、潮水、波光、花林、沙滩、星空、白云、扁舟、明月楼等一系列的景象,并用月光将其串连起来形成一幅唯美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同时,本诗还通过“孤月”“不胜愁”“月徘徊”等意象表现出作者内心的愁苦,又引出“诗人为何愁苦”是因为“江边上什么人最早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在哪一年最初早照耀着人?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那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从而引发出诗人对于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体察,升华了本诗的意境和主题。

大唐诗人张若虚(唐朝好诗那么多)(5)

“去欲尽”和“复西斜”形成对比,展示了万物永恒与生命有限的人生哲理;本诗还将“白云”喻为游子,“明月楼”喻为闺中思妇,通过游子思乡,闺妇思君的愁苦暗指为诗人心中的愁苦。而诗人的愁苦则更多地是对于“愿逐月华流照君”的苦是对生命的留恋,对有限的时间的感叹,并通过“无限路”表达出来。最后一句既是表达诗人对游子,思妇天各一方的惋惜,也暗含着作者对于他们终能重逢的美好期盼,也是对自己的美好盼望。

这首诗主要通过对于春、江、花、月、夜的景物描写,从而引发诗人对于宇宙奥秘的探索,揭示了对于人生的深刻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于生物的留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和对未来的美好期盼。本诗采用了对比,比喻,拟人、衬托,渲染等手法将诗人心中淡淡的哀愁融入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之中,使该诗画意,诗情,人生哲理相互交融,令人思索不尽,不愧为“孤篇盖全唐”的美誉。

大唐诗人张若虚(唐朝好诗那么多)(6)

这首诗为“宫体诗”洗刷了千古的骂名,洗尽少女身上浓重的劣质脂粉香气,还原了少女本身最纯净之美。张若虚以一部作品改变了一种诗体,让人们能够看见:原来“宫体诗”也可以这样纯洁美好。

编辑:张圣平

摇摇晃晃,晃晃摇摇。品味云端,坠入生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