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讲解及赏析(理解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讲解及赏析(理解醉翁亭记)(1)

《醉翁亭记》 作者:宋.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大守归而众宾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讲解及赏析(理解醉翁亭记)(2)

理解《醉翁亭记》

毅是在知命之岁读到欧阳公的《醉翁亭记》。但在此之前,已从《红楼梦》中知道有此文,且知对曹雪芹先生影响亦颇大,故他在第十七回借贾宝玉大观园题对额写到了这篇华章。

醉翁亭记讲解及赏析(理解醉翁亭记)(3)

事隔几十年后的一天,全国高考语文甲卷作文题,便选自《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一回,说的是为迎接元妃省亲,贾府特意修建了大观园。这一天,贾政在众骚人陪同下,携宝玉给大观园花木楼阁题匾额。

他们来到桥上的一座亭子前,有文客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中取"翼然”二字命之。

贾政认为此二字虽佳,但此亭压水而成,不若从"泻于两峰之间”拈出一"泻”字妙。因一文客提议用"泻玉”二字。

宝玉却提出要用"沁芳”。贾正点头认同。

读了这段文字,不知怎么,联想到了乌海湖。湖上有新建的黄河大桥,桥西南隅有一庄园,谓之"鸿桥”,是当地一位颇有名气的文人所建。

几年前,附庸风雅,毅邀五原文人墨客于此处召集过一个诗歌酬唱会。正当春天,桃花盛开。诗中自然用"花”来代时令。当说到地点,"乌海湖”是整个水域的称谓,"鸿桥庄园”是活动所在。就像红楼中"大观园”是个总体园名,桥上一亭则以"沁芳”名之,道理相同。

然而有客人提出,鸿桥之"鸿”,辞书中第一释义"天鹅",第二释义"鸿雁"。桥上车流不断,呼啸而过,天鹅抑或鸿雁难以于桥上驻足。若为"虹桥”则另当别论。

为不发生争议,又虑及主人原旨,于是虚拟了一个"雁鸣湖畔”,以吟诗作赋用之。

再返回头来看红楼大观园中亭子题额。确乎,有时"新编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翼然""泻玉”取自古人名篇,本应无可厚非,然而题额联对不仅要切物,更应切事或称切题。正如贾宝玉所言:"既为省亲别墅,亦当依应制之体,用此等字,亦似粗陋不雅,求再拟蕴藉含蓄者。”

醉翁亭记讲解及赏析(理解醉翁亭记)(4)

宝玉所提"沁芳”便达到了"蕴藉含蓄”的高度。"沁”者从水,内蕴"沁人心脾”也;"芳"乃花草,暗喻元春芳香四溢,惠及家人。这就扣在了题旨上。

乌海湖之雁鸣湖畔亦如是。"雁”乃"鸿”之俗称,此处湖水微漪,花树掩映,群鸟优游,景色幽静。是文人墨客向往山林,标清立高的好去处。"雁鸣湖畔"重在突显自然之美,暗合骚客之心。

如若这真是一幅自然山水画卷,你给它嵌入一根电线杆子,则大煞风景矣。

2022年语文高考作文的材料取之于《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中题亭阁匾额一节,题旨为"切题”。

此考题可以说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所谓情理之中,是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已喊了些年头了,作文中应该有所反映。《红楼梦》为四大名著之一,文学成就极高,真正的阳春白雪,历来为文人所推崇,也是中学生必读书籍之一。

记得2021年高考结束后,五原柳欣然同学被北大录取。她有一首写《红楼梦》的词作在微信群中公开,毅曾和之。由此可知这部古典名著在中学生心中所占的位置不在一般。

一般说来,中学生为《红楼梦》填词作赋者鲜矣。因此书虽盛传为言情小说,当为青年人喜欢,但此书写爱情的篇幅并不多,更多的是描述繁杂的家庭琐事,主题深涩隐晦,对青少年没有太大吸引力。一旦有中学生注目此书,说明已深入到文字的背后,触及到了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超的艺术性了。

往前回溯,毅做为教师,曾写过《红楼梦》中有关香菱学诗的文论,对此书算是一点研究。

看来上苍不会幸负那些有准备的人。在曾经关注过此书的情况下,毅再去关照本年度的高考作文,便不会感到突兀。

考难度如此大的作文,又确乎在意料之外。它与时事政治似乎不沾边,考了一个写作中思维方法上的问题:切题。像"题对额"这种文学体式,有时讲究切时,有时讲究切物,有时讲究切地,更为重要的是讲究切人、切事或称切题。为了具体说明,兹举例如下:

例1,切时:

蕊寒香冷清高在

蜂拒蝶绝隐逸风

例2,切地: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例3,切物:

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

例4,切人:

使君乃天下英雄,谊同骨肉

寿侯为人中神圣,美并勋名

例1表示时间:深秋;同时也表物:菊花。例2将济南的特点准确概括。例3表明了行业特点,尤"是非根”极为传神。例4,虽然无一字提到张飞,但人们知其写的是张飞。

上面四例,都可以称为切题,即题旨需要反映时令,联语恰好压在时令上;题旨需要反映地点,联语恰好揭示了地点;题旨需要反映人物,联语恰好突出了人物。设若题旨要求反映人物,你却只说了其他不相关的事物,那就叫不切题。

高考所引题亭阁匾额一节,其"翼然""泻玉”虽可反映亭阁之飞檐如鹏鸟展翅,翱翔蓝天白云,以及桥上流水潺潺,悦耳动听,但这些仅为事物特点。而建大观园葺其桥和亭的用意何在?惜之未涵其中。因此说宝玉所提"沁芳”暗喻元妃省亲,给大观园带来了新气象,切题。

当我们审清了材料的本质思想,作文的立意也同时完成。接着找题材理思路,挥笔成文就不在话下了。

由此观之,对名篇的背诵、积累何其重要!

醉翁亭记讲解及赏析(理解醉翁亭记)(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