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方最具特色的建筑(150年历史8种建筑特色)

古德寺,其实很早就听说过,见过照片以前以为就是个普通的寺庙,一个上千万的城市内寺庙太多了,所以一直没放在心上,以至于多次到武汉都与这座浪漫的寺庙失之交臂。很多外地的朋友也不知道它的存在,毕竟它太小,而且位置还很偏僻,去过的人都说不好找。

一个地方最具特色的建筑(150年历史8种建筑特色)(1)

所以,我这次专程选择了刷单车过去,25分钟就骑到了(回程的时候我打车也要20分钟到汉口站)。路线是:出汉口站,沿发展大道一直向东走到竹叶山立交桥,右拐进入黄浦大街,一直向前走到工农兵路口,进去后300米就到了,但是很多人都会像我一样,被导航带到新建后街这条小巷子里去,因为,巷子尽头才是古德寺曾经的正门,可是如今这个正门口拉着蜘蛛网盘的电线、铁丝,上面还搭晾着衣服,有点影响形象。但寺庙墙壁不同寻常的西式造型已经让我心动不已。

一个地方最具特色的建筑(150年历史8种建筑特色)(2)

一个地方最具特色的建筑(150年历史8种建筑特色)(3)

如今,位于工农兵路的古德寺西门成了正门,确实方便了很多。有个小疑问,为啥网上介绍它的地址是上滑坡路74号呢,上滑坡路难道就是工农兵路?还有,标牌上的古德寺路是哪条路呢?一头雾水。

一个地方最具特色的建筑(150年历史8种建筑特色)(4)

我进门没买票,而且还在值班室前后左右拍了一圈照片,当时以为是免费的,后来才知道是要请10块钱香火的,大概当时值班人员去吃饭换岗,我无意中钻了个空子,成了一个逃票者,真是抱歉。

值班室门口和院内宣传栏都有对寺庙的介绍,包括它的前世今生、建筑特色、社会影响和一些宗教事务活动,建议先了解再参观,更有助于这个特色寺庙的理解。

一个地方最具特色的建筑(150年历史8种建筑特色)(5)

一个地方最具特色的建筑(150年历史8种建筑特色)(6)

一个地方最具特色的建筑(150年历史8种建筑特色)(7)

古德寺,原名古德茅蓬,清光绪三年由隆希所建,后由其亲选弟子昌宏继承衣钵,并将寺庙发扬光大,尤其是武昌起义期间,他率寺众救护义军,爱国行为受到民国政府的嘉奖,并依“心性好古,普度以德”之意改寺名为古德寺。又先后两次扩建寺院、改子孙规制为禅宗丛林制度,使古德寺成为与归元寺、宝通禅寺、莲溪寺齐名的武汉四大佛教丛林,现在则是一座拥有50多名比丘尼的尼姑庵。

一个地方最具特色的建筑(150年历史8种建筑特色)(8)

历经上百年,古德寺历经长江水淹、抗战轰炸及人为毁坏,已失去往日辉煌和宏大,周围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狭小的古德寺只能偏安一隅,倒也不失为喧嚣尘世中的一片净土。只是令人遗憾,原来寺庙大部分建筑被毁,文物遗失,只剩下一栋大雄宝殿成为孤品,这座大殿就是被人们称为武汉建筑精品、火爆江城的圆通宝殿。

一个地方最具特色的建筑(150年历史8种建筑特色)(9)

除了香客以外,人们到古德寺,大都是冲着观摩圆通宝殿这座艺术综合体而来。就是它,融佛教大乘、小乘、藏密三派于一身,集伊斯兰、印缅、古希腊、古罗马、哥特式、道教、汉传佛教等七大建筑特色于一体,而每一种特色里又都或明或暗含加有中国本土文化元素,被称为“汉传佛寺第一奇观”、中西东南亚文化交流的典范,居有极高的建筑、文化研究价值。

一个地方最具特色的建筑(150年历史8种建筑特色)(10)

让我们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简述一下这座令人称奇的圆通宝殿吧。

汉传佛教特色:上世纪寺庙被毁之前,位置是坐东朝西,布局为三进院落、伽蓝七堂,包括96个莲花墩、墩前菩萨雕像,都是典型的汉传佛教形式,大殿主塔刹顶上图案应为古兵器“戟”,音同“吉”,意为吉祥,也是汉传佛教常用的形式。

一个地方最具特色的建筑(150年历史8种建筑特色)(11)

一个地方最具特色的建筑(150年历史8种建筑特色)(12)

伊斯兰特色:远观古德寺,第一眼都会看到大殿顶部那些高耸的亭阁式空心佛塔,塔顶带着天线样的装饰,很自然把它跟清真寺联系起来,而这样的亭阁本身又明显是中国传统建筑特色;而上面圆形亭阁,下面主殿却是标准的方方正正,殿顶一圈还有96 个莲花方墩,应该就是传统的望柱了,正切合中国传统文化里“国之四维、天圆地方”的寓意。

一个地方最具特色的建筑(150年历史8种建筑特色)(13)

一个地方最具特色的建筑(150年历史8种建筑特色)(14)

佛道相融特色:站在周边较高的楼层看圆通宝殿顶部,上面共建有大小佛塔九座,中间五座,周边四座,是表示佛教的五佛四菩萨,但是我们不管从哪个位置看,只能看到七座,另两座总是被遮挡,这就是道教中“北斗九星、七显二隐”的讲究了,神奇吧,在佩服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也对设计者精深的佛道造诣大加赞赏。

一个地方最具特色的建筑(150年历史8种建筑特色)(15)

印缅特色:从大殿顶部看,它的明间起拱升高,呈三角形,这是印缅“悉卡罗式”风格;贝叶花饰组合的火焰劵门和大殿顶部的塔林,大殿墙面的花卉、狮头、象头和大鹏鸟等都是典型的南传佛教建筑特征,经常去印度、东南亚旅游的朋友们应该十分熟悉这种造型了。

一个地方最具特色的建筑(150年历史8种建筑特色)(16)

一个地方最具特色的建筑(150年历史8种建筑特色)(17)

古希腊神庙特色:圆通宝殿四周呈正方形,有单层外廊,外廊框架之间均有高大挺拔的支柱,这正是古希腊神庙的外廊特征,我们常常可以在电视或者旅游中看到这样的古希腊神庙,不知道这里借鉴的是哪一座。

一个地方最具特色的建筑(150年历史8种建筑特色)(18)

一个地方最具特色的建筑(150年历史8种建筑特色)(19)

罗马、哥特式特色:圆通宝殿的门廊是呈三角形,并分两层朝后上方递收,烘托上方高耸的山花,用的是罗马建筑手法;而外廊框架的门洞都是采用一大二小玫瑰圆窗、尖劵拱造型,这虽然是哥特式风格,但稍微细心的朋友可以发现,大玫瑰圆窗下面的两个小圆窗纹饰居然改成了中国道教八卦图样,不禁为设计师的巧妙匠心叫一声好。

一个地方最具特色的建筑(150年历史8种建筑特色)(20)

一个地方最具特色的建筑(150年历史8种建筑特色)(21)

看到圆通宝殿这些出神入化的构思,高深的宗教造诣,大胆融入各教派元素的胸怀,几乎所有的参观者都会产生一个疑问,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做出如此精妙的设计呢?可是翻遍所有的资料,居然查不到这座大殿的设计者,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也是古德寺甚至是武汉建筑文化的重要缺失。

一个地方最具特色的建筑(150年历史8种建筑特色)(22)

一个地方最具特色的建筑(150年历史8种建筑特色)(23)

另一个疑问就是圆通宝殿和古德茅蓬的建造是否是同一时间,其实很多资料并未明确说明,是否跟当时的租界文化、外来传教士活动有关联呢?很多猜测并不能作为证据,只能留待以后的时间继续发掘了。

一个地方最具特色的建筑(150年历史8种建筑特色)(24)

一个地方最具特色的建筑(150年历史8种建筑特色)(25)

疑问归疑问,丝毫挡不住圆通宝殿的浪漫气质对世人的世大诱惑,很多人慕名而来,或者来考究建筑、寻求文化,或者来摄影取景、打卡凹造型,或者带着新娘新郎一起来拍个永恒的瞬间,古德寺也因此成为武汉市一张精美的名片,被人们欣赏、赞美和保护。

一个地方最具特色的建筑(150年历史8种建筑特色)(26)

一个地方最具特色的建筑(150年历史8种建筑特色)(2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