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佤邦是靠什么来发展的(果敢佤邦)

缅甸佤邦是靠什么来发展的(果敢佤邦)(1)

中华民族是开在世界民族百花丛中的一朵奇葩。在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其他的民族要么默默无闻,要么辉煌一时最终落寞。只有中国一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不论对手是谁,也不论对手多强,中华民族始终是游戏的参与者。一时的胜利只能如昙花盛开刹那,而长久的坚韧与繁荣才是中华民族的本色。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一个传承至今的中国,面对任何挑战也不会退缩。能实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对于中华民族整体的认同感。

在中国有56个民族,但是大家都是兄弟姐妹,共同属于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相比于世界能有这么复杂的民族情况,而没有发生任何矛盾和冲突的,只有中国。

缅甸佤邦是靠什么来发展的(果敢佤邦)(2)

近代,中华民族落寞,受到了数不尽的欺辱,国土和民族也遭到了分割,但是中华民族的整体号召力,依然影响着被分裂出去的兄弟姐妹。

在缅甸北部,有着两个特殊的自治区,果敢和佤邦。这两个地区的人民经历了什么?为什么会被分割出去?他们的现状又如何呢?

一,果敢和佤邦

缅甸是东南亚的一个小国家,自古以来就和中国有这密切的交往。果敢和佤邦就是夹在中国和缅甸之间。这两个地方都以汉族为主,在缅甸,汉族也被称为"佤族"。

那么这两个地区的汉族人口是哪里来的呢?主要有四个时期:

一是明朝跟随着明永历帝和李定国等人一路溃逃来到缅甸。二是清朝乾隆年间,朝廷发兵攻打缅甸结束之后,遗留下来的清军士兵。

缅甸佤邦是靠什么来发展的(果敢佤邦)(3)

三是太平天国起义短暂而辉煌的结束之后,败退的士兵逃入了缅甸。四,中国远征军回国时,不得已遗留在缅甸的中国军人。

佤邦和果敢地区如果寻求历史的轨迹,都同样属于中国的领土。不过二者还有些不同。佤邦在唐朝是南诏国的属地,在宋朝也是大理国的属地。

由于佤邦和中国虽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中国对于佤邦却没有进行过实际的管辖,佤邦一直都是自治为主。

1947年,缅甸政府为了稳定缅甸北部的局势,通过宪法规定,佤邦和邻居掸邦都属于缅甸的一部分,合并后叫做"掸邦"。这样一来,中国佤邦地区就归属了缅甸。

果敢往前可以追溯到元朝,在那个时候果敢属于云南省的属地。可惜清政府的懦弱无能,英国在入侵了缅甸之后发现果敢这块肥肉,从此对这里是虎视眈眈。

1894年,英国和清政府签署了屈辱的《中缅边界条约》,条约内容规定果敢属于中国领土。

缅甸佤邦是靠什么来发展的(果敢佤邦)(4)

可是没过多久,三年之后英国迫不及待地有一次找上门来,和清政府签署了《中英续议滇缅条约附款》。

这个续议当中,果敢被英国瓜分出去,汉族改为果敢族,汉语改名为果语1948年,缅甸政府同样将果敢地区并入,至此中国对果敢的管辖权利彻底丧失。

二,二者的现状

果敢和佤邦都是缅甸北部的自治地区,拥有自主的军权。2009年8月,果敢同盟军在缅甸政府的强硬整编中被瓦解。

同样是自治区,佤邦就明确表示拒绝缅甸政府的收编,并且也成功地将独立自主的权利保留了下来。外界普遍认为是领导层的胡乱作为导致果敢地区被缅甸收纳。

确实有这方面的原因,果敢同盟军在历史上发生了两次大的内讧,虽然这两次内讧都没有使果敢同盟军瓦解,但是依然在部队内部造成种种嫌隙和各种斗争。

缅甸佤邦是靠什么来发展的(果敢佤邦)(5)

同盟军总司令彭家声和副司令白所成,这两位顶级领导人的内讧,给了缅甸政府可以通过军事力量来收编打击同盟军的机会。

再加上内部斗争需要,两位最高领导人都犯了任人唯亲的错误。大量的亲属被安插进部队当中,这使得军令不能执行,部队内部一片乌烟瘴气,小山头主义盛行。一个军规军纪都没有的部队又能有什么战斗力呢?

况且果敢说到底只是一个小小的自治区,和缅甸政府正规军相比,无论是人数,装备,后勤,人员军事素质等等嗯各方面都不能相提并论。

况且早在1995年,缅甸政府军就乘彭家声大意控制了从老街,到清水河一线42公里内的全部战略要地。

2000年,当果敢同盟军内讧时,缅甸中央政府军趁机控制了勐古。这样一来,缅甸政府军截止到2009年,已经在果敢驻扎了15年。

缅甸佤邦是靠什么来发展的(果敢佤邦)(6)

十五年来政府军摸清了果敢所有的军事力量,火力配置,军事布置,同时还占据着重要的军事要地勐古。果敢同盟军的失败可以说是显而易见。

和佤邦一比较我们就会发现,果敢和佤邦都与中央政府敌对,内部的条件也都是很落后,虽然果敢的军队弱于佤邦。

但是这并不是果敢被武力兼并的理由。没有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导致的信念崩塌,才是最核心的因素。

三,"亲兄弟"为何分道扬镳?

首先,果敢与佤邦都属于中国的影响范围内,都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团体,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是果敢地区的人民大多数是从汉族人口密集的中原被迫逃过去的,当然也有主动留下或者被迫留下的数量并不多。

缅甸佤邦是靠什么来发展的(果敢佤邦)(7)

这些人的后代难免对于中国有一些排斥。历史上看,果敢地区和中国就冲突不断,大大小小的矛盾是数不胜数。因此果敢在古代也被称为"九反之地"。

果敢内部也是人员复杂,民族多样,很难团结起来。虽然现在的果敢人承认自己的汉族身份有认同感,却没有归属感

在法律意义上,中华民族的血脉又使得果敢人并不愿意承认自己缅甸人的身份。在民族的身份方面很浅薄,在法律身份方面又很抗拒,这也就直接导致果敢人没有信仰的支撑。

佤邦则不同,佤邦虽然被英国强行分离,但是在血缘,文化,等各个方面还是归属于中国。可以说虽然现实层面脚下的土地归属缅甸,但是佤邦人的心都在中国。

所以佤邦人明确的认为自己不是缅甸人。民族方面,佤邦地区以汉族为主,也有不少小民族,不过佤邦地区人民都认为自己属于中华民族之内。

缅甸佤邦是靠什么来发展的(果敢佤邦)(8)

平等团结互帮互助,使得佤邦人的民族凝聚力很强。佤邦各民族地位平等,不但反对大民族主义,还在提防着地方性小民族主义的发芽。

在军事上,佤邦向中国学习,在各个部队建制中,都设定了党组织。全面皆兵的佤邦同盟军有着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军队上下十分团结,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加强。

这样一来就在军事层面杜绝了缅甸中央政府军趁机潜入的可能性。思想和信仰虽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它总能够体现在现实世界并且对现实世界产生影响。

果敢领导人彭家声虽然在当地的影响力号召力较强。但是为了和政敌对抗,不得已采取了任人唯亲的政策

彭家声自己担任果敢特区的主席之外,他的六位兄弟及其五个儿子中,除其二弟英年早逝与四子彭德福天生呆傻之外,其余九个人都在政府及军队内部担任重要职位把持大权。

缅甸佤邦是靠什么来发展的(果敢佤邦)(9)

可以说,在果敢彭氏家族就是天,他们控制着果敢的政治,军事,经济。反观佤邦,其领导人同样为打击政敌采用强硬手段,但是内部是民主政治。

各族都有代表参与管理,这些代表都有坚定而明确的民族信念。作为佤邦的老百姓能看得到政府的是为了他们好,为人民着想,也能看到自治带来的好处和希望。

佤邦人民的政治身份虽然不被认同,但是他们强烈而团结的民族认同补充了缺失的政治认同。与果敢一比,高下立分。

佤族和我们中华民族是一家人,对于民族的亲近和认同也影响着佤邦的发展路线。自分离出去之后,佤邦的中国的联系就没有一天断绝。

在最近几年的发展中,佤邦人民主动和中国交流,学习中国的先进技术。与此同时,佤邦也和接壤的中国县市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关系。

缅甸佤邦是靠什么来发展的(果敢佤邦)(10)

如今佤邦地区说汉语,用汉字,使用人民币,甚至教材都是中国的官方教材。华人越来越多的移居佤邦,也促进了佤邦的发展,与佤邦临近的中国当地政府,对佤邦投入了大量的援助。

援助建设了许多基础设施。为了发展教育,佤邦特意聘请了大量中国的退休教师来授课,还专门请了中国学者来为佤邦编写《缅甸佤邦地区志》。

佤邦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民族认同让他虽然离开了中国,也生存了下来。对于果敢我们只好表示惋惜。

这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主权国家想要长久的发展,若是没有一个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是绝对不可能的。

文/史海观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