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真题(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散文阅读常识)


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真题(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散文阅读常识)(1)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虽然这几年考的都是小说阅读,尽管把散文阅读也列入了考纲,从模拟试卷来看,仍然存在着重视小说阅读而轻视散文阅读的倾向。我认为有必要提醒考生注意掌握散文阅读的常识。下面先来介绍一下散文中的“形”与“神”。

“形”与“神”是散文的基本元素。散文的“形”,主要指散文的选材和行文方式,就好比一个人的形体、相貌等外部特征,我们能一目了然。对于散文来说,上下千年,纵横万里,大到一个全球性事件,小到一滴水,一粒沙子,都是它的选材内容。

而散文的“神”,主要指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绪、主题、意蕴、发展线索等。好像一个人的精神、气质等内在的东西,你只有经过细细地琢磨才能感受得到。可以说“神”是散文的主心骨,没有了它,一篇文章就散了架,也就支撑不起来。

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真题(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散文阅读常识)(2)


好的散文应该是“形”“神“兼备的。人们常说,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所谓“形散”,指散文的选材和行文方式十分灵活、多样,且富于变化。从一篇散文中,往往可以看出作者的想象极为丰富,思维的跨度很大,简直是纵横捭阖、任意驰骋;行文时的笔法也很随意,如行云流水,舒卷自如,或描写、或议论,或抒情,或叙事,可交叉进行,因而显得摇曳多姿。

不过,“形散”是有一定限度的。一篇好的散文,应该处理好“用墨如泼”和“惜墨如金”的关系,做到既放得开,又收得拢。“神不散”的含义正是如此。也就是说,一篇散文要有贯穿全文的线索统摄“散漫”的段落,否则会漫无边际而不知所终。“形散”只是表象,“神不散”才是一篇散文的落脚点。


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真题(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散文阅读常识)(3)

请阅读林语堂先生的《动人的北平》(节选):

北平好像是一个魁梧的老人,具有一种老城的品格。一个城市与人相似,各有不同的品格,有的卑污狭隘,好奇多疑;有的宽怀大量的豪爽达观。北平是豪爽的,北平是宽大的。他包容着新旧两派,但他本身并不稍为之动摇。

穿高跟鞋的摩登女郎与着木屐的东北老妪并肩而行,北平却不理这回事。胡须苍白的画家,住在大学生公寓的对面,北平也不理这回事。新式汽车与洋车、驴车媲美,北平也不理这回事。

在高耸的北京饭店后面,一条小路上的人过着一千年来未变的生活,谁去理那回事?离协和医院一箭之地,有些旧式的古玩铺,古玩商人抽着水烟袋,仍然沿用旧法去营业,谁去理那回事?穿衣尽可随便,吃饭任择餐馆,随意乐其所好,畅情欣赏美山--谁来理你?

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真题(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散文阅读常识)(4)


北平又像是一株古木老树,根脉深入地中,藉之得畅茂。在他的树荫下与枝躯上寄生的,有数百万的昆虫。这些昆虫如何能知道树的大小,如何生长根,在地下有多少深,还有在别枝上寄生的是什么昆虫?

一个北平居民如何能形容老大的北平呢? 一个人总觉得他不了解北平。在那里已经住了十年以后,你偶然会在小路上发现一个驼背的老人,后悔没有早日遇见他;或是一个可爱的老画家,露着大肚子坐在槐树下的竹椅上用芭蕉扇摇风乘凉梦想他过去的日子;或是一个踢毽子的老人,他能把毽子放在头顶上一点一点的移动着,然后由背后掉下来时,平落在他的鞋底;或是一个刀手;或是一个儿童戏剧学校的太太;或是一个人力车夫变成满洲国的高贵人;或是一个前朝的县太爷。一个人怎敢说他了解北平呢?

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真题(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散文阅读常识)(5)

北平是一个"珠玉之城",一个人眼从未见过的珠玉之城。它是具有紫金的御色屋顶,以及宫殿庭园楼榭的珠玉之城。它为珠玉结成的古城,它有紫色的"西山",青带似的"玉泉","中央公园"垂老的杉树,以及"天坛"、"先农坛"。城内有九个公园,三个御湖,名为中南北"三海",现在任人游览。并且北平有蓝天洁月,雨夏凉秋,与高爽的冬日气候。

……



北平有多样性--多样的人。他有法律与触犯法律的人,守法的警察与作奸犯科的警察,盗贼与保护盗贼的人,乞丐与乞丐之王。它有圣贤、罪人、回教徒、除妖的藏人、算命、拳手、和尚、妓女、中国与俄国的职业舞女、日本和朝鲜的走私者、画家、哲学家、诗人、收藏家、青年大学生、影迷。它有卑鄙的政客、年老息影的县官、新生活运动者、现充女佣的前清官吏的太太。

北平有五颜六色旧的与新的色彩。他有皇朝的色彩,古代历史的色彩,蒙古草原的色彩。驼商自张家口与南口来到北平,走进古代的城门。他有高大的城墙,城门顶上宽至四五十公尺。他有城楼与齐楼,他有庙宇、古老花园、寺塔:每一块石头,每一棵树木,以及每一座桥梁,都具有历史典故。



《动人的北平》是形神兼备的佳作。它从不同侧面描写了北平的风物,看似一粒粒零散的珠子:

北平好像是一个魁梧的老人……

北平又像是一株古木老树……

北平是一个“珠玉之城”……

北平有多样性——多样的人……

北平有五颜六色旧的与新的色彩……。

这些珠子实则被一条主线串联起来,那就是北平的“动人”之处——宏伟、开阔、包容、舒适和平易。



大家在阅读散文时,要善于通过“形”而准确地抓住“神”。一般来说,“神”常常寄寓在一些醒目的词句和段落之中,他们构成一篇散文的“文眼”,找到了文眼就等于掌握了理解全文的钥匙。比如高中必修语文课文《荷塘月色》中的“心里颇不宁静”,就是这篇散文的“文眼”,循着这个句子包含的思绪,便能够抓住全文线索:想起荷塘——夜游荷塘——离开荷塘。再比如,鲁迅《藤野先生》的“神”是什么呢?表面看似乎是作者对藤野先生的回忆与思念,其实不然,贯串散文的真正线索(“神”)是鲁迅那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这都需要借助于对“形”的条分缕析,从中综合、归纳“神”之所在。



了解了散文的“形”和“神”之间的关系,我们在做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的时候就不至于把握不准、理解错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