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篇第十四章 君子食无求饱(跟张居正读论语)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而已。”

敏,急速,迅速的意思,就,是亲近;有道,是有德的贤人,正,是考正,端正,修正。

注释:孔子说:“君子对于饮食没有过分的要求,能吃饱就可以了;对于居住的地方不求奢华,只要安全就可以了,做事勤劳敏捷,说话小心慎重,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张居正直解:孔子说:“凡人之为学,厌怠者多,笃好者少,所以不能成就。惟君子之于学,专心致志,无一毫外慕之私。就是食以养生,也不去求饱;居以容身,也不求安。盖志有所在而不暇及也。行事常患其不足,则勉力自强,汲汲然见之于行,不敢有一些怠缓。言语常患其有余,不敢有一些放肆。这等样着实用功,必然所得了,然犹不敢自以为是,又必亲近那有贤德的人,以考正吾之是非,凡一言一行都要讲究得道理明白,不至于差缪而后已焉,夫志向已是精专,功夫已是切实,而又加以谦抑之心,常存不足之虑,盖真见夫义理之无穷,学问在有趣,其心欣慕爱乐,有不能自己者,这才是好学的人,所以说可谓好学也已。学而至于能好,则聪明日开,闻见日广,进而为贤为圣,何难之有哉!《商书说命篇》:“惟学逊志,务时敏”。《周颂》说:“学有缉熙于光明。”皆是此意,可见好学二字,不但学者当知,为人君者不可不加之意也。”

德行高尚的人不管经济状况如何优越,对于饮食没有过分的要求,对于居所不需要奢华,一切该做的事马上去做,不要随意乱说话,其实是在讲做人不能太奢侈,不求物质生活的享受,而重视精神生命的升华。这说明做学问的道理不只是死读书,而是注重,现实人生中的为人处世。

如何做一个好学的人,就是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与言,就有道而正,从有贤德的人或者书上去修正匡正做人做事的道理,就算是好学的人了。

论语学而篇第十四章 君子食无求饱(跟张居正读论语)(1)

论语学而篇第十四章 君子食无求饱(跟张居正读论语)(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