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的农村的生活(韩寒把小镇帮派生活)

韩寒的农村的生活(韩寒把小镇帮派生活)(1)

作者 | 裸猿

不好意思,徐太浪真不像徐浪

有些人说《乘风破浪》比起《后会无期》来说要好,只因前者是个讲故事的电影。的确,《乘风破浪》开始有情节,也有一些人物形象了,更包含了两个的矛盾冲突。

虽然我有看到说,徐太浪的人物原型是已故车手徐浪,但是查过之后就会发现,非也。徐浪家境不错,且其父很支持这个爱好,反而是家里的其他成员和邻里觉得这是个玩车的“败家子”。

赛车镜头开始起,片中形象其实都带着导演韩寒的个人情绪和影子。

韩寒的农村的生活(韩寒把小镇帮派生活)(2)

先从情节矛盾开始说

电影开镜,赛车的镜头拍得的确精彩,一段获奖宣言向观众表述出了,徐太浪与其父亲之间不和。紧接着,刚得奖的徐太浪就因为过度自信疯狂飙车出了车祸,观众用第一视角看到了,徐太浪的前半生。太浪和父亲之间的冲突和太浪其人一样是个“儿子”矛盾。

韩寒的农村的生活(韩寒把小镇帮派生活)(3)

紧接着太浪穿越了,回到了他出生前的那一年,遇见了亲爹。结果发现他这个爹啊,基本是个还没成人化的孩子,怀着一些很善良却与环境格格不入的想法结果招惹很多敌人,这是外面的半个矛盾。房地产和互联网的未来“钱”景与小镇录像厅的末路是外层剩下的半个矛盾。它们简直像精子和卵子一样合成了一个受精卵,就是“太浪与出狱后的正太之间的不和。”

所以,多说一句,也别老看直男癌和女权癌不顺眼,保不准哪天它们会合体呢。

韩寒的农村的生活(韩寒把小镇帮派生活)(4)

在穿越前的太浪眼中,也许其父是他最讨厌的一个人,但穿越之后却发现,对于正太和其他五六个人物(包括本煜)来说他们都处于一种父辈缺失的状态。那是一群已经离开原生家庭,但是却没有组成新家庭的雏鸟。

韩寒的农村的生活(韩寒把小镇帮派生活)(5)

艋舺 (2010)

他们的帮派梦想和规则大多都是从香港电影里学来的,这和《艋舺》里那种俗癞够劲的正统黑帮比起来,简直就是过家家。《艋舺》里的黑道也不是太子帮,而是志龙父亲本地角头和蚊子父亲灰狼为代表的父辈们。志龙之所以能当太子帮老大,只因他是地方角头的儿子。太子帮还属于混混级别,与其父能够看着断指开怀吃饭、悠然读报相比,嫩太多了。那几个小赤佬,一不小心用胶水杀个人都会吃不下饭。

韩寒的农村的生活(韩寒把小镇帮派生活)(6)

《少年巴比伦》中路小路的工作基本上都是其父亲安排和厂里决定的,即代表他是一个被父辈们安排命运的人物。

一个硬币总有两面,“父辈们”价值并不仅仅是提供出路,更有人生约束。路小路要在父辈们的厂里工作就要听从厂里老工人的安排。蚊子想入太子帮找靠山,就要拜见太子帮真正的靠山。

韩寒的农村的生活(韩寒把小镇帮派生活)(7)

少年巴比伦 (2015)

所以,从个人角度讲,我的确不太喜欢现在有些同辈人。既没想过要在经济上脱离原生家庭,又总是要生活作风上自由与独立。说人话,想不听你爹的话,请先“断奶”。这也是我同意《乘风破浪》宣传曲被骂直男癌不冤枉的原因之一。徐太浪本人向其父证明自己是对的,也是在拿到冠军之后才说出那段特别的获奖感言。正太帮和本煜因为父辈缺失,更多的属于混混状态他们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本煜投靠了地产干爹,可惜地产大老板只是把他当跑腿的,正太帮为了原则,宁愿自己混。

韩寒的农村的生活(韩寒把小镇帮派生活)(8)

当然,这种差别并非全在技巧或者审查问题。钮承泽拍摄《艋舺》更多是用黑道背景做出一个台式热血青春片,他虽然有出演片中的灰狼(原型是台湾竹联帮元老“白狼”),但我们并不会感受到导演的情绪,韩寒更多是借了这个过家家式帮派故事的壳说自己的话。

韩寒的农村的生活(韩寒把小镇帮派生活)(9)

另外,有谁觉得新中国从来没有出现过黑社会的,请去百科查查这几个名字:乔四,李满林,赵元良,张执新,张执文。

说完情节说人物

正太帮一共四人,正太,六一,小马,太浪。他们的对头就是本煜和地产大老板。

如果从讲故事来说,六一基本算不上是个人物,更像个活道具,存在价值就是去送死,然后给正太一个去打架的理由。六一想向兄弟证明自己的价值,但他的兄弟却连他有什么优点都想不出来。如果那段内容只是为了逗笑,小聪明耍过头了,这样会显得正太太自恋,并没有把“六一”当个小弟看,倒更像是宠物。如果这就是把六一这个人做成“儿童”的理由,这个导演就太任性了。

韩寒的农村的生活(韩寒把小镇帮派生活)(10)

同样都是“愚“”忠“的人物,《艋舺》里也有一个白猴,他虽然也做过上门送死的事情,但在此之前我们能清楚地看到,白猴对混黑帮有自己的理解,“意义是三小,拎盃只听过义气没听过意义啦。”

能在帮里找到自己的地位,他别的不会就是能打,更在入院之后反被人甩锅栽赃。白猴在《艋舺》里是个有魂的人物。

韩寒的农村的生活(韩寒把小镇帮派生活)(11)

同样被如此对待的人物还有小马,这个看似把马化腾恶搞了的活道具,可以看成是:互联网时代在正太手心划过,可他却从来没有重视以至于后半生穷困潦倒。但马化腾本就是个广东汕头人,这么搞太任性了吧?恶搞一下年轻马云,地理距离上倒还近点。

韩寒的农村的生活(韩寒把小镇帮派生活)(12)

本煜虽和正太作风不同,但他们都憧憬着做杜月笙那般有规矩的大佬,守着传统的被称为男权的家庭观,改编一句韩寒自己的话,中国式的男权,是男人负责掌控世界,女人负责掌控男人。只是正太人如其名,心智单纯像个刚入青春期的大男孩,且很幸运地找到了一个大母神似的老婆。本煜倒霉碰上个略过贪心的女人,虽会过问是否违法,实际上却从不干涉。本煜坐牢了大不了换个男人。

幸福的家庭总是类似的,它们都充满了爱和温暖,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直男癌和女权癌只是让它们更痛苦的原因之一。

韩寒的农村的生活(韩寒把小镇帮派生活)(13)

如果说小马是一不小心溜走的幸运兔脚,大老板就是从天而降的乌云,不想办法接住乌云下的雨,就会成为被淹死的人。

太浪更像正太和本煜的儿子,如果还记的太浪赛车发迹史的话会发现,他做专业赛车手的机会其实源自一次走运的开黑车。在情欲上太浪只能靠着不洗头的洗头房寻求温暖。

韩寒的农村的生活(韩寒把小镇帮派生活)(14)

或许是为了寻求和解

中国不仅仅是个男权社会,也是一个以孝道为尊的长老式社会,这两者加起来就是——父辈们。想知道长老式社会有何坏处,去看徐浩峰的《师傅》。韩寒之前的言论和作风被人称为叛逆,并不是说其人与亲爹有什么特别大的矛盾或者冲突,更多是其人与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一些固有成见外加中国文化内核中的长老式社会约束有冲突。

韩寒的农村的生活(韩寒把小镇帮派生活)(15)

师父 (2015)

当年韩寒退学时,老师问他以后靠什么活着啊?他的回答是,靠稿费。然后他的老师们齐声大笑。当时的老师笑他可能觉得他图样图拿衣服。更别提韩寒某次上电视时候被人挤兑了。借一句《一代宗师》的话“老人们死守着规矩,新人何时能出头”。

韩寒的农村的生活(韩寒把小镇帮派生活)(16)

一代宗师 (2013)

但如今来看,似乎很多观念都已经扭转,而那些之前那些反对他的人初衷未必都是怀着恶意。

如果把太浪当做韩寒的话,他的这次穿越之旅很像一次和解之旅,在看过其父年轻时候的耿直与天真在时运转换之下变成跛脚残废的老头后,开始理解父辈们所做的一切,甚至开始认同父辈们的一些价值观与人生观。

不知道韩寒其人在这些年,努力赛车成为全国总冠军,在互联网的帮助下成为意见领袖、公知的这段路途中,在正太和本煜之间游走过多少次?但就最近其人的态度来看,已经有了一定影响力的韩寒并没有把自己变成“长老”,在面对直男癌的批评时,至少是肯认错的。

韩寒的农村的生活(韩寒把小镇帮派生活)(17)

推荐 | “文慧园路三号”公号有偿向各位电影达人约稿。详情见:求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