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最陡的位置徒步下山(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

自北京,径西南而走,过潼关,入陕北大地,看黄河纵横,经几千年的沧海桑田,在秦岭与黄河之间,耸起无峰,形像花,名曰:华山,其身陡,以险著名。

华山最陡的位置徒步下山(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1)

华山

来吧,一饼难求,今天的饼我们就画到作为五岳之一的西岳,并有着"奇险"闻名于世界的华山。华山之名我们耳熟能详,不管是来自记载还是传说,他都贯穿着我们学生时代的记忆,谁没在课堂上偷偷地读过金庸老先生的射雕,那一招一式,那高耸入云的山巅,是多少少年的梦寐以求。

华山最陡的位置徒步下山(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2)

华山论剑

“天上下凡三圣母,生下沉香和爹住”,沉香劈山救母的坚定,我们历历在目,巨灵劈山以断水,救百姓于灾难之中,八景之首的“华岳仙掌”就是巨灵劈山后形成的。公主修道隐尘乱,汉元帝刘爽的女儿南阳公主的隐居修行,躲避祸乱,也是在华山白云峰,因此白云峰又叫做公主峰,而后来他的丈夫在华山捡鞋的地方也被人们称为驾鹤岭。这就是我们印象中的华山,承载着梦想和信念

华山最陡的位置徒步下山(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3)

华山

中华上下五千年,从最早的黄帝,尧舜,到各个时期的统治者,尤其是其定都于陕西省的朝代,皆设祭坛,巡视,仰华山之巅,探其陡峭。像《水经·渭水注》中记载:“其高五千仞,削成四方,远而望之,又若花状。花华通用,故“华山”即“花山”。又像寇准《咏华山》中记载“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华山最出名的就是它的险,在唐朝以前很少有人攀便是此原因,汉武帝时期,在华山脚下,建造西岳庙,以做祭祀之用。唐太宗命人开凿了华山路“自古华山一条路”但要攀登至华山顶,仍需经历三大险境,千尺幢、百尺峡、金锁关

华山最陡的位置徒步下山(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4)

华山

千尺幢:是一条峭壁上的大裂缝,陷在两旁的巨石之间,共370余级台阶,坡度极陡,每级台阶的宽度不过三分之一的脚掌。在千尺幢俯视脚下,如临深渊

百尺峡:幢去峡复来,天险不可瞬。虽云百尺峡,一尺一千仞。"过千尺幢向北折即到"百尺峡",它是登华山的第二个险境

金锁关:金锁关北接五云峰,南控华山主峰,东西两侧壑深千丈,关前仅有一米宽的台阶石径。环周古松苍翠,奇石林立,常有祥云环绕,风光非常迤丽。站关前,北可观锦鸡守玉函奇石,西能望老虎口景观

华山最陡的位置徒步下山(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5)

华山的山峰由东西南北中五个主峰和一些小峰组成。

东峰是华山的第三高峰,海拔2096.2米,因位置居东而得名,又因为它是观看日出的最佳位置,我们最好第一天下午到达山顶,在山顶修整一夜,清晨两三点左右,寻一最适位置,等待日出东方,看云海翻涌,阳光洒向华山的每一角落,那一刻,我们觉得人间值得,因此东峰又称为朝阳峰,在这上面有巨灵劈山出现的八景之首的“华岳仙掌”,这是华山奇景之一,由于地势险峻,人们只能在远处观看而无法靠近。在朝阳台北的地方有杨虎城将军所建的杨公塔,并亲自提名"万象森罗"四个大字,而在东峰下还有"下棋亭",又叫做博台,其上面有凸凹不平的棋局,我想数千年前必有两位仙风道骨之人,席地而坐,以气为子,落子误会,鹞子翻身是通往下棋亭的必由之路。

华山最陡的位置徒步下山(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6)

东峰

南峰是华山的最高主峰,海拔2154.90米,他也是五岳的最高峰,又因传说中回归大雁常在这里落下歇息,所以又叫做落雁峰。站在南峰山顶向东望,可以看见松林林立的松桧山,向南望,可以看见三公山,向西望,可以看见三峰相连,像一个老人盘膝而坐的样子南峰顶上有老君洞,最高处的岩石有真源两个大字,其北面有太上泉,在其东面崖下有南天门石坊在南峰上还有华山上的又一险处”长空栈道“,游人需手扶铁索木栏而过,还有与老子的传说相关的老子峰、炼丹炉、八卦池等等。我就想弱弱地问一句,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天宫吗?

华山最陡的位置徒步下山(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7)

南峰

西峰海拔2082.6米,因峰巅有巨石形状好似莲花瓣,所以又称其为莲花峰西峰南崖有山脊与南峰相连之处,山脊形态好像条屈缩的巨龙,称小苍龙岭,是华山著名的险道之一。

北峰又名云台峰,海拔1600米,有名的“智取华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山上景观颇多,有真武殿、焦公石室、长春石室、老君挂犁处等。

中峰2037.8米,居东、西、南三峰中央,又因为传说是春秋时秦穆公女弄玉的修身之地,因此又称为玉女峰

华山最陡的位置徒步下山(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8)

西峰

华山之美,之险,源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无论什么样的文字都无法描述其百分之一,如你登山,从迈出第一步起,你便能感受到不枉此行

华山最陡的位置徒步下山(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9)

华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