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鸡玩家的血量有多少(人类吃鸡史)

人类吃鸡史

大吉大利,今晚吃鸡。

徽菜中有一道名吃叫曹操鸡,当然不是在骂人。曹操鸡本名逍遥鸡,是安徽合肥的一道传统名菜,曹操当年率军路过庐州的时候生病头疼,靠着吃了这道菜恢复,因此十分喜爱,每日必食,后来干脆以他来命名,同样的例子还有东坡肉、左公鸡。

在中国古代早期,吃鸡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一方面是因为成本高昂,普通人吃不起,另一个原因是鸡的地位比较神圣,在中国民俗文化中,鸡象征着生命力、光明与仁义(鸡有五德),是凤凰的化身,同时还是珍贵的祭品,其象征意义远高于食用价值。

吃鸡玩家的血量有多少(人类吃鸡史)(1)

《礼记·内则》中记载,诸侯们吃饭会配鸡羹(把肉切碎加菜熬成粥),所谓钟鸣鼎食之家,鼎里熬的就有鸡肉,按照周代用鼎制度的规定,日常盛羹用的应该是羞鼎。考古发现的大连旅顺羊头洼遗址出土了驯化的家鸡骨骼,这一青铜时代遗址证实了在商末周初人类食用鸡肉的事实。《孟子·梁惠王上》中记载:“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在这位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家看来,老年人能吃上鸡肉,这就是理想的社会了。

随着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提出对鸡进行圈养的观点,鸡的产量大幅提高,遂飞入寻常百姓家,普通人也能实现吃鸡的梦想。秦汉时期普通人已经可以吃上鸡肉,到了唐宋时期,从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与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等诗句中不难看出,那时候请人吃鸡已经是日常待客方式。

爱好美食的祖先们由此发展出全国各地不同的吃鸡方式,形成鲁菜布袋鸡、川菜口水鸡、粤菜白斩鸡、淮扬菜叫花鸡、闽菜白雪鸡、浙菜醉鸡、湘菜口味鸡、徽菜曹操鸡等花式吃法。

清代文学家袁枚(也是个资深美食家和干饭王)在其烹饪专著《随园食单》(1792年出版)之《羽族单》中总结到:“鸡功最巨,诸菜赖之,故令羽族之首,而以他禽附之,作羽族单。”翻译过来就是说,鸡肉是菜肴的灵魂。

再看国外,虽然没有中国这样五花八门,但也是一部十分精彩的吃鸡史。

古埃及

在公元前1750年左右,埃及法老的墓葬中出现了鸡的形象,陪葬品中有与鸡相关的随葬品。古埃及人还是目前所知最早掌握人工孵化技术的人群,这在当时是突破性成就,能够极大地解放母鸡,提高下蛋效率。埃及人建立起大型家禽孵化场,他们的人工孵化室既充分利用自然光,也辅之以油灯和燃料供暖,以保证孵出小鸡所需的温度。

古罗马

考古学家在地中海沿岸挖掘出土了鸡骨,表明在公元前800年前罗马人对吃鸡的钟爱。擅长享受的罗马人发明了各种花式吃鸡的办法,竟遭到当局禁止。公元前161年,为了防止罗马共和国一味追求奢靡享受,导致风气败坏,政府颁布了强制法令,要求人们每餐只能吃一只鸡,可见之前的疯狂程度。罗马灭亡之后,鸡的地位直线下降,之前建立的大型养鸡场也都消失殆尽。

印度

根据达尔文的研究,分布于印度次大陆东南亚一带的原鸡(别称红原鸡、茶花鸡),是家鸡的野生祖先。原鸡不擅长飞行的特点导致其容易被人类抓住,大约在距今7000到10000年之间,原鸡逐渐被人类驯化,随后广泛分布于世界的很多热带国家。但随着栖息地的退化和丧失,以及人类的捕猎,原鸡的数量正在不断下降,在中国已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印度作为最早出现驯化家鸡的产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养鸡和斗鸡历史。虽然早在1960年颁布的《防止虐待动物法案》中,政府已经明令禁止斗鸡,但地下斗鸡赌博活动仍然经常出现。今年2月份BBC报道印度男子斗鸡却被自己鸡杀死,同样的事在去年1月份的印度农村也有发生,二人均是被绑在鸡腿上面的刀片误伤致死,果然违法的事情还是有风险。

英国

英国历史上对养鸡最为钟情的莫过于维多利亚女王了,这位资深吃货在其统治期间(1837-1901年),自上而下掀起了一股养鸡热潮。在女王及其丈夫的引领下,成千上万的新兴贵族和中产阶级争相买鸡养鸡,母鸡收藏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鸡的价格被不断刷新,最高时候一只鸡的价值能高达350美元,可谓空前绝后。

故事发生在我们所称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1842年,臭名昭著的英国海军舰长爱德华·贝尔彻·克上尉为女王送来了来自远东地区的7只中国卷尾鸡(五只母鸡和两只公鸡),当时,“中国”一词并非特指中国,而是“东方”这个广义区域的代称。这些外来鸡与当时英国本土鸡形成了鲜明对比,英国本土鸡又瘦又小、口味不佳、毫无吸引力;带回的中国卷尾鸡却高大威猛,身材丰满,有着修长的双腿和黄褐色的羽毛,这些外来鸡受到了喜欢漂亮动物的女王的青睐。

女王和丈夫阿尔伯特为这些外来鸡修建了宽敞华丽的家禽舍,不久之后这里便充斥着来自上海及苏门答腊等地的各式外来鸡,到了1845年,英国各地人们开始养殖价格高昂、具有异国情调的各种鸡,成为一时潮流。对鸡的关注甚至为达尔文研究生物进化中对比野生祖本和驯化特征提供了思路和佐证。

美国

这一养鸡潮很快通过大西洋影响到了美国,其标志性事件是1849年在波士顿举办了以鸡为主角,盛况空前的家禽展览会,超过一万人前去参观欣赏不同品种的鸡。紧接着第二年,波士顿又举办第二次展览,并在纽约进行了全国演出。接下来的五年中,作为现代博物馆展览策源地的美国,在全国各地出现了各种展出不同品种外来鸡的展览,鸡和鸡蛋的价格也相应水涨船高。

鸡强大的繁衍能力注定其不会是稀有品种,当上层社会的狂热褪去之后,倒霉的就是商人、农民以及投资者。到了1855年,养鸡市场价格泡沫破裂,一大批投资者以破产而告终。虽然失去了投资价值,但鸡肉作为食用价值的功能凸显出来,鸡肉价格暴跌才让它有机会成为人们补充蛋白质的重要来源,鸡肉能够满足人类食用需求的功能也为日后工业化养鸡埋下了伏笔。

日本

说到日本人吃鸡,首先浮现在脑海里的便是《举起手来》中日本士兵抢掠老乡家鸡的场景,这样的镜头确实有其渊源所在。

在日本的飞鸟时代,由于信奉佛教,日本皇室禁止食用荤肉,到了奈良时代,日本皇室鼓吹轮回之道,禁止百姓杀生,因此日本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作为素食主义的国家而存在,猪、牛、马、狗、鸡等禽类都不可以被食用。从奈良——平安时代以源氏贵族为首的统治者们基本上都遵循这个规矩,当时的日本人除了吃鱼之外很少有肉食的补充,这也造成了他们体格矮小。

明治维新在各方面开启风气之先,禁肉传统也不例外。裕仁天皇当时在全国人民面前亲自示范吃牛肉,延续1200多年的禁肉传统得以打破。日本开始引进食用牛、圈养猪、大规模养殖鸡,在这当中日本人更加青睐鸡肉,因为相对于牛肉的昂贵,鸡肉可谓是物美廉价。从明治维新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不过60余年,鸡肉的吸引力也远渡重洋,从自家餐桌跑到了老乡的鸡窝。这就出现了影视作品中日本侵略者到老乡家里到处抓鸡的情形。

工业化时代的养鸡

进入20世纪上半叶,人类发展进入了“大加速时期”,养鸡业也不例外。抗生素的使用和人口增加带来的蛋白质摄入需求扩张分别从供给侧和需求侧改变了传统的养鸡模式,养鸡进入工业化时代,人类的吃鸡史也进入了新纪元。

吃鸡玩家的血量有多少(人类吃鸡史)(2)

二战期间,由于猪肉牛肉的短缺,鸡肉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二战后激增的人口进一步加大了需求,鸡肉逐渐成为人们主要的蛋白质来源。

从技术上看,二十世纪中期,抗生素的添加使得人们可以在室内可控的环境中养鸡,极大地扩展了养鸡的空间,鸡贴膘的速度也翻了一番。养殖规模的扩大进一步提升了养殖效率,科学调配出的最有效率的饲料,能加速鸡的高速成长。规模化、自动化的屠宰取代了传统劳力密集的屠宰模式。五十年代初大多数美国农场的养鸡数量不会超过200只,这与两千年前古罗马农场的规模相当。进入工业化养鸡,这个数字翻了几百倍。

伴随数量增长的同时,鸡的品种也在不断优化。1945年,美国禽类学家霍华德·皮尔斯提出“明日鸡种”计划,即用最快的速度和最低的成本养出最肥的鸡。在现代化养殖技术和充足资金的支持下,这个目标很快就实现了。当时的两种冠军鸡种经过后来的不断育种改良,成为当今全球各国多数商用养殖肉鸡的祖先。

经过几十年来的选种培育,养鸡户不断挑选成长速度最快,饲料换肉比最高的肉鸡品种。1925年时,美国肉鸡从孵化到可屠宰,平均需要16周,如今已缩短到7周之内。饲料换肉比的改善幅度也同样惊人,现在花同样的饲料可以得到原来2倍重量的鸡肉。根据美国全国养鸡协会的统计数据,1955年美国市场上所销售的肉鸡平均重量约1.4公斤,到了2016年上半年,平均重量是2.8公斤。

更大更重肉鸡的出现,配合养殖、冷链、屠宰技术的进步,鸡肉中将诞生更多新的料理形式,丰富的肉食类型和产品将进一步促进鸡肉的需求。

工业化时代的养鸡场采用纵向一体化的生产模式流水线作业,每只鸡从出生开始的每一步就由智能系统控制:孵化、喂养、宰杀、分解、包装、运输。这种模式下的现代肉鸡也出现了人为导致的各种疾病。

童年记忆中散养的鸡行动敏捷,如今却不得不蹒跚而行,这是因为胸肌过重而下肢力量太弱,5-7周的生长周期里骨骼过快生长,导致骨骼密度变低,极易变形。现代的鸡已经无法站直。

腿部和胸部肌肉过快地生长同时影响了肺和心脏等器官的正常发育,即使我们不吃鸡,鸡也会死于心脏或者呼吸衰竭。

现代养殖的肉鸡在体积上几乎是他们祖先的两倍,增长速度更是快了四倍。这意味着,肉鸡在出生后短短的5-7周就已经足够被人们端上饭桌了。我们吃的其实是巨大的小鸡。

回顾人类驯化史,恐怕再也没有一种动物像鸡一样,在工业化生产的几十年里,被人类改造得如此彻底,现代肉鸡无论是从外形、骨骼、还是基因上,都与它们“骨瘦如柴”的祖先大相径庭。鸡已经完全没有灵魂,只是人类摄取蛋白质的流程。

白羽鸡的是与非

目前市场上42天上市、体重可达到2.6千克以上的都是白羽肉鸡。民间也把它称为“速生鸡”,甚至污名化为“激素鸡”。有传言称快餐店里吃的鸡都长着六只翅膀,四条腿,靠激素长胖,生活环境恶劣糟糕,加之前几年的禽流感和HINI病毒,导致人们谈鸡色变。

吃鸡玩家的血量有多少(人类吃鸡史)(3)

事实上,三四十天就能出栏的鸡,是目前世界肉鸡业的主流。它们是通过科学选种与杂交培育出的消化吸收率高的品种,再加上高营养的饲料和良好的饲养环境才长得这么快。白羽肉鸡吃料少、长肉快的“速生”特性让它们成为了对环境最友好的动物蛋白来源。

白羽肉鸡每长1千克仅需消耗约1.6千克饲料,同样重量猪需要消耗3千克以上,牛则通常需要6千克以上。白羽肉鸡现在已经占据中国鸡肉消费的50%。白羽肉鸡能做到规模饲养、统一屠宰、冷链运输,在食品安全追踪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行业数据显示,中国肉鸡养殖从1981年的全国存栏0.4亿只到2011年的全国存栏40多亿只,30年间增长了100多倍。白羽肉鸡作为优质、环保、低价的动物性蛋白来源,在人口不断增加、环境压力日益严峻的今天,担负着更加重大的责任。

相信科学,远离谣言。

鸡行天下,路在何方

2016年6月,一则新闻让比尔盖茨再次出现在人们视野之中(当然爆炸程度比不上今年这次),盖茨在福布斯慈善峰会上宣布了他的慈善新项目:“赠鸡行动”。提出捐赠10万只鸡到西非的二十几个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这位前世界首富算了这样一笔账,按照当时非洲一只鸡5美元的售价来算,捐一只公鸡、三只母鸡给一户贫穷人家,通过鸡生蛋、蛋生鸡的裂变,三个月后就会有12只鸡,一年就是250只,忽略成本的前提下贫困家庭的收入就会增加1250美元。因为母鸡廉价且容易饲养,鸡蛋和鸡肉还可以为家庭提供食物与营养,看起来显然是一个不错的致富路径。

吃鸡玩家的血量有多少(人类吃鸡史)(4)

盖茨宣称每年将在这个养鸡计划上投资4亿美元,希望在五年内能够将西非养鸡家庭数从5%提高到30%,帮助西非农民使用低投入生产系统创造稳定的高产鸡群。他已经在埃塞俄比亚斥资700万美元建立了一个大型鸡场,向农民提供小鸡喂养。

但当时就有评论认为,这对于非洲的贫穷改善根本无济于事。玻利维亚政府更是毫不领情,直接拒绝。玻利维亚农村发展部部长科卡里科直言:“盖茨应该自知,我们玻利维亚人生产能力很强,不仰赖这些鸡生活,我们有尊严。他则能觉得我们还像500年前那样,生活在丛林中且不知如何生产?”

嗯,听起来有点硬气。

别人施舍的会有辱尊严,那自己发展才是王道。

我国规模化养鸡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目前已经是世界第二大鸡肉生产大国,鸡肉产量仅次于美国。工业化生产鸡肉的核心在于选种和育种。我们目前还没有自己独立培育的高效肉鸡品种,仍然需要进口国外的祖代鸡品种以保障种鸡资源供应,相当于手机芯片依赖进口。

我国养的鸡长期以来都是以黄羽鸡为主,也就是通常所见的家养土鸡,最大问题在于产出效率低下。相反白羽鸡养殖周期短,最短可以实现42天出栏,而黄羽鸡最快也需要60天,慢则百日以上,而且白羽鸡比黄羽鸡出肉量多达1斤。成长周期短、出肉量大、料肉比低,其生长特点完美契合了工业化养鸡的各项条件。

目前的问题在于白羽鸡的引种几乎全部来自国外工业化国家,从源头上遏制了养鸡业的发展。白羽肉鸡完全依赖进口,黄羽肉鸡育种效率低且缺乏核心品种,育种素材创新不足,育种新技术应用程度低,育种设施落后。养鸡并不是一个简单蛋生鸡、鸡生蛋的过程,需要经历曾祖代鸡-祖代鸡-父母代-商品代的流程,上游种鸡基因的好坏会决定下游父母代鸡、商品代鸡的生育和产肉能力。因此,下游鸡多不多全要看上游引种的情况

种源“卡脖子”是关系肉鸡种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只有有了稳定的种鸡,才能确保市场肉鸡价格平稳可控。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今年上半年已累计引种白羽鸡祖代鸡114332只。引种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为确保生物安全,从国外引种鸡必须经过30-45天的隔离饲养;受新冠疫情影响,引种工作更加复杂;同时贸易争端等因素也会影响到种鸡引种。

如果我们培育了自己的白羽肉鸡品种,就有稳定的种鸡,也能确保肉鸡价格平稳可控。

人与鸡的故事,还在继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