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纳兰性德简介(纳兰性德死前忽受康熙赠诗凶吉难卜)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纳兰性德31岁,供职为一等侍卫。五月份之前的一段时间,康熙皇帝多次与身边的这位重臣明珠之公子赠诗命赋。先是皇帝将亲手抄写的唐诗人贾至的《早期》诗赠与纳兰性德,又令他赋《乾请门应制》诗,译《松赋》为满文。这些不寻常的举动一定意味着什么。

清代纳兰性德简介(纳兰性德死前忽受康熙赠诗凶吉难卜)(1)

“天意从来高难问”,有人揣度纳兰性德将会有重用;也有人想着深险,感觉似有不祥之兆。皇帝抄录贾至的文笔,说明他看重贾至这样的父子两代为朝廷执掌文笔的赞许,希望纳兰性德能向贾至那样在自己身边成为掌笔文官。

或许一段时间以来,纳兰性德不是因为弓马娴熟而是因为诗词的盛名,使康熙皇帝另眼相看。

明珠当时正是康熙御前最为信任和重用的大臣,官至极品,康熙皇帝正是希望纳兰性德也能象唐代的贾至,父子两代人“继美”于康熙王朝。

清代纳兰性德简介(纳兰性德死前忽受康熙赠诗凶吉难卜)(2)

康熙皇帝希望纳兰性德今后去做“煌煌大文”,御制宏论,得意歌颂。可是这一点正是纳兰性德所厌恶的,皇帝的厚望给了他巨大的压力,使他内心充满矛盾、万分痛苦,这也给他的当年五月中的突然去世,留给后人许多悬想和考探。

此时的纳兰性德,正处在“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的百无聊赖的心绪中,而编辑一部自己称心的词选的念头愈发紧迫、强烈。

清代纳兰性德简介(纳兰性德死前忽受康熙赠诗凶吉难卜)(3)

他很快就经朱彝尊推荐,给远在广东的宿儒梁佩兰写了一封信,特邀请他北上京师,助力自己完成这部词选。梁佩兰接到邀请函后很快千里入京城。

正是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二十二日,在明珠府的渌水亭,纳兰性德为梁佩兰设宴,一同前来助宴的还有顾贞观、姜宸英等在京城的汉族文士好友。

清代纳兰性德简介(纳兰性德死前忽受康熙赠诗凶吉难卜)(4)

对纳兰性德天不假年早先有预感的是顾贞观。参加这次聚会,看着纳兰公子孱弱的身体消瘦的面容,他会想起那首《咏柳偕梁汾赋》:“烟水频年瘦不支,相看余得许多丝。灵和旧事今如梦,却到人间管别离”。

康熙皇帝赠诗给纳兰性德,录贾至的诗有希望一等侍卫日后成为御前掌笔的文胆,是一个将获重用的信号。

另一方面,历史上的贾至因才情外露而招至悲剧命运,被罢贬下任岳州司马,到复职为中书舍人、终为散骑常侍,所以后人称之为“贾常侍”。

清代纳兰性德简介(纳兰性德死前忽受康熙赠诗凶吉难卜)(5)

被贬后贾至诗风骤变,多以美人芳草寄寓世道不公、遭际不遇。由此而论,不免令人担忧。

“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在他生里”,一阕《金缕曲·赠梁汾》极度的心灵震撼,词外之音也预示了不祥之兆。

欢迎梁佩兰的诗酒宴集,已不似往时的热烈,陈维崧、叶方蔼、吴兆骞都已相继病逝,严绳孙又辞官回乡,纳兰性德心中多有悲伤,借酒浇愁,一吟三叹。第二天,他就病倒了。而一病不起,整整七天,终“不汗”而死。

清代纳兰性德简介(纳兰性德死前忽受康熙赠诗凶吉难卜)(6)

虽然有七天的病期,但一病而亡,还是令所有的人感到非常突然。这个突然感,在众多悼文中都有示现。由于今天可见的官方记载语焉不详,纳兰性德的死因,后世研究者其说不一。大体有四种推测:一是“自杀说”;二是“被害说;三是“天花说”;四是“寒疾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