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国之间相互征伐(主父偃提出34)

主父偃提出"推恩令",瓦解诸侯国实力,最终落得满门抄斩:不满

主父偃家境贫寒﹐幼年学长短纵横之术,开始学《易》、《春秋》和百家之言。在齐受到儒生的排斥,就会北游燕、赵、中山等诸侯王国,不过都没有受到礼遇。在主父偃所处的时期,像他这般没有背景的年轻人,很难有出息的那天,毕竟"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诸侯国之间相互征伐(主父偃提出34)(1)

幸好,他遇到了汉武帝。汉武帝不问出身,唯才是举的做法,为主父偃打开了"机遇"之门。匈奴一直是汉朝的祸患,当时又还没有彻底打垮匈奴,于是主父偃就向汉武帝进言,建议在北方朔方筑城,作为抵御匈奴的前线根据地,而且还可以存放粮草兵马,方便战时调动,节约时间。

诸侯国之间相互征伐(主父偃提出34)(2)

汉武帝一听,立即命苏武的父亲率领十万人前去兴建朔方郡,朔方郡的建立果然狠狠地打击了匈奴的气焰,逐渐的开始备战匈奴。汉武帝见到徐乐、严安、主父偃三人的策论时,顿时眼前一亮,他将三人招来,对他们说:"公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

诸侯国之间相互征伐(主父偃提出34)(3)

主父偃为了在汉武帝面前展现自己的价值,他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適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到汉武帝登基后,随着中央政权各方面实力的增强,这个问题被再次提上了日程。毕竟,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可以算得上是政治大一统的先决条件。

诸侯国之间相互征伐(主父偃提出34)(4)

不得不说,主父偃这手阳谋,真的很高明,因为这,他还担任上了汉武帝内朝的顾问,时常帮助汉武帝提建议。当时,他的门客多达千人,朝堂中畏惧他给其送礼的人往来不绝,主父偃"赂遗累千金"。有人便劝告主父偃:收敛点,你太横行无忌了,会出事的!

主父偃却说:苦日子我过够了,所以现在我要尽情的享受生活。如果人的一生不能过上荣华富贵的日子,享受钟鸣鼎食的待遇,那还不如受五鼎烹刑算了!

诸侯国之间相互征伐(主父偃提出34)(5)

假如说,沉迷享乐是主父偃走向灭亡的开始,尤其是推恩令的出现,极大地伤害了诸侯王的势力,大部分把地方豪强和诸侯王都给得罪了。马上赵王派人上书,说明主父偃收受诸侯财物,汉武帝的本意不是杀人,偏偏很巧,丞相公孙弘发言了,他说主父偃在权利方面没有边线。

假如不杀难以解决心头之恨,不杀不足以谢天下。最终他迫于压力,汉武帝下令杀害主父偃,并灭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