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上册19课苏州园林题目(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详细笔记)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对语文教学的改革和教材的建设有重大贡献,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语文八年级上册19课苏州园林题目?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语文八年级上册19课苏州园林题目(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详细笔记)

语文八年级上册19课苏州园林题目

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对语文教学的改革和教材的建设有重大贡献。

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童话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作品收在《叶圣陶集》里。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课文讲解视频

背景资料

苏州园林是建筑、山水、熊猫、雕刻、书画的综合艺术,集自然美和艺术美于一体,构成了曲折迂回、布移景换的画面。全市现有园林60多个,其中拙政园和留园列入全国四大名园(其余两园是: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同网师园、环秀山庄一起于9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传名录》。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写的说明文--《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现存近一百多处,它们有悠久的历史,现存园林远则上千年,近则四五百年。叶圣陶先生从欣赏者的角度,抓住苏州园林的基本艺术特征,作了具体而生动地说明。

课文批注课文解析

一、分析说明方法

1.作比较:

①在介绍花草树木时说,“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得道旁树”,这既是比喻,又是比较,表现了我国传统的审美观点和民族的特有风格。

②在介绍建筑物的色彩时,又与北京的园林相比较,“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

2.举例子

例如:第2自然段,以“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图画中’的”的例子,说明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点。第5自然段中,以几个园里的古藤为例,形象地说明了苏州园林花树的艺术风采。

3.摹状貌

例如:第5自然段中,对苏州园林树木的栽种和修剪着眼在画意的描摹等。

二、揣摩语言的准确性

1.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句中红色的字是否可以去掉?)

答:不能去掉。“似乎”表推测,因为这些园林都是古代建筑,设计者和匠师们都已故去,所以只能是推测。“务必”表明设计者们坚定地追求。

2.本文通过介绍苏州园林景色如画的特点,再现了它的美丽、精巧,显示了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水平,赞颂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别具匠心和杰出的艺术创造力。(1)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2)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句中红色的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这两个词表意肯定,一点都不含糊,合乎实际,用词非常准确。

三、本文为什么运用逻辑顺序介绍苏州园林,而不运用空间顺序?

答:本文介绍的不是苏州的某一个园林的情况,而是苏州所有园林的共同特点,因此它不能像介绍某个地方的说明文那样按照游览顺序来说明,而要在高度概括的基础上从整体到局部,从大的显眼的事物到小的不显眼的事物,分项进行说明,所以运用逻辑顺序。

主旨概括

本文通过介绍苏州园林景色如画的特点,再现了它的美丽、精巧,显示了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水平,赞颂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别具匠心和杰出的艺术创造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