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斗哪个招式实用好练一点(格斗进阶篇拳法细节优化)

在进行了一段相当长的拳法训练后,很多人都会出现以下一系列问题:前手直拳应不应该转脚,勾拳、摆拳该不该后拉等问题。本篇文章作者会讲解进阶版的拳法,对各种基础拳法中的细节进行优化,主要对训练时长为一年左右的爱好者及运动员在训练中的困扰进行答疑。

很多格斗类运动的爱好者在训练一段时间之后会发现他们的原地前手直拳出现了问题,在拳击、踢拳等运动的训练前期,原地前手直拳需要转前脚、转胯,带动身体拧转发力出拳。而在训练一段时间后,很多人会发现这种出拳方式一来不利于动作的连续性,不能很好的衔接下一拳;二来这种出拳方式太慢了,从出拳速度的方面考虑,转脚这一动作有些多余。很多运动员在训练一段时间后就舍弃了转脚这一动作,从而保证出拳的速度与衔接的流畅。

他们的选择是对的。作者来解释一下为什么在训练初期原地前手直拳需要转前脚。

格斗哪个招式实用好练一点(格斗进阶篇拳法细节优化)(1)

转脚的目的其实在于带动髋关节的拧转,转脚的实质其实是转胯(转脚的同时髋关节也会被带动),在训练初期人们需要通过转脚来熟悉转胯这一动作,从而打出整体的力量。而在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我们便可以舍弃这个动作(格斗式站立后转脚的同时髋关节一定会随之运动,而转胯不一定带动脚的转动,各位读者可以仔细体会一下)。

另一个问题是勾摆拳的后拉问题,很多教练会特别强调打拳不要后拉,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句话是对的,因为后拉本身就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比如说在进行直拳训练时是绝对不允许肩部后转蓄力这一动作的出现。

但勾摆拳不同,摆拳需要以一个刁钻的角度击打对手,当对手有一定的抱架,但双臂的防守做得并不完美时,我们可以通过拉动自己的进攻手,以一个刁钻的角度绕开对手的防守,从而有效地击打对手。而且击打的运动路径与发力相关,运动路径越长,发力越充分,打出的力量也就越大,这也是后手拳力量大于前手拳的原因。同理,在训练者有一定基础的前提下,出拳前进行适当的后拉可以使出拳力量有极大幅度的提高。

在训练初期我们强调勾摆拳不要后拉是为了让训练者体会腰胯带动手臂发力的感觉,避免因手臂过度后拉而导致动作变形、发力不完整等问题(手臂后拉会让很多练习者形成勾摆拳靠胳膊发力的恶习,动作变形形成习惯后很难纠正)。

格斗哪个招式实用好练一点(格斗进阶篇拳法细节优化)(2)

很多人认为勾摆拳后拉就打不到人了,在我看来这是谬论。出拳击打的有效性不是指两个人站在一块儿比谁动作快,谁快谁厉害这么简单。出拳讲究时机、铺垫、节奏。比如说福尔曼、迈克泰森、阿瓦雷兹等等,他们的勾摆拳拉的那么大为什么还可以有效的击打对手?

格斗哪个招式实用好练一点(格斗进阶篇拳法细节优化)(3)

因为他们有时候在打出重勾重摆之前通过其他拳法进行铺垫,有时候是在抓住对手进攻的空档重拳反击对手,有时候是将对手带入自己的节奏,以强大的进攻手段直接撕裂对手的防线。所以说勾摆拳因为后拉打不到人在作者看来其实本身就是挺荒谬的,我们应该尽己所能提高出拳速度、力量,在不同情况下打出不同的技术动作,而不是打不到人怪动作不行。

最后一个问题是出拳时头部的运动,很多人看到一些著名的拳击手在出拳时摇头晃脑,而自己训练时却被强调收紧下颚,他们感到非常奇怪。

格斗哪个招式实用好练一点(格斗进阶篇拳法细节优化)(4)

其实这不是单纯的头部晃动,这个动作的目的在于将头部偏离中线,从而避免受到对手的击打,而且头部的移动是主要通过躯干完成的,并非常人所理解的伸脖子摇头晃脑。比如说前手直拳在做迎击时就会结合头部的晃动,在出拳的同时使头部偏离中线,做到击打对手的同时使自己免受对手的攻击。还有一些佯攻也需要配合头部的移动,从而起到欺骗对手的作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