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到底都去了哪里(郑和下西洋时为何没带)

郑和下西洋到底都去了哪里(郑和下西洋时为何没带)(1)

一说到郑和下西洋,想必国人都无比的熟悉。这个频繁出现在历史教材上的事件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广泛议论,多方位研究。现代人在惊叹大明王朝的实力惊人时,也不禁对郑和此人的超凡能力所震撼。

毕竟能带领一只偌大的船队顺利行驶到海外,再安全行驶回来,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能完成这样一件大事的郑和也因此受到了人们的议论和研究。近年来,通过对郑和每次下西洋时所带人员的调查分析,人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郑和下西洋每次都要带上一些老妪和接生婆。

郑和下西洋到底都去了哪里(郑和下西洋时为何没带)(2)

要知道出海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随行的每一个人员都要经过精挑细选,郑和放着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不带,为何非要带一大堆年老体弱的老妪和接生婆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郑和这样做的真实原因。

郑和其人

首先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郑和这个人。关于郑和此人的早年经历,史书上均无记载。我们只知道他在明平云南之战中被明军所俘虏。跟随着明朝的军队班师回朝来到了南京。后来又被送进宫做了太监,在皇宫之中呆了几年后,又被送进了燕王府。

郑和下西洋到底都去了哪里(郑和下西洋时为何没带)(3)

有些人看到这里,就会觉得郑和真背,非但没有在皇宫之中混出什么名堂来,还被送到了宫外。其实不然,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时候你认为的逆境,才是真正让你成功的关键。

很多人都有所不知,当时的燕王就是日后的明成祖朱棣。在燕王府当差的日子里,郑和就凭借着聪明能干,忠心耿耿赢得了朱棣的青睐,成为了他的贴身太监。朱棣后来发起叛乱,夺得皇位,郑和也贡献了不少的力量。

郑和下西洋到底都去了哪里(郑和下西洋时为何没带)(4)

朱棣靖难之役后一跃成为了皇帝,郑和凭借着有功从一个小太监飞黄腾达,变成了大官。做官后的郑和更加不敢懈怠,朱棣交代的每一件事他都认认真真兢兢业业的完成。谁会不喜欢认真负责的手下呢?看到郑和如此努力,朱棣便决定将自己心中的一件大事交给他去办。

郑和为何下西洋?

这件大事就是下西洋,看到这里,有的人就疑惑了:朱棣坐拥天下,要什么金银财宝没有,为什么非要下西洋呢?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大致总结了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呢,就与朱棣的皇位有关。众所周知,朱棣是通过谋反才坐上皇位的。如果他不发动政变的话,皇位理应是他的侄儿建文帝的。

郑和下西洋到底都去了哪里(郑和下西洋时为何没带)(5)

在靖难之役中,建文帝趁着混乱不知所踪。在元末明初的时候,经常有人去海外谋生,朱棣就怀疑自己的侄儿是不是逃去了海外呢?为了找到建文帝,稳固自己的皇位,朱棣便决定派郑和去海外寻找建文帝的下落。

这第二个原因,就是“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向海外的国家展示大明王朝强大的实力,让海外国家不敢来犯,从而稳固大明王朝的地位。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郑和几次下西洋,都会干这样一件事:拜访各个国家,然后宣读明成祖的诏书。诏书的内容呢,也无非就是说我大明王朝如何如何兴盛,兵力如何如何强大,来到海外呢就是想和你们这些小国家结盟,互不侵犯。

郑和下西洋到底都去了哪里(郑和下西洋时为何没带)(6)

这些海外小国看到郑和一行人的声势浩大,又听闻大明如此的强大,自然对这个神秘的东方大国充满崇拜和尊敬,朱棣巩固地位的目标便达成了。

第三个原因,便是扩展海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我们现在常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真理之所以被称为真理,是因为它适用于任何朝代。

大明王朝亦是如此,靖难之役三年,不仅让整个王朝陷入兵荒马乱,还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老百姓连性命都保不住了,谁还有心思去做生意呢?此外,明成祖一即位就忙着封赏陪自己南征北战的各位功臣,更让原本就空虚的国库雪上加霜。

郑和下西洋到底都去了哪里(郑和下西洋时为何没带)(7)

没有钱怎么办?那就想方设法赚。朱棣为了促进经济,不仅加重了老百姓的赋税,还命人在全国各地开采银矿,可仅仅依靠国内的力量效果却微乎其微。于是乎朱棣就便想到了发展海外贸易,鼓励海外国家来大明发展贸易,购买大明的物品。为了让海外国家知道大明王朝的商品,朱棣便让郑和带着一部分前去海外宣传。

带老妪接生婆,到底是何意?

事实证明,朱棣派郑和下西洋是无比正确的选择,他宣扬国威和发展贸易的目的都一一实现了。朱棣的决定十分正确,郑和完成的程度也值得认可。

历史上对于郑和下西洋也都是褒大于贬,可只有一件事,人们现在都疑惑不解,存在很大的争议,那就是郑和的船队为什么要带着一群接生婆和老妪呢?

郑和下西洋到底都去了哪里(郑和下西洋时为何没带)(8)

按照我们现在人的思维来讲,去海外宣扬大明王朝的厉害之处,不应该带一些貌美如花,正值豆蔻年华的少女嘛?为何郑和非要带上一些年近半百的妇人呢?这可不是郑和喜好特别,而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

一来呢是少女年纪尚小,没有见识过大风大浪,在海上危险重重,万一有事他们只会愣在原地,不知所措,帮不上一点忙,还得人操心他们的安全。不如年过半百的老妪见多识广,生活经验丰富。试想一下,带着一群食指不沾阳春水的少女,这些船员连一口热乎饭都吃不上,相反,带着一群老妪则能很好的照顾船员的生活起居。

郑和下西洋到底都去了哪里(郑和下西洋时为何没带)(9)

二来呢就是郑和下西洋带着都是一些年轻力壮的船员,带上少女难免会有所不便。万一少男少女有了好感,这又该如何是好?毕竟郑和下西洋是有任务的,不是让他们谈情说爱的。

三来呢是因为古代医疗条件恶劣,女子生孩子就如同过鬼门关。不仅大明王朝如此,周边许多效果也是一样。郑和带着一群接生婆出海,就是为了传授给他们一些接生的经验,降低女子生产的死亡率。俗话说得好,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这些小国都得到了郑和的好处,怎么还会和大明王朝作对呢?

郑和下西洋到底都去了哪里(郑和下西洋时为何没带)(10)

结语

现在我们经常说,一个人的最高价值应该体现在他为社会为人类做出的贡献上,这样的人才是整个社会和时代学习的榜样。放在明朝,郑和就是这样一个值得全社会学习的人。毕竟是因为他的勇往直前,毫不退缩,才使得明朝的地位越来越巩固,经济更上一层楼。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