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文字的数据(汉字的温度我与新华字典)

我是初中时才拥有了自己的《新华字典》。那时候,小学的课程简单,四五年级了,除语文数学外,其他课程也就是自然、历史、地理课。也没有课外读物什么的,在课堂上有生字,老师阅读时就注上拼音了。偶有不认识的字问问老师就解决了,后来阅读了一些儿童画册,象《鸡毛信》、《大刀记》、等等,也没觉得识字方面有障碍,只有在老师的办公桌上才会看到新华字典,也没有想拥有字典的欲望。

1987年考上了县一中,作为县里重点中学,学校里教学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也有一所小的的图书馆。书不算太多,但对于我来说,已经是很大的惊喜了,《三国演义》、《水浒》、《三侠五义》、《说岳全传》、《聊斋》、《三言》、《儒林外史》,《红岩》、《路野仙踪》,金庸的武侠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都是在初中这个时期阅读的。后来琼瑶的小说也是在八几年盛行大陆,1988年第一次读到了汪国真的诗《热爱生命》: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 都在意料中。大量的课外阅读,课堂上的知识显然不够用,在1988年初买了本《新华字典》,记得是七角钱左右,商务出版社印刷的。终于有了自己的一本字典,虽然不是太大的惊喜,也是很兴奋的,在字典阅读翻页侧写上了自己的大名,无论从左侧还是右侧看都是自己的名字,当时感觉很神奇的。这一用就是十几年,后来辗转搬过几次家,在一次搬家过程中遗失了,很是遗憾。

在讲到古诗时,因为有预习课,所以古诗里的生字靠自己查,但是到课堂上,老师教的读音和字典上不同。譬如斜(xie)字,在古诗《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里读xia音;衰(衰)字,《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里读cui音;黑字,在古诗《春夜喜雨》:“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里读he音。老师的解释是古诗讲究押韵,例如斜字读xia音,是为了和家字等押韵。现在的读音和古时的发音有所不同,但从官方角度来说,两个音,读哪个都对。

汉字字形相似,多音字,通假字等等,有的甚至一字三音。对于初中而言,让人学的眼花缭乱,特别容易读错,也容易闹出笑话。有次课堂上学习“参差不齐”一词,老师让一同学站起来复读课文生词,当读到“参差不齐”时,把差(ci)读成了差(cha),同学们哄堂大笑。我自己也私下把差(cha)改成了差(ci),心里暗自庆幸站起来的不是自己。这样的例子很多,如:粗糙(cao)的糙字,容易读成“zao”;瑕疵(ci)的疵字容易读成zi音;供给(ji)的给字容易读成gei音;愤懑(men)的懑字容易读成man音。读的课外书多了,有时候懒得查字典,就猜字,在别人面前卖弄时,也会闹出读错字的笑话。所以后来就养成了逢生字就查字典的习惯,不去猜字蒙字,以免贻笑大方。

汉语中文字的数据(汉字的温度我与新华字典)(1)

老师在讲到新华字典时说新华字典上基本都是常用字,大约六千多字,检验一个人是否掌握了这六千多常用字,读《邯郸日报》就可以检验出来。如果读每期《邯郸日报》没有生字,就代表基本掌握了新华字典上的常用字。参加工作后,自己试着连续读了几期《邯郸日报》,到现在也没有掌握这六千多字,甚是汗颜。

《新华字典》虽然释义准确、全面,但是却诠释不出每个字在具体运用中的独特含义。如“直”字,字典里有六种解释,圆字有四种解释。但却解释不出古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那种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的景象的意境。一个“敲”字,也诠释不出“僧敲月下门”万物入睡、夜深人静的突兀,静中有动的出人意料之胜境。中华文字博大精深,终其一生也可能不能窥其全豹。活到老学到老吧,学习也是一种乐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