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瓜是什么 这波瓜甜不甜

这是少有的,蝴蝶公司第一次将今年要出的球板和胶皮都“摊牌”了。不仅是3月1日登场的Tenergy 19、林昀儒Super ZLC、Maze Advance;连并7月1日要亮相的奥恰洛夫Innerforce ALC、弗兰西斯卡Innerforce ZLC也一起公布。当然,年末也可能有新品出炉,不过一下子在官网公告这么多新品。还是说明了对自身实力满满的信心,也是蝴蝶粉的福音。

波瓜是什么 这波瓜甜不甜(1)

那么,这些新品胶皮和球板到底有什么玄机,值得我们魂牵梦绕吗?我们一一揭晓。

Tenergy 19

波瓜是什么 这波瓜甜不甜(2)

如何定义?

按笔者的看法,简单地说,Tenergy 19便是Tenergy 05的升级版。速度值13.2比13,旋转值11.7 比11.5。无论速度还是旋转,T19都稍微压过T05。不能说T19是Tenergy系列最凶悍的,因为速度表现上还是低于T80和T64的,每位选手对旋转和速度都各有自己的诉求。但确实,这两方面T19都高于T05。而且,11.7的旋转值是Tenergy系列中最高的!

波瓜是什么 这波瓜甜不甜(3)

要知道,在蝴蝶对Tenergy系列各型号的英文描述中:05 for Spin,64 for Speed,80 for Balance,直击T05在旋转方面的造诣。由此,我们对其升级版T19的吃球感和弧线能力更是期待。

如何实现?

用了比Tenergy系列直径更小的颗粒(直径1.5mm)然后更密集地分布。总结一下就是:颗粒小,间距窄。小颗粒是为了在中小力量下更容易引起颗粒的形变,以达到更好地吃球。但是为了保证整体的支撑力和反弹动力,必须密集分布。

波瓜是什么 这波瓜甜不甜(4)

虽然在旋转值和速度值的参数上,低于Dignics 05的13.5和12。但胶皮性能的体现,不是通过理论计算的,还要经由选手的技能来表现。Dignics系列是更犀利,但更脆实和更高的硬度,需要选手更高的发力水准。相比之下,Tenergy在中等力量下有更浓烈的裹球感,更适合一般选手使用。Tenergy是在缠住对手,而Dignics是为了摆脱对手。这个层面来看,Tenergy仍然大有可为,因为它并非Dignics低一级的版本,而是风格的不同取向。

林昀儒Super ZLC

超级纤维的多种口味

原来的横板芳碳鼻祖Viscaria,早已不是孤身一人。波尔ALC、张继科ALC、松平健太ALC、林高远ALC,都是同样的结构,却分化成不同的口味。蝴蝶总是擅长让我们一粒沙子便可看到一个世界。

波瓜是什么 这波瓜甜不甜(5)

与超级张继科和超级林高远一样,这块新品超级林昀儒乍看起来,除了容颜已改,觉察不出有什么特殊之处。结构上完全一致,板面和厚度没变,反弹特性12.3,振动特性11.1依然没有变化。但实际上,我们试打超级林高远的时候,就发现了跟超级张继科很是不同的感受。超级林高远显得更为蹦弹,比超级张继科更凶。而超张的持球感更好控。那么,超级林昀儒会有不一样的走向吗?据了解林昀儒曾经的手板的人士透露,比超级张继科市场版更柔和,吃球感细腻、软乎,这会是超级林昀儒的真相吗?

波瓜是什么 这波瓜甜不甜(6)

强悍的反弹力和大甜区向来是超级ZLC纤维的特色,虽然速度上比ALC更胜一筹,但咬球的停顿感不如ALC明显,林昀儒Super ZLC是否有可能在这方面更出彩?

Maze Advance

波瓜是什么 这波瓜甜不甜(7)

以梅兹代言的球板,向来不缺手感。除了曾几何时火热的梅兹芳碳,在这块Maze Advance之前,还有一块Maze Performance。事实上,两者是一样的纯木五层结构,以及同样的6.7mm厚度。但Advance官方标称的82g重量还是比Performance的85g更轻量化了。

纯木五层一向不缺手感,对于初级球友培养旋转的感觉还是很好的。但塑料球时代,薄五夹总是显得稍许单薄。这时候,厚五夹就有了用武之地。因为提供了更强的支撑力,在防守和借力上会更好一些。同时,反弹速度也有所强化。

奥恰洛夫Innerforce ALC

波瓜是什么 这波瓜甜不甜(8)

抓球,是基本的诉求

在Innerforce系列问世之初,蝴蝶就提出了“抓球感”的概念。将芳碳纤维内置于大芯两侧,中小力量下突出了纯木手感,凸显抓球的感觉和弧线制造能力,待到发足力后,才激发深层的纤维感和澎湃的阿尤斯大芯。便是该系列的最大特色。

Innerforce ALC和后来的升级版Innerforce Layer ALC有过很多拥趸。国家女队的陈可、顾玉婷、朱雨玲、韩国男队的李尚洙、日本女队的石川佳纯,都曾经手持这款球板。但奥恰洛夫虽然用的也是这个结构,但曾经稳扎稳打的特色,已经不是单一的诉求了。大杀器,也是奥恰洛夫Innerforce ALC想要实现的。

上旋对抗的大杀器

板面增大到158*152mm,大于原来的Innerforce Layer ALC,跟张本智和Innerforce ALC一样,都是为了更大的甜区和更深的吃球感。但奥恰洛夫Innerforce ALC的厚度达到了6.2mm,Innerforce Layer ALC和张本智和Innerforce ALC都只是6.0mm。

波瓜是什么 这波瓜甜不甜(9)

增厚板身,能够强化球板刚性,借力中加力表现更佳,防守也会更稳定,同时提高了直线击打、弹击之类的速度感。而且Innerforce Layer ALC向来适合快撕,反手暴击这块并非特长,增厚了板身的奥恰洛夫Innerforce ALC有望获得更为犀利的反手。

当然啦,一般都说,更薄的球板才符合时代“轻薄韧”的诉求。因为起下旋更好,发动起来更快。但更厚的板身,可能更耐扛,上旋对抗更强悍。何况,对喜欢搭配Dignics 09c这样的粘性套胶的奥恰洛夫来说,起下旋压根不是事。在现下的时代,要单板爆冲下旋就得分,可能性确实也低。

弗兰西斯卡Innerforce ZLC

波瓜是什么 这波瓜甜不甜(10)

更高的反弹力和更强的速度感

同样归属Innerforce系列,抓球是基本特点。同样是柔和吃球的林巴面材、纤维内置和喷射感强的阿尤斯大芯的组合。但Innerforce ZLC向来提供了与Innerforce ALC不同的性能。ZLC的反弹比ALC更干脆利落,借力上更舒爽,速度更快。ALC则咬球感更明显,更适合主动发力的暴徒使用。

波瓜是什么 这波瓜甜不甜(11)

从技术动作上看,弗兰西斯卡比奥恰洛夫更简洁。奥恰更喜欢通过高度持球下的大动作主动发力来获得快感,收获对抗的自信。

目前来看,反弹特性和振动特性上,弗兰西斯卡这块Innerforce ZLC与他之前用的阿波罗尼亚ZLC并无差异。不过,在蝴蝶这位制板大师手里,每片叶子乍看起来都差不多,实质上却是纷繁多样的。只待新品上市,我们好好欣赏便是了。

运营人员:HM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