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祭祖口诀(客家人年三十敬祖宗)

千年漂泊中形成的客家文化,一直固守着浓厚的 “寻根意识”和强烈的“祖灵崇拜”观念。

客家人祭祖口诀(客家人年三十敬祖宗)(1)

近十几年来,随着国家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平日里乡村中同村共屋、同屋共族、同族共根、同根共脉的叔伯梓侄、叔婆伯姆都难得一见。

年三十敬祖公,成为客家地区宗族亲人相聚相敬、增进情谊的最重要的民间习俗之一。

客家人祭祖口诀(客家人年三十敬祖宗)(2)

神可以不拜,祖公却一定要敬。敬祖公胜过拜神,这是客家人在新形势下形成的一个世俗共识。拜神者,各人有各人的企求,而敬祖公却绝无二心,它就是缅怀祖先功德,增进宗族观念,共享幸福生活,企盼美好未来。

年三十当天,一家老少来到老祖屋厅堂内,将三牲(猪肉、鱼、鸡)和供品(果品茶酒等),在八仙桌上整齐摆放,接着斟茶敬酒,焚香点烛,在香烛焚烧期间需添酒加茶,酒过三巡后,众人在先祖灵位前举香施行三鞠躬或三叩首礼,行礼时可在祖灵面前汇报家事或说一些吉祥话以及求财求平安之类的吉言善语,最后是燃放喜炮,整个过程大概持续一个小时左右。

年三十敬祖公,平日冷清的祖屋此时变得热闹非常,人头攒动,喜气洋溢,浓浓的亲情使人与人之间显得格外友爱亲善。就在这一天,不管是本地还是迁居到外地如“珠三角”等地的族人,都会返回老祖屋,焚香叩首,祭拜祖先,追思先祖功德的虔诚之情。

祭祀期间,不分权贵高低只分辈分大小,同祖屋、同祖公的叔婆伯姆、叔侄孙嫂欢聚一堂,聊一聊世间事,叙一叙别后情。一句句祝福话、一声声拜年语伴随着朗朗笑声,把祖公厅堂内欢乐祥和热闹欢腾的气氛推向高潮。通过敬祖拜宗,不但可以加深一祖相传、血脉相通的归属感,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拉紧血缘关系这根纽带,增强族人间爱乡爱家的凝聚力。

客家人祭祖口诀(客家人年三十敬祖宗)(3)

年三十敬祖公,是客家地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画,一首悦耳的和谐曲,一首激昂的抒情诗,一个传统的大民俗。

客家人祭祖口诀(客家人年三十敬祖宗)(4)

耕作人/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