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事者应不拘小节(成大事者必有静气)

黄蘖禅师说:“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困难就是黎明前的黑暗,只要跨过这道难关,就能迎来曙光。然而,许多人在面对困境时,总容易惊慌失措,最终与困境背后的机遇失之交臂。

01

“静”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符号,它不仅是做人品质和审美追求,更是处事的智慧。晚清帝师翁同龢有一副对联:“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困境都是错综复杂的,需要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理清,最终才能解决问题。大凡成功者,遇重大事件,都能沉着淡定,举重若轻。

传说商纣王听说西伯侯能算卦预知未来,又担心把他从牢中放出来会威胁到自己的江山社稷,于是就把从西周赶来营救父亲的伯邑考杀死并剁成肉饼,让西伯侯吃以作测试。如果西伯侯吃了,就证明他并没有神通的能力,也就不足为惧。

西伯侯此前卜了一卦,知道是怎么回事。但为了活命和天下社稷,他面不改色地吃下肉饼,还直言“好吃,好吃......”商纣王再也找不到合理地借口,只得放走西伯侯。

出狱后的西伯侯暗地里为推翻商朝积极准备,在他去世后的第12年,他的次子姬发推翻商朝,建立周朝。

《管子》中讲:“是故有道之君,其处也若无知、其应物也若偶之,静因之道也”。保持内心虚静,才能正确认识客观事物。

02

公元618年,李渊称帝,让平阳公主负责保卫京城长安。有一次,敌军来犯,由于关内军队兵力不足,娘子关的情况十分危险。平阳公主一边求援,一边带领娘子军加紧防御部署。

正在束手无策之时,平阳公无意中看见远处田野上丰收在望的谷子,顿时急中生智,计上心来,于是,她下令城内军民立即收割、架锅、用新米熬制米汤,米汤熬好后,平阳公主又令部众乘夜色从关上全部倒入关前沟壑中。第二天,平阳公主又吩咐所有人鸣锣敲鼓,欢呼叫喊。

成大事者应不拘小节(成大事者必有静气)(1)

敌军发现娘子关前沟壑中米汤横溢,疑为马尿;而城楼上旌旗招展,军民喊声震天,便错误地判断援兵已到。敌军害怕中了埋伏,不战而退。

苏洵在《心术》中写道:“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孙子兵法》中也讲“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

对于任何一个团队而言,哪怕困难再大,只要带头者的镇定自若,都会或多或少地起到稳定军心、鼓舞士气的作用。但若带头者都慌乱了,下面的人一定会跟着乱成一锅粥。

03

《阴符经》说:“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虚静是掌握万物根本的方法,在大事面前,越沉得住气,越容易找到解决的办法。

朋友有次要做一期游学报道,游学快结束时,他突然发现此前拍得照片全没了。手足无措的他火急火燎地跑去跟领导说:“糟了,之前的拍得照片全找不到了!”

领导了解情况后,说道:“只要没删,照片就还有找到的可能性。你现在需要做的是把后面的活动多拍一些照片,手机和相机都拍。如果之前的照片实在找不到,也就只能用接下来的照片了。”庆幸后来照片找到了。事后,朋友问领导:“你难道不紧张吗?”领导笑答:“紧张有用吗?遇到事情的第一时间不是光顾着紧张,而是要去找可以挽救的办法。”

在《我是歌手》第三季中总决赛中,歌手孙楠突然宣布退出第二轮比赛,现场一片哗然。面对这样的突发事件,主持人汪涵当时也非常紧张,后台的他紧捂着胸口,直喊“心脏都要跳出来了”。他强逼着自己冷静下来,最终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完美应对了这次突发状况,他的这次完美应对也被称为“教科书式的救场”。

成大事者应不拘小节(成大事者必有静气)(2)

静气并非是天生就有,而是需要不断地反思、总结,如果平日里应对每件事情时,我们都习惯于冷静思索,当面临大事时,还会那么惊慌吗?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有这样的表达:“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唯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历练自己的静气,面对纷繁复杂的人事时,我们才能平心静气地应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