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最后一次遇到的三大名将(传说中曹操所忌惮的五个人)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句诗词包含着何等的雄心与壮志。曹操虽被贬称为"枭雄",但无可否认的是他的雄才伟略与壮志豪情。

曹操最后一次遇到的三大名将(传说中曹操所忌惮的五个人)(1)

曹操的一生其实是非常值得敬佩的,早年的曹操其实颇受董卓欣赏,当时的董卓可谓是权倾朝野,曹操却能坚决舍弃唾手可得的荣华富贵,为大汉王朝惩处国贼,明知此任务艰巨而危险,仍义无反顾。可就这样一位勇士,一生当中也有十分忌惮的人,其中的一位还差点让他赔了性命。

第一位:马超

关于马超,曹操曾经发出过这样的感叹"马儿不死,吾无葬地"。这里的马儿自然指的就是马超了,而这句话的意思也十分粗浅直白,那么究竟是什么缘故,竟让曹操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马超,字孟起,扶风茂陵人,是蜀汉的悍将,不仅武艺高强,才略也十分出众,可谓智勇双全。但马超的人品可就颇受诟病了,不仅杀害降将,还为了利益出卖朋友,更令人不齿而又发指的是,马超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竟将自己家人的姓名安全弃之不顾。

曹操最后一次遇到的三大名将(传说中曹操所忌惮的五个人)(2)

虽然他的人品真不算好,但他出众的才能依旧让他在三国那个乱世中大放异彩。马超和韩遂联手准备对抗曹魏大军,开始了潼关之战。

"兵车未动,粮草先行",这句老话足以证明在行军作战的过程中,后勤补给有多重要。在和曹操作战的过程中,马超敏锐的意识到曹魏军队在补给上的漏洞,提出了"消耗战"的战略,希望通过粮草运输的弱点消耗曹操的实力,从而打败他。

曹操最后一次遇到的三大名将(传说中曹操所忌惮的五个人)(3)

可是韩遂却不同意马超的策略,最终二人没能达成共识,曹操也因此得以逃过一劫。曹操在听说了此时之后,心有余悸,发出了如此感叹:"马超不死,总有一天我会死于他的手上"。

第二位:周不疑

周不疑是荆州人士,幼年时便是众人交口称赞的天才。这种小时候就显现出天赋的人一般是两种结局:一种是声名远扬,饱受赞誉;另一种是"小时了了,长大未必佳"的"伤仲永"之例。显然,周不疑是前者。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是个爱才之人,他对周不疑也是十分欣赏的,甚至想让他当自己的女婿,可是周不疑却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并非周不疑不愿效力于曹操,柳城之战曹魏军队的胜利,有大半要归因于周不疑的献策,倘若周不疑不愿效力曹操,怎么会愿意献策呢?

后来的周不疑与曹冲交情甚好,对,没错,就是那个小小年纪就懂得用巧妙方法称重的"小神童"曹冲,这两人之间也算是惺惺相惜了。可惜的是,曹冲英年早逝。周不疑坏就坏在他的才能和心气都太高了,不好驾驭。既然不能为自己所用,最安全的方法当然就是除掉他了。其实有传闻称曹丕听说此事,特地为周不疑求了情,曹操却用一句话反驳了他:"这个人的才华非你能驾驭"。周不疑去世的时候年仅十七岁。

第三位:关羽

这位就更加大名鼎鼎了,甚至让曹操畏惧到了"避而不战"的地步。

关羽作为刘备的结义兄弟,不但武艺高强,且对刘备忠心耿耿。刘备自立为王之后,关羽奉命讨伐曹操。曹操丝毫不敢小觑,连忙派两位将军对抗关羽。可他终究还是对关羽的能力认识不足,两将联手也不敌关羽。一位将领被杀,一位则成了俘虏。曹操无奈之下,不敢在于关羽缠斗,只得"避而不战"。

曹操最后一次遇到的三大名将(传说中曹操所忌惮的五个人)(4)

曹操如此一位好勇争强之人,却让关羽逼迫到了这等地步,关羽之勇,可谓展露得淋漓尽致。

第四位:周瑜

曹操最后一次遇到的三大名将(传说中曹操所忌惮的五个人)(5)

"年少曾将社稷扶,三分独数一周瑜。"这是范成大对周瑜的评价,不难看出其字里行间所洋溢的对周瑜的肯定与赞美。

当初的曹魏大军何等骁勇,横扫长江,威风凛凛。可却在赤壁之战上栽了个大跟头,北方将士不谙水性,周瑜就利用了这一点,再运用气象知识,巧妙运用东风,采取火攻之计,打得曹魏大军如丧家之犬一般狼狈。

从那之后,曹操就对周瑜产生了深深的忌惮,得知周瑜去世的消息之时,曹操兴奋得手舞足蹈。如此心腹大患已除,曹操怎能不开心呢?

第五位:司马懿

曹操最后一次遇到的三大名将(传说中曹操所忌惮的五个人)(6)

司马懿同周不疑相同,也是年少成名。曹操同样十分欣赏司马懿的才华,屡次相邀司马懿为自己效力。在曹操的坚持之下,本来并不属意为曹操出谋划策的司马懿终于肯"出山",不情不愿的在曹操手底下任职了。

但曹操一方面钦佩着司马懿的才华,一方面又对他有着颇多猜疑。曹操虽然是生性多疑,但事实证明,他的猜忌是对的,司马懿果然是一个"地雷"。曹操仍在世的时候,就预料到了司马懿有不轨之心,多次嘱咐曹丕要多加防范,但可惜的是最终还是没能阻止"踩雷"的发生。

其实曹操在世的时候,司马懿还是装得很安分守己的,可这样还是让曹操如此重视,足见曹操对他的忌惮。

曹操面对可以除掉的恐惧,手起刀落毫不留情;面对无法除去的恐惧,他也果断选择避让。所谓"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无论曹操是否真的说过这句话,但无可否认的是,曹操确实是一个杀伐果决之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