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算法总结(化繁为简科学分类法)

无论我们去超市买东西,还是去图书馆看书,都会发现上千种的商品和书籍,被划分为若干个区域,每种不同的商品整齐摆放在各自的位置,购买者只需按图索骥,就能轻松找到自己心仪的商品。

与之对应的,则是杂乱无章:凌乱的衣柜、堆积如山的库房、繁杂的公司业务材料以及坏掉的十子路口红绿灯。每每看到或想起,直叫人抓狂。

其实,这一切现象背后,都体现着人们分类思维的能力。商超和书店就是用了分类法来解决复杂问题,淘宝给用户打上了六七千多个标签,用超级分类法,服务了七八亿用户,分类法的利器则是化繁为简。

掌握了化繁为简的基本规律,就掌握了应对不确定性成竹在胸的能力。

‬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优秀的个人和企业总在做减法。他们拥有化繁为简的强大能力,通过有效分类,从混沌中找出秩序,准确抓住海量信息背后的主要矛盾,将有限的资源集中起来解决关键的问题,这也是卓越领导力的体现。

《化繁为简》,由原“新东方20周年功勋教师”、氢原子创始人罗蓓所著,她教授过上百万学员,2018年度全网知识付费外语类Tpo5爆课“8遍魔耳”打造者。

分类算法总结(化繁为简科学分类法)(1)

本书是作者用自己20多年的实战经验和理论研究总结,致力于介绍和解决个人与企业两类十大典型问题。每个问题都直击灵魂,所给的建议和提案既贴合实际又非常有效。

‬分类思维的重要性

分类法鼻祖、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在对人定义为属种差时,就开始用到分类法。他注意到,分类具有层次,要对一个物种下定义,就要找出这个物种在整个物种的分类层次中处于哪一个位置。

同样的道理,要解决复杂问题,就要先分析解决问题的维度有哪些?这些维度是否反映了主要矛盾?

(著名商业记者布赖斯·霍夫曼指出,任何一个人,无论是专家还是新手,都会遇到从没见过的新问题,这个时候,不应该着急去找解决方法,而是要先给问题分类、定性。只有正确地理解了问题的类型,才能更容易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

苹果手机创始人乔布斯,1976年与合伙人创办了苹果公司,后因性格和经营管理理念与董事会有分歧,1985年被苹果公司董事会扫地出门。

分类算法总结(化繁为简科学分类法)(2)

乔布斯(网图)

没了乔布斯的苹果公司,其经营状况江河日下,10年间其市场份额已经下跌到不足4%,以至于这块烫手山芋欲卖出时没人敢接。

于是,1997年乔布斯重新执掌苹果公司。他将公司当前的产品线,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革,抓住主要矛盾,化繁为简,在公司战略会议上,他拿起粉笔只画了一竖一横,从消费和专业级别两个维度,将苹果产品分为四个象限,不在其中的产品一律砍掉。

分类算法总结(化繁为简科学分类法)(3)

这一举措,在短时间内就使得苹果公司扭转乾坤,带领公司开始步入全新的辉煌。

我们知道,在摸不准市场风向的情况下,往往是品种越多,成功率越高,但乔布斯独辟蹊径、反其道而行之,采用分类思维,仅用两个维度抓住了主要矛盾,无论多么复杂的问题,在他这里都会迎刃而解。

生活中,分类思维,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非常重要,我们太容易在繁杂的问题上迷失。

比如刚看完一本书,心里有许多东西想一吐为快,就是不知从哪里下手,因为此时想记录下来的东西太多了。这时就需要用到分类思维,化繁为简,理出头绪。

事上练的分类思维牛人

我们知道,阳明心学是一门讲究实践的学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通过事上练,方能达到知行合一。

要想拥有分类思维能力,也得事上练。

无论是分类法鼻祖,瑞典生物学家卡尔·林奈;还是思维导图鼻祖,古罗马哲学家波菲利;或者是引入“基本分类”概念的英国两兄弟东尼·博赞和其弟巴利·博赞等,莫不都经历了无数次的反复实践和论证,在事上磨练,采用科学的分类思维,改变了历史的牛人。

我们的祖先智人,从茹毛饮血的原始部落脱颖而出大概是在二十万年前,七万年前走出了非洲。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他们都是靠打猎、采摘过日子,常常是食不果腹,直到一万年前才开始种上了小麦和水稻,进入农耕社会,从此告别了荒蛮世界。

分类算法总结(化繁为简科学分类法)(4)

其实,小麦和水稻的种子一直都伴随着我们的祖先,只是因为他们无从得知哪些植物可以吃,哪些不能吃。他们只有本能地分类,比如有关毒蘑菇与可食蘑菇的区别;毒蛇与无毒蛇的区别,而缺乏科学分类。

植物如此,动物亦如此。要从海量的动植物中,分出人类能够食用的,只有科学分类能做到。林奈,就是生物物种科学分类第一人。

1552年,麦哲伦船队历时三年终于环绕地球了一周。之后,人们接触的物种及信息越发庞大,给人们带来许多困扰,直到1707年林奈出生。

‬把世界神秘化在那个时代非常常见,这是人们面对复杂性而束手无策的体现。

见识多广的林奈,面对过更大的复杂性。他秉持科学的精神,致力于分类,要从混沌中,找出秩序。这种情怀贯穿了他的一生。

经过数十年的研究积累,按照他的分类法,把生物物种归成了一幅庞大的“生物谱系图”,还首次提出了“双命名”法则,即采用属名 种加词的方式对植物进行命名,这种法则随后推广到了动物与动物之间。

在一个对复杂性缺乏清晰认知的时代,别人把不认识的物种神秘化,只有林奈采用科学分类方式,这就是化繁为简的魅力。

正是因为懂得科学分类,我们才知道了普莱费尔用饼图及条形图,直观呈现了贸易、债务信息;提灯女神南丁格尔用两个分类维度制作的“玫瑰图”,使得战地医院卫生大为改善,伤兵致死率突降至2%。

分类算法总结(化繁为简科学分类法)(5)

网图

如今,采用分类法解决复杂问题的现实例子不胜枚举,只要留意,处处都可以看到。我们都是在大树底下乘凉的人。

‬培养分类思维能力有方法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中有句诗:“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诗人指出,要想获得知识,一是要花气力,一是“要躬行”。不仅要下功夫,还要亲身去实践。

拥有科学分类思维能力,同样也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

生活中,我们总感到自己的一天时间,被其他人或各种杂事切割得七零八碎,单位的、自己的,有时恨不得找个地方偷偷地躲起来,眼不见为净。

躲是没用,有用的是首先学会培养高效分类习惯,作者在书中一共提出了如下6个方面:

A,时间管理

管理任务的经典工具,莫过于重要紧急四象限图,管理占用各种时间的任务,尤其是外部的和他人委派的。

分类算法总结(化繁为简科学分类法)(6)

网图

该图用了重要和紧急两个维度,共分成四个象限。显然,我们应该先完成重要且紧急的事情,需要自己躬身入局。重要但不紧急的可以委派他人去执行。

需要指出的是,在重要但不紧急这个象限,需要考虑共时分类(一天)和历时分类(长期)的时间维度,学会时间管理。只有从共时分类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转成历史分类长期思维,这样才能看清自己工作和生活的真相。工作固然重要,但身体健康更重要。

B,任务管理——神奇便利贴

C,文件管理——抓出办公室的时间黑洞

电脑里越来越多的文件和文件夹,如同隐藏在办公室里的黑洞,吞噬着人们的工作效率,消耗着我们的的能量和热情。用分类法可以除掉它。

D,清单管理——航空、急诊的救命工具

E,Top3思维:——重要的事情就三件

分类算法总结(化繁为简科学分类法)(7)

书中截图

F,定位——不迷茫的诀窍

作者指出,善于思考的人,都很重视培养自己的底层思维,不是等到有了现成信息再做分类,他们很早就在思想里把事情分了类别和层次。

结语:

在此,我想引用书中的内容做结语。

达·芬奇曾说“简单才是终极的复杂”;乔布斯也秉承“少即是多”的极简主义哲学。大师们总能从复杂中找到简单。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化繁为简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无论是第一性原理、第二增长曲线,还是底层逻辑、OKR等近年来流行的这些概念,和思维框架,本质上都是想告诉我们,抓事物主要矛盾,把问题分类,用有限的资源解决关键问题。

《化繁为简》为人们开出了一剂解决复杂问题的良方。对于有意提高工作效率和提升自我能力,或者是从娃娃抓起做好亲子,在这本书里都有你要找的方法。

平庸与高手之间,隔着的是一本《化繁为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