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卖给华为芯片(会对华为芯片影响有多大)

如果说现在有一个收购会让全球科技巨头捏一把汗的话,那就是英伟达要400亿美元收购英国全球最大的移动芯片架构公司ARM了,不过,在近日根据根据英媒报道,英国将对此项收购进行涉及反垄断和国家安全问题的调查,这就意味着英伟达的收购之路并非那么平坦。

英伟达卖给华为芯片(会对华为芯片影响有多大)(1)

ARM公司不是一家科技巨头,但它是移动芯片架构领域的王者,ARM的芯片设计架构被应用于全球超过90%以上的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的芯片设计,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只要是移动设备,就十有八九是采用英国这家ARM公司的芯片指令集。

那么,如果英伟达真的被英国政府批准收购ARM,谁最紧张?无疑是那些从事芯片制造和设计的科技公司,网上有网友说华为海思可能会因此遭受很大影响,本文就讲讲英伟达收购ARM,会不会对华为芯片产生影响,影响又有多大?

先科普一下芯片行业的一个知识,这样你会对ARM的重要性有所了解。

以产业前后端为标准,芯片行业细分为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和芯片封测三大产业,其中芯片制造最难,设计其次,封测则相比更简单一些。

对照一下企业,苹果的A系列和M1芯片、高通的骁龙芯片以及华为的麒麟芯片都是自己先基于ARM架构设计,然后交给比如台积电、中芯国际、格罗方德这样的晶圆代工工厂进行制造和封装测试,完成后再发给对应的组装工厂进行手机等产品组装,比如富士康就是全球最大的苹果设备组装工厂。

不过,三星是个全能型选手,上述芯片出厂的流程全部都能自己完成,相对抗风险能力比较高一些。

现在全球芯片短缺,美国汽车行业深受影响,现在美国也看到了这点,正在大力推动本土芯片全产业链的发展,英特尔无疑就是要复制三星这个芯片全产业链模式,现在英伟达也开始试图通过收购ARM来获取移动芯片设计标准的话语权。

在此之前,深受关注的荷兰ASML公司随着市场的发展,背后的股东也成为美国公司控股的资本国际集团和贝莱德集团。

综合在一起看,美国这些年其实就在做一件事,通过资本的手段收割芯片行业的领先公司和技术,以此建立芯片技术壁垒,以达到满足国内产业对芯片的需求,同时掌握全球芯片产业链的话语权。

美国的这个意图在前不久强制性要求三星和台积电交出市场数据这个举动暴露地非常明显,华为的5G芯片受无端打压,也是和美国的这个所谓“芯片优先”有直接关联。

所以,对于英伟达要收购ARM,这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商业收购案,而是上升到了反垄断、安全、话语权这个层面的问题,对于深度依赖ARM芯片设计架构的科技公司来说,不得不考虑的一点是:

万一芯片设计架构授权被“卡脖子”,如何应对?

英伟达卖给华为芯片(会对华为芯片影响有多大)(2)

ARM为何如此神奇,竟能左右芯片设计的发展?不妨简单回顾一下这家公司的发展史。

1978年12月,物理学家豪泽和工程师Chris Curry在英国剑桥创办了一家CPU公司,当时主要是为当地市场供应电子设备,一年后改名为Acorn公司。

刚开始这家公司的电子设备也缺芯片,摩托罗拉的16位芯片太慢,英特尔公司拒绝了其索要80286芯片设计资料的请求,无奈只好自己设计芯片。

1985年,Acorn公司推出了自行设计的第一代32位、60Hz处理器,并用这个处理器做出了一台RISC指令集的计算机。

这台计算机英文名为Acorn RISC Machine,简称ARM,其使用的RISC中文意思是“精简指令集计算机”,特点是指令简单、功耗小和价格便宜,适用于移动设备。

这个时候,ARM公司被苹果的乔布斯瞄上了,苹果出了个“牛顿PDA”用的就是ARM早期的芯片。

1990年Acorn改名为ARM计算机公司。苹果出资150万英镑,芯片厂商VLSI出资25万英镑,Acorn以估值150万英镑和12名工程师入股。此后在苹果产品的带动下,ARM的发展一马平川,英特尔、高通、三星、微软、英伟达等巨头都先后推出了基于ARM架构的处理器产品。

现在,搭载ARM芯片架构的设备数量是英特尔的25倍,全球99%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都采用了ARM架构。ARM的商业模式就锁定在了通过授权来获取收入。

到了2016年,日本软银的孙正义看好移动终端未来的发展,花了320亿美元把ARM收购了,但因为在2019年亏损严重,软银不得不考虑把ARM卖了来改善公司经营状况。

软银找过苹果公司,但苹果似乎并不像乔布斯时期那么感兴趣,反而英伟达表现了浓厚的意向,开出400亿美元想要收购ARM。

ARM公司的前世今生大概就是这样,再说说对华为芯片发展会有什么影响?

我们知道华为海思的麒麟9000芯片是基于ARM Cortex G78架构设计的,被制裁以后,麒麟9000芯片不仅稀缺,升级版也是遥遥无期,可以说上述的芯片出片的三个环节都被卡住了,即便ARM继续授权给华为更先进的架构,以海思的能力设计麒麟更高端的芯片没有难题,难就难在即便设计出来了,制造和封装也走不通。

再进一步,假如英伟达收购ARM被通过了,就意味着英伟达这家做GPU的公司掌握了移动芯片设计的话语权,作为一家美国的科技公司,在商言商,自然不会放弃华为这个大客户,但如果受限于目前美国限制华为的政策,合作的前景并不明朗。

说到这里,鉴于华为麒麟芯片的现状,其实英伟达收购ARM与否,至少在目前对华为其实影响不大,因为制约华为麒麟高端芯片的不仅仅是ARM设计框架,还有晶圆代工和封装测试,就算ARM或者英伟达完全授权,也还需解决制造的核心问题。

英伟达卖给华为芯片(会对华为芯片影响有多大)(3)

所以面对现实,不如转型,做华为海思目前能够得到的领域,本身海思也是曾经位列全球半导体前十的公司,实力不容小觑,面对目前多个行业芯片短缺的市场,还是很有一番作为。

对于英伟达是否能够收购ARM,我们静观其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