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的建立和灭亡时间(周朝灭亡的历史真相)

鱼羊史记.看新鲜的历史

周朝的建立和灭亡时间(周朝灭亡的历史真相)(1)

撰文:澈冬澈

编辑:吃硬盘吧

插画:发达蚊

#01.

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2年),周幽王废申后和太子宜臼。申后的父亲申侯大怒,联合鄫国和犬戎大举进攻西周都城镐京。犬戎攻陷镐京,在骊山下杀死了幽王,抢夺大量财宝后离去。申、许等国便拥立太子宜臼继承王位,即周平王。周平王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犬戎时常侵犯。不得已之下,平王选择迁都到洛邑。平王迁都,就成为了西周与东周的分界线。

东周从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一直到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为止,包括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周王朝正式灭亡。

贾谊在《过秦论》当中却有这样的描述: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为什么会是“二周”,秦始皇灭六国,不是只灭了东周这个王朝吗?

实际上,“东周”和“西周”除了指两个前后相继的朝代以外,还是战国时期两个国家的名称。

春秋战国以来,周王室日渐衰弱。特别是三家分晋、三桓专鲁和田氏代齐使得诸侯独立意识崛起,周王室的意义和作用渐渐被轻视,实力大大被削弱,只能仰仗强大的诸侯国的庇护。尽管实力大不如前,东周王室的内斗却依旧十分激烈:

前441年,周贞定王死,其长子姬去疾即位,为周哀王。哀王仅在位三个月,就被其弟姬叔袭杀害,叔袭即位,为周思王。思王在位五个月的时候,又被其弟姬嵬杀害,姬嵬即位,为周考王。由于这些杀伐篡位之事均发生在同一年,因此考王即位的时间是在公元前440年。正是在周考王在位时期,东周西周两小国的出现露出了端倪。

周朝的建立和灭亡时间(周朝灭亡的历史真相)(2)

#02.

《史记·周本纪》记载,周考王把他的弟弟封为桓公,封邑在河南。这个河南,指的是位于成周的王城。东周初年营建东都雒邑,称为成周,王室所居为王城,殷移民的居住地为洛阳。前520年,周景王去世,周敬王即位,此时发生了王子朝之乱,为了避其锋芒,周敬王便搬到洛阳居住。自此以后,历代周王都居住在洛阳,便称洛阳为“成周”且洛阳的占地面积大于王城。因此,周考王便把久不居住的旧王城赐给了桓公。

桓公名揭,因封地在成周以西,也称西周桓公。桓公也有着自己的世系:桓公—威公—惠公。周显王时,西周惠公以“奉王”为理由,把自己的小儿子封在巩这个地方,称为东周惠公,此后,居住于巩地的这一脉就被称为东周。

总结一下,战国时期的西周国是居住在河南的西周桓公及其后裔,东周国是西周惠公所分出的支裔东周惠公及其后裔。

同族同宗的东周和西周两国,并没有因血缘关系而亲密,反而因为地位相等、关系相近,经常闹出矛盾,并且其他的国家也在其中搅混水。两国矛盾的斗争正式爆发于周显王时期,抢夺粮食、爆发战争都是常事。更时时有东周要种稻,西周不放水的事情发生。

东西周之间相互征伐,为了在战争中获得胜利,两国会用祖上流传下来的“名器重宝”贿赂各个大国。而象征着国之正统的周朝宝器,对于魏、楚等国有着强大的吸引力。

在一次东周和西周的战争中,韩国支持西周。原因就是西周是正统的天子之国,有更多的名器重宝。由此而见,当时的东周和西周,已经没有了先祖的英武之姿,只能靠着传世之宝在大国中间苟延残喘。

周朝的建立和灭亡时间(周朝灭亡的历史真相)(3)

#03.

战国时期,东西周的处境可以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赵国可以轻易地抢走东周的”祭地”;秦国想要经过东周境地去攻打韩国,东周都不敢拒绝这种无理的要求;秦国的樗里疾来西周,西周君毕恭毕敬地接待,丝毫不敢怠慢。即使东周西周的实力如此不堪一击,他们在群雄争霸、大国吞并小国的战国依旧苟延残喘,没有被消灭。原因就在于,在当时人的心中,东周西周依旧代表着周王室的正统,轻易是不敢侵犯的。周赧王四十五年,秦国曾想攻打二周,可是有人劝说:攻打二周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是若因此在天下诸侯那里落得话柄,那就得不偿失了。

春秋战国是诸侯争雄的舞台,早就不复昔日繁华的东西周,在史书上也只是一笔带过。后人不知道它经历了多少世系,发生了什么事情,只知道周王室在风霜刀剑中战战兢兢地生存,明知道自己终有一天会被消灭,但还是祈祷这一天晚一点到来。

战国后期,秦国将视线投向东方,统一六国的野心昭然若揭。周赧王五十九年,秦国攻打韩国,夺取了阳城、负黍等地。西周感到恐慌,于是背叛了与秦国的盟约,选择与各诸侯国合纵抗秦。秦昭王知晓后,怒而攻之。西周君赶忙到秦都咸阳来请罪,并且献上了三十六座城邑和三万的人口。过了几年,昭王又抢夺了西周所有的名物宝器,并把西周君撵到了洛阳以南的惮狐居住。七年之后,秦庄襄王元年,秦相吕不韦灭掉了东周,把东周君迁到了“阳人地”。直到秦王嬴政统一六国,二周成了秦统治下的郡县,周的历史就彻底结束了。

推荐阅读:

古代如果没有儿子究竟有多惨,这里有个例子

“一夜夫妻百日恩”的真正来历

湖北人为何叫九头鸟,原来是这样

本作品版权归鱼羊史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