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日照的经济状况(日照位于全国先列)

10月14日,市新闻办举行“日照体育这十年”新闻发布会,介绍日照体育这十年来的发展变化。

山东日照的经济状况(日照位于全国先列)(1)

近十年来

日照聚力打造高水平全民健身版图

提高市民生活幸福感满足感

目前

全市已建成各类体育健身场地7900余处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4.78平方米

位于全国先进行列

城区构建起“10分钟健身圈”

54个乡镇实现体育公园全覆盖

1470个行政村实现全民健身工程全覆盖

建设了1600余公里的登山步道、健身步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日照打造体育发展“六大版图”,加快建设现代化海滨体育名城,办好人民满意的体育,让“生活在日照就是幸福”成色更足、底色更亮。我市成功创建为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全国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城市、全国幼儿体育试点城市、全国青少年脊柱健康管理工作试点城市,连续三年获评“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目的地”,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抗疫情 保备战 突出贡献奖”。体育兴城、体教融合、全民健身、体育特色小镇等经验在全国推广。日照市体育局被表彰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

打造高含金量政策版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坚持党政主导、全民参与、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突出体育为民、体育兴城,将体育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市一盘棋推进体育工作。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筹办第25届省运会、发展体育产业等工作,写入市委全委会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纳入城市总体发展战略。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打造现代化海滨体育名城的发展目标,将体育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市政府专题会议多次听取体育工作汇报,市人大、市政协连续三年对体育工作开展专题视察和对口协商,促进形成了举市一致办体育的格局。

多维度政策保障,推动“大体育”政策系统集成。市人大在全省率先出台了《日照市全民健身促进条例》。市委市政府高定位优化体育发展环境,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让黄金政策发挥黄金效益。市级层面出台了《关于坚持“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聚力承办好山东省第25届运动会 加快建设现代化海滨城市的意见》《关于建设现代化海滨体育名城的意见》《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实施方案》《关于加快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日照市体育产业规划(2021-2025年)》等具有牵引作用的制度文件和系列配套文件,还以部门文件印发了《日照市“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等一批管长远、把方向的规划文件,为体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打造高水平全民健身版图,提高市民生活幸福感满足感

聚焦“群众去哪健身、跟谁健身、如何科学健身”等问题,推动“四个转变”,深入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我市连续两年在全省文体满意度测评中获第二名;作为全省唯一,被省体育局推荐上报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

➤把城区体育转变为全域体育,健身设施举步可就。大型场馆着眼建管运一体示范。以筹办第25届省运会为契机,全市新建和改造提升体育场馆22处,其中新建场馆15处,填补了主城区大型体育场、体育馆空白,补齐了区县高水平体育场馆短板。国际足球中心是全国第七、山东首个专业足球场;网球中心是江北最大的网球基地。所有场馆建、管、营一体谋划,全部满足全民健身、赛事举办和产业运营需要,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让场馆红利全民共享。学校场馆立足开放共享示范。全市所有符合条件的160所学校体育场地面向社会开放,白天是孩子们体育活动的快乐操场;晚上成为市民全家总动员、老少齐健身的欢乐营地。央视《焦点访谈》节目报道了我市做法。身边设施围绕生态便民示范。城区构建起“10分钟健身圈”,54个乡镇实现体育公园全覆盖,1470个行政村实现全民健身工程全覆盖,建设了1600余公里的登山步道、健身步道。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类体育健身场地7900余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4.78平方米,位于全国先进行列。“花在眼前、绿在身边、健身就在家门口”成为市民生活真实写照。

➤把部门职责转变为社会共管,体育组织遍布城乡。大力发展壮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建起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按照1个体育总会、2个人群体育协会和N个单项体育协会的模式,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体育总会、老年体协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覆盖率100%,村(社区)体育组织覆盖率100%。这一经验,被国家体育总局在全国推广。发展体育协会、俱乐部,全市已有各类体育社会组织300余家,3A等级10家。全市已建有全民健身活动站点3000多个,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从十年前的5900多人增长到现在的19000多人,超过总人口的6.3‰,成为群众身边的草根健身教练。

➤把政府配餐变为群众点餐,赛事活动覆盖全地域全人群。每年举办各级各类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从十年前的几百场增加到现在3000余场次,近百万人次参与,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6%。丰富群众赛事体系,四年一届的市运会、残运会、老年人运动会形成固定赛制,每年一届的全民健身运动会、冬季全民健身运动会、青少年联赛等,一年四季不断档,形成了“天天有活动、周周有比赛、月月有大赛”的生动局面。创新社区体育服务,2021年,开展了省级社区运动会试点,已在全市普及推广。今年,创新开展省级体育生活化社区建设,相关经验在全省会议交流。积极挖掘特色赛事,结合乡村自然资源禀赋,创新举办了绿水青山运动会、生态田园运动会、盐茶古道马拉松、山海骑行等赛事活动。参赛者在绿水青山间,开启一场生态运动的大狂欢。

➤把传统集中式转变为线上线下结合,健身指导更加科学智慧。推动健康关口前移,成立了全省首家市级体育医院,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了61处国民体质监测站点,累计服务5万余名群众。我市国民体质合格率稳定在93%以上,体卫融合经验被省体育局发文推广。打造“动起来·更精彩”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品牌,每年开展活动100余次,服务群众上万人。该品牌入选全国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项目库。打造体育抗疫产品,在全省率先开展“居家健身·抗击疫情”系列活动,足不出户抗击疫情,十万多个家庭参与。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体育报等媒体为日照点赞。搭建智慧体育平台,开发设计了全民健身线上服务平台“AI动日照”小程序、“乐跑日照”小程序等,满足市民个性化、品质化健身需求。

打造高规格赛事版图,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

办一场赛,识一座城。我们充分利用山、海、湖、林、草、滩等自然优势,市县联动、山海互动,先后成功举办了200余项省级以上重大体育赛事活动,从“春打太极拳、夏开水运会、秋跑马拉松、冬办体操节、四季打网球、全年下围棋”,到“发展三大球、做大水文章、打好户外牌、唱响特色戏”,体育,成为城市的活力时尚基因。

➤一是第25届省运会精彩圆满。第25届省运会设正式比赛项目32个、表演项目4个,小项996个,金牌1430枚,共有17000多名运动员、2600余名教练员、2800余名裁判员参加比赛,赛会规模居全国前列,比赛项目、参与人数均创历史新高。第25届省运会由日照独立承办,自5月28日首项比赛开始,到9月5日闭幕,历时三个多月落幕,取得圆满成功。省领导充分肯定本届省运会织牢了“安全之网”,展现了“文明之风”,彰显了“绿色之美”,传递了“智慧之光”,激发了“奋进之力”。市体育局作为省运会筹办牵头部门,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锚定“办赛精彩、参赛出彩、发展增彩”的目标,围绕竞赛核心,在筹委会中充分发挥参谋、协调、督查的作用,密切配合相关部门,全面协调推进各项筹办工作。在场馆规划建设、竞赛组织、备战参赛、全民健身、大型活动组织等方面,主动担当作为,出色完成了各项任务,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同时,坚持“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积极发挥省运会溢出效应,推动体育和城市融合发展,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综合承载力,擦亮了城市品牌。

➤二是品牌赛事炫动四季。成功承办了中国网球巡回赛、全国网球团体锦标赛、中国围棋大会、全国游泳锦标赛、第十四届全运会三人篮球、足球资格赛等高规格赛事,提升赛事品质、扩大赛事影响力。2019年中国围棋大会,6万人参赛观赛,55个国家和地区的围棋组织领导人在日照“同下一盘棋”,架起了日照与世界沟通的新桥梁,扩大了日照国际朋友圈。与中国网球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日照连续5年承办“全国网球团体锦标赛”,还承办了一系列国内外网球赛事活动。2020年,承办中国陆上赛艇极限挑战赛,打响了全国体育竞赛复工复产第一枪。

➤三是自主IP赛事蓬勃发展。先后创办了日照大青山国际太极拳大赛、中国(日照)国民休闲水上运动会、日照马拉松、中国体操节、日照“太阳城”网球公开赛等特色赛事。日照自2017年开始举办马拉松赛事,仅两年时间就荣获了中国田协金牌赛事。中国(日照)国民休闲水上运动会,以群众性水上运动赛事为主,让更多的市民和游客走进水上运动赛场和训练场,2018、2019年,每年参赛人数1万余人,观赛人数20余万人次。2019年中国体操节,总参与人数超过3万人,体操运动的时尚与动感和日照城市的青春活力高度融合。中国水上运动之都、中国国际休闲海钓之都、全国围棋之乡、全国首批帆船发展联盟城市等赛事名片更加闪亮。

➤四是职业赛事全面起势。2020年,山东女排、山东围棋队先后落户日照,揭开了日照职业体育发展的序幕,“日照钢铁”山东女子排球队,连续两年获得全国女排锦标赛亚军;日照山海大象围棋队摘得中国围棋甲级联赛亚军。日照兴业足球俱乐部、日照迈动篮球俱乐部相继成立,推动日照职业体育发展驶入快车道。在职业队伍“走出去”的同时,积极争引高级别的职业体育联赛。今年8月10日,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主场赛区落户日照,标志着中国顶级职业足球联赛首次落户日照。

山东日照的经济状况(日照位于全国先列)(2)

打造高效益体育产业创新版图,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体育产业是朝阳产业、幸福产业。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市场化办法,初步形成了以竞赛表演业、健身休闲业等为龙头,高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体育产业发展体系,体育产业对全市GDP贡献度不断提升。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有体育法人和产业活动单位1473家,创建了国家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1处,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1处、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单位、项目)8处、省级体育服务综合体2处。体育产业成为日照十大重点产业之一。

➤一方面,树立全产业思维,纵向打通产业链。发挥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带动作用,着力培育了一批高水平的市场主体。创新实施“链主 链条”模式,已培育了体育服务业产业链链主企业日照体育发展集团,打造了集赛事管理、教育培训、场馆运营、体育健康、体育金融于一体的“城市体育经济运营服务平台”,建设了帆船、龙舟、沙滩运动、篮球、排球等产业链条;打造了体育装备产业链链主企业中大体育产业集团,建立健全体育健身器材上中下游产业链;支持安泰集团打造了包含网球、帆船、自行车等项目的产业链;支持兴业集团打造了融足球、培训、会议服务、文化创意等为一体的产业链。

➤另一方面,做好结合文章,横向抓好跨界融合。充分挖掘日照自然资源优势,绿水青山延伸到哪里,就将体育产业拓展到哪里。做大体育旅游。依托“碧海、蓝天、金沙滩”,打造“赛场即是景点,比赛即是旅游”的体育旅游消费场景,形成了“一日比赛,多日停留;一人参赛,多人旅游;单人竞赛,多人消费”的体育旅游新模式,创建国家级体育旅游精品项目7项、省级体育旅游精品项目6项。日照“海滨山岳行”体育旅游线路连续五年荣获“中国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做好体育培训。国家水上运动训练基地等8家国字号训练基地相继落户日照。2020年以来,先后高质量服务保障8支国家队在日照训练备战东京奥运会,中国帆船协会、中国赛艇协会等8个单位致感谢信。做强体育科技。推动体育制造向体育智造转化,英吉多等国内高端制造企业先后落户日照,生产高端智能健身设备。布局“虚拟体育”产品,开发智慧体育创新平台。做优体育金融。积极争取市财政支持,设立体育产业扶持资金,扶持体育企业项目。连续两年开展“日照体育健康消费季”活动,省市两级共发放300余万元体育惠民消费券,拉动体育消费700余万元。银企合作发行体育联名卡,打造集运动、消费、结算、理财、融资、增值、权益等多种服务于一体的体育金融生态圈。做深体育文化。举办了网球文化节、中国围棋博览会、世界太极日等体育文化系列活动,创作了一批体育歌曲、剪纸、书法、摄影、书籍、宣传片、文创产品等体育文化作品,山东体育频道发展有限公司落户日照,体育成为日照重要的文化符号和城市印记。

站上新起点,踏上新征程

办人民满意的体育

奋力打造现代化海滨体育名城

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海滨城市赋能加力

以实际行动迎接和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来源:日照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