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四川三台县的历史(三台县乡镇地名由来1)

介绍四川三台县的历史(三台县乡镇地名由来1)(1)

据读者反馈,前期发过的三台县乡镇老地名不是很全,今天为大家具体唠一唠三台乡镇及下属办事处地名的来历。

潼川镇:因元明清时期,当时的三台县为潼川府,故而得名。

1、广化,因广化寺而得名,具体的广化寺位置史志中暂无记载,从广化乡得名因驻地广化寺而名可以大致推断,史志中的广化寺很可能就是今天的大佛寺(ps:原广化乡驻地在大佛寺山脚)。

2、长坪,因驻地桐子湾附近有一长平山而得名。

3、慕禹,相传很久以前有一白头老翁经常在此处的涪江边摸鱼,人们便把这里称为摸鱼洞,或唤作蟆颐洞,成立乡时谐音改名慕禹。

4、禾加,成立时以禾苗旺盛之意得名禾嘉,后习写作禾加。

北坝镇:解放前叫真武乡,因驻地在真武宫而得名,但真武宫的具体位置暂不可考,解放后,真武乡一分为二华为北坝和长坪两乡,北坝因地处县城以北的涪江冲击平坝而得名。

1、东塔,原名东山,因位于涪江左岸东山,1980年代改名东塔,以东山公园内古迹东塔而得名。

2、高山,名称来源于高山铺,古时三台到盐亭的官道便是从三台到高山,再过秋林到达盐亭,以往的古道三十里一驿,十五里一铺,供往来的行人歇脚打尖,更换马匹,固有高山铺,秋林驿,高山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3、百顷,原名漩涡沱,是涪江流经此地回旋而形成的冲击平坝,因境内地势平坦,良良田广褒而得名百顷。

新德镇,解放属氐土乡,与上述的东塔、高山、百顷及永新同属一乡。新德场镇地址最早为涪江的盐运码头,非常繁忙,后来便在此新建一个场镇取名“新场”。解放后以“破除旧思想,树立新道德”命名新德乡。

1、永新,原名馍馍店,最早为唐巴公路上的一处歇脚的幺店子,70年代后逐渐规模逐渐扩大,因而兴场命名永兴场。80年代定名普查时,因绵阳地区内叫永兴的太多了,因此以永新代替永兴之名沿用至今。

灵兴镇,明清时期为柳土乡,与今天的北坝、长坪同属一乡。境内有一座灵峰寺,香火鼎盛,人们经常到这里逛庙会,后逐渐形成场镇并取名“灵兴场”。

1、争胜,解放前争胜属于今石安镇,位于涪江冲击平坝上,坝上有一处古老的寺庙名尊胜寺,起初也是由庙会而形成场镇的,后设立乡为尊胜乡,文革时期,以争胜代替尊胜(三台话尊/争同zeng音)。

乐安镇,说起乐安镇,它的命名与前面提到的高山很相似。前面说到三台到盐亭的古驿道上有高山铺和秋林驿,而三台向西到成都的官道上则有乐安铺和建林驿,乐安之名则来于乐安铺,而关于乐安铺名称也有相传说是乐姓和安姓两户人家在此开店设铺而得名的。

1、青杠,得名于青杠店,最初由三台到中间公路上的一处幺店子发展而来。

2、天马,以境内天马石而得名

3、黄林,由黄连垭而得名,因驻地的山垭上有一片黄连树林而得名。

4、进都,解放前属于西平管辖,1962年划出成立进都人民公社,以公社驻地净土寺谐音而命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