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头什么时候引进(芋头既是菜又是粮)

芋头什么时候引进(芋头既是菜又是粮)(1)

不知道为什么,近一段时间内,突然刮起了一阵芋头不是我国原生产物的风,有一些人认为芋头是经印度传入古代中国的。这简直就是无稽之谈!在我国古代,关于这个的记载多不胜数,早在汉朝时就已经广泛入书,怎么就成了印度传进来的?

我国很多作物在古籍文献中都可以找到记载,而且这不止是一种蔬菜那么简单,还可以当粮食食用。在古代的时候,一种既能当菜又能当粮食的作物,自然会受到人们的重视,不少人用各种方法留下了记录。

魏晋时期,一个名字已经不可考的作者写了首名叫《汝南鸿隙陂童谣》的童谣,里面是这样说的:

坏陂谁,翟子威,饭我豆食羹芋葵。反乎覆,陂当复,谁云者,两黄鹄。

在这里我们要说一下,这首童谣其实在东汉年间就有流传,魏晋年间流传的其实是参考了班固《汉书》,这个我们下面会说到。关于这里的芋字,唐朝初年,经学家、历史学家颜师古注这样解释:

羹芋魁者,以芋根为羹也。

颜师古是颜之推的孙子,也就是南北朝时写《颜氏家训》颜之推,一代名儒,但我们这里不是考究历史人物,所以略过不提。

芋头什么时候引进(芋头既是菜又是粮)(2)

在一些严肃文献和笔记小说里,有关记载也多不胜数,五代时期,王仁裕编撰的笔记体小说《玉堂闲话》里这样写:

閤皂山一寺僧甚专力种芋,岁收极多,杵之如泥,造堑为墙。后遇大饥,独此寺四十馀僧食芋堑,以度凶岁。

我们可以看出来,这里写一寺庙的和尚靠吃芋头度过了荒年。

那么,最早的记载出现在哪里?在我国古代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种植情况呢?

芋头什么时候引进(芋头既是菜又是粮)(3)

一、汉朝以前,关于发端

东汉末年,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这样解释芋字:

大芋实根骇人,故谓之芋……齐谓芋为莒

我们可以看到,在古代时,莒也是芋的别称,但假如我们想在汉朝以前找到有关记载是非常困难的,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像是春秋战国时期那一波古籍里,没有芋头的记载,关于芋头的最早记录是在汉朝司马迁《史记》中。

司马迁《史记·七十二列传·货殖列传》中记载:

蜀卓氏之先,赵人也,用铁冶富。秦破赵,迁卓氏……曰:此地狭薄。吾闻汶山之下,沃野,下有蹲鸱,至死不饥。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我们在这里并没有看到写“芋”字,但翻译过来是这样的:蜀地卓氏的祖先是赵国人,冶铁致富。秦国击败赵国时,迁徙卓氏……卓氏说:葭萌地方狭小,土地瘠薄,我听说汶山下面是肥沃的田野,地里长着大芋头,形状象蹲伏的鸱鸟,人到死也不会挨饿。

《史记注》里解释过这里,是这样说的:

芋头形类鸱鸟之蹲。

所以,这里说的就是下面有芋。

芋头什么时候引进(芋头既是菜又是粮)(4)

东汉班固编撰的纪传体断代史书《汉书·翟方进传》中记载:

初,汝南有鸿隙陂,郡以为饶。翟方进为相,奏罢之。王莽时,常枯旱,郡中追怨方进。童谣曰:坏陂谁,翟子威,饭我豆食羹芋魁,反乎覆,陂当复,谁云者,两黄鹄。

我们在这里印证了前面那首童谣早在东汉时期就有流传,事实上,这首童谣在《后汉书》里也有被引,只不过略作了改变,咱们这里不再考究。

汉朝时一个名字不可考的作者在一本名叫《孝经援神契》的纬书中对种芋有过简单的叙述:

仲冬日,昴星中,收莒芋。

而详细的种植芋头方法在汉朝时已经出现,氾胜之编撰的农书《氾胜之书》里写芋头种植:

种芋,区方深皆三尺。取豆萁内区中,足践之,厚尺五寸。取区上湿土与粪和之,内区中萁上,令厚尺二寸,以水浇之,足践令保泽。取五芋子置四角及中央,足践之。旱,数浇之。萁烂。芋生子,皆长三尺。一区收三石。

所以,古代中国同样是起源地之一,汉朝时始有记载,并且种植方法已经成熟,这时期的农书里已经有了种植的记载。

芋头什么时候引进(芋头既是菜又是粮)(5)

二、魏晋到唐,关于种植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关记载多了起来,而且我们在别的文章里说过,魏晋时期,基本上每一样都可以入志怪小说,芋头也不能例外。

《列仙传》中有过这样一段记载:

酒客为梁丞,使民益种芋,三年当大饥。众如其言,后果大饥,梁民得不死。

这里写了一个好像能预卜先知的,让人提前种芋头,到了大饥荒时,人们因为有了芋头而没有饿死。《列仙传》的成书年代有争议,一些学者认为是汉代刘向编撰,另一部分认为是魏晋时期成书,到现在也没有争论出个结果。但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在这个时期,人们广泛当成粮食食用,而且从这时期的记载来看,种植方法已经成熟,种植面积也不小,是一种普通人可以吃到的家常物品,每写到人们受灾或者饥荒时,它就会出来救急,晋周斐编撰的《汝南先贤传》里有这样的记载:

袁安,除阴平长。时年饥,民皆菜食,租入不毕。安听使输芋,曰:百姓饥困,长何得食谷,先自引芋,吏皆从之。

另外,这时期,芋头也是可以入药的。南北朝齐梁道士陶弘景《类证本草》里写了禁忌:

生则有毒,性滑,尤为服饵家之所忌。

芋头什么时候引进(芋头既是菜又是粮)(6)

这么一种作物,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书里不写一下就太说不过去了。北魏末年,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二·种芋第十六》中写了芋头的种植方法,但他开始时引用了《氾胜之书》里的记载,咱们上面已经说过,只说他总结出来的种植法:

宜择肥缓土近水处,和柔,粪之。二月注雨,可种芋。率二尺下一本。芋生根欲深,其旁以缓其土。旱则浇之。有草锄之,不厌数多。治芋如此,其收常倍。

到了唐朝时就更加的普通,而且在山野之间,到处都有野芋头,是充饥的一种好东西。房玄龄等人合著的《晋书·李雄载传》里记载:

雄剋成都,军饥甚,乃率众就谷于郪,掘野芋而食之。

魏晋到唐朝,芋头的作用不可估量,是普通民众或者士兵没有食物时的一种最佳充饥作物。

芋头什么时候引进(芋头既是菜又是粮)(7)

三、宋明以后,集大成者

宋朝的时候,我国农作物进入完善期,这时候的选择多了起来,蔬菜方面的种类也丰富,所以芋头的作用较以前有所减少,比如我们如果看宋朝的史料,就再难看到用这个充饥救灾的记录,多是一些轻松的记载,宋朝罗愿编撰的《尔雅翼》中这样说:

唐开元中,萧嵩奏请注文选。东宫卫佐冯光进解蹲鸱云:今之芋子,即是著毛萝卜。嵩闻大笑。

芋头什么时候引进(芋头既是菜又是粮)(8)

不管是芋头还是蔓菁,到了宋朝时,都受到了萝卜的巨大冲击。到了明朝的时候,人们根据前人的记载,给芋头做了系统的总结,从品种到处植,从择种到移栽,都有详细的阐述。王象晋《群芳谱·菜蔬部·芋》中开篇这样写:

芋,一名土芝,一名蹲鸱,一名莒。在在有之,蜀汉为最,京洛者差圆小。叶如荷,长而不圆。茎微紫,乾之亦中食……今之十数种,有君子芋,淡善芋,百果芋,鸡子芋,车毂芋……又有蔓芋,博士芋,百子芋。

我们可以看到,他记载的芋头品种已经很多,在栽种上他是这样记载的:

正、二月将耕过地先锄一遍,以新黄土覆盖。三月中,择壬申、壬午、壬戌、辛巳、戊申、庚子、辛卯日,将芋芽向上,种……以粪著萁上,如萁厚。一区种五本,要匀,再以粪土覆之,芋成萁烂,皆长三尺。南方多水芋,北方多旱芋,总之,地皆宜肥……

芋头什么时候引进(芋头既是菜又是粮)(9)

到了现代,我国南北方都有种植这种作物,但跟古代比起来,现代人对芋头已经不再那么依赖。芋头从我国远古发端,到汉朝时,我国古代第一本农书《氾胜之书》中已经收录了种植方法。

魏晋南北朝到唐朝时成为人们穷困时用来充饥的一种主要作物,到了宋明时期,由于选择的多样性,芋头又逐渐减少。这仿佛是一种作物的悲哀,但仔细想想的话,这才是发展的必然。从古到今,芋头帮助着先民度过了艰难的岁月,等到人们可供选择的类别多时,又悄悄的成为了被替代品。芋头无言,一如那些默默奉献过的人,虽无言,但值得铭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