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肾脏病日活动(做好肾脏病科普的)

2021年3月11日是第16个世界肾脏日肾脏日前后,医务工作者会做很多关于肾脏的科普,但内容质量有区别,读者接收的效果也不尽相同肾脏病应该如何进行科普,怎么说效果才最好?协和医生今天就与同仁们一起分享“私家科普秘籍”,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全球肾脏病日活动?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全球肾脏病日活动(做好肾脏病科普的)

全球肾脏病日活动

2021年3月11日是第16个世界肾脏日。肾脏日前后,医务工作者会做很多关于肾脏的科普,但内容质量有区别,读者接收的效果也不尽相同。肾脏病应该如何进行科普,怎么说效果才最好?协和医生今天就与同仁们一起分享“私家科普秘籍”。

作者介绍:陈罡

医学博士,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主治医师,北京医学会肾脏病分会青年副主委。曾出版6部科普书籍,出版的医学小说《因为是医生》获国家级奖项。

作者介绍:李雪梅

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主任、教授、博士/博士后导师。连续多年获北京协和医院医疗成果奖,优秀教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承担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兼任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肾脏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国肾脏病联盟副主席等学术职务。

找到“链接点”

来,我们想个问题:腹腔中,有一个肝脏,一个脾脏,一个胃,一根肠,还有——两个肾脏。数量上看,肾脏是腹腔脏器中有个性的一对兄弟。但你想过没有,肾脏这种独辟蹊径的生长方式是为什么呢?

从物种进化和胚胎发育的角度来说,医生可以洒脱地写上几千字……然而,老百姓真的关心这些吗?

不是的。我要说的第一点便是,在你写科普之前要先问自己:老百姓为什么要知道这些?

医学科普首先要弄懂科普对象的需求。阅读科普的人并不是医生,他们没必要了解详尽的脉络,他们是病人,或是关注自身健康的普通百姓,他们所想明白的,是再真实不过的自身的疾病,或者能用得到的健康知识。医生写科普时,绝不是展示自己的博学,而是要寻找自己专业知识和老百姓需求的衔接点,要把自己“放低到尘埃里,才能开出花来”。

不要小视这样的衔接点,它是你的文字和老百姓产生共鸣的出发点。

对于我上面提出的那个问题,我会很直白地告诉老百姓:肾脏需要两个,是因为肾脏很忙,俩兄弟齐心协力,干活才能不累。

在这里,我把肾脏比作俩兄弟。拟人和比喻是医学科普中常常用到的手段,可以把抽象的医学具体化,拉近医学和老百姓的距离。再比如,接下来描写肾脏的解剖和功能的时候,我会说:肾脏在后背脊柱两侧,肋骨的下方;肾脏的形状是放大的蚕豆,大小和你手头边的智能手机差不多大,厚度相当于三四部叠在一起的手机;肾脏仅占体重的0.5%,但别瞧它个小,它比你的手机重要多了!

肾脏是人体的“净化工厂”,当血液流经肾脏时,其中的代谢废物、多余的盐分和水将形成尿液排出体外。肾脏一天工作24小时,一周7天,年中无休。心脏泵出的血液中,20~25%流经肾脏,肾脏每分钟过滤大约1升的血液,每小时把全身的血液过滤12遍,肾脏如此高效,超越市面上任何一台净水器。一天下来,流经肾脏的血液会形成180升“原尿”,然后,肾脏反复精挑细选,提取其中绝大部分有用成分,最终将剩下的1%排出体外——这便是尿。因此,正常人每天尿量是1~2升。

除了净水,肾脏还有数项兼职。它是调节血压的能手,它会释放一种缩血管的激素,以确保血液供给到人体的各个角落。肾脏还分泌一种促进红细胞生成的激素,作用于造血系统,加速红细胞的产生,肾脏衰竭时,贫血也会加重。此外,肾脏还加工维生素D,把它们变成活性物质,促进钙磷在胃肠道的吸收,维持牙齿和骨骼健康。

到这里,我们不妨回头看看,别忘了,这些庞大的劳动量和纷繁的功能都是那两部智能手机大小的肾脏实现的。所以我才说:肾脏很忙,我们的身体需要俩兄弟一起干活才行。

在上面的描述中,不少人应该已经发现许多肾脏病的科普知识点,比如:肾脏作为净化工厂的功能如何实现?对尿液的解读,老百姓要了解些什么?肾脏如何实现对血压的调控?肾脏和造血系统之间的相关性是不是很有意思?肾脏对于电解质转运的意义?肾脏在骨质调控中的重要意义?把这一串串小知识点扩展开来,就是老百姓想要看到的实实在在的科普。

适度发散

当然,医生所能做到的肾脏科普也远不止这些。沿着肾脏生理的线索一路追寻,还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肾脏疾病的科普点,而经过自己思考总结出来的小知识,能使科普的受众真正获益。

在一路思考肾脏知识的过程,你会再度着迷于“肾脏宇宙”,惊叹肾脏功能的多样:这两个智能手机大小的脏器,竟然帮我们处理了这么多日常琐事。自然而然地,你的思考又会过渡到健康人对肾脏疾病的防控上。

心疼肾脏了吗?给它们喂点水吧。在此告诉大家保护肾脏的第一要诀:别让肾脏“口渴”。要知道,勤劳的肾脏不怕活多,就怕没活干。它们是坚强而又娇嫩的莲花,泡在水里没大事,长时间不浇水,反倒蔫了。

其他保护肾脏的要诀还包括合理用药,警惕各种毒性物质的侵蚀,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减轻它们对肾脏的损害等……这些零星的知识点,加以整合,都会是一条条详实的肾脏科普。

好了,再回到两个肾脏的话题。虽说,两个肾脏能够均匀分配工作量,减轻彼此的工作压力,但事实上,肾脏吃苦耐劳的程度远超过我们的想象。要知道,随着年龄的增大,肾脏的零件也会慢慢老去,肾功能也会缓慢下降,假若无大病,肾脏足够我们用一辈子。肾脏是坚强的器官,即便部分零部件出了状况,剩下的也会主动接过多余的活儿,直到损坏的零部件达到四分之三以上,剩下的肾脏才终于干不动活——这就是所谓的肾衰竭。

满足“硬需求” VS 靠挂热点

由此发散,我们的科普从疾病预防转到疾病治疗。需要注意的是,当科普的重心从生理功能的解释,到疾病的预防,最后落到特定疾病的治疗……在每一个层级的转化中,科普对象的数量是递减的,但科普对象的需求却从广泛意义的“软需求”上升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硬需求”。因此,对具体疾病进行科普时,尽管受众少,但他们的知识储备却是所有层级的科普对象中最高的。这也对医生科普的质量提出更高要求,既要通俗,还要深刻,我们要解答患者疑惑,而不是增加患者顾虑。

在科普中,医生还可以关注公益性话题,只要思维不断发散,你的肾病科普路径也能不断延伸。比如,对于“肾脏有两个”的话题,有人会想到一个热点问题:肾移植对于捐肾者有影响吗?对肾移植的供者和受者而言,他们都只有原先一半的肾功能,但供者和受者都能够健康地生活,还是因为肾脏非常勤劳,没到丢失“四分之三”的界限,就足以维持生活。事实也是如此,肾移植供者和一般人群的生存预期并没有太大差别的。

神奇的肾脏有两个,它们是造物的恩赐,是奇妙的备份,也是奉献的基础。对医生而言,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把这一对神奇兄弟介绍给中国百姓,更好地坚实我们的科普阵地,服务肾病患者。

图片/网络

来源: 协和医生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